秋日的雍亲王府书房,气氛凝重却不失沉稳。胤禛召集大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齐聚,案上摊着一幅西域边境舆图,烛火摇曳中,几人的目光都紧锁在舆图边缘那片标注着“异族扰边”的区域。
“近日西域急报,漠西某部屡次侵扰边境,劫掠商队,甚至烧毁了两处偏远的夜市分点,百姓伤亡虽少,却已搅得边境人心惶惶。”胤禛手指落在舆图上的烽火标记,声音低沉,“今日请各位兄弟前来,便是商议出兵之事——既护边境安稳,也护咱们辛苦创下的同心盛世。”
大阿哥性情刚直,率先起身:“此事绝不能姑息!那些异族敢动咱们的百姓、毁咱们的夜市,便是挑衅大清威严!我愿领兵出征,定要让他们知道,大清的山河与百姓,不容侵犯!”他常年关注军务,话语间满是沙场将领的果决,眼中燃着怒火。
十四阿哥也随之起身,年轻的脸上满是锐气:“大哥所言极是!我在东瀛通商时,便知边境安稳是根基。漠西地形我略知一二,愿随大哥一同前往,负责先锋探查,保证粮草与军情畅通!”他曾驻守过边境,对异族习性与作战策略颇有心得。
九阿哥却稍作沉吟,手指轻点舆图上的商路:“出兵是必然,但需先顾念边境百姓。那些被劫掠的商队多是各族商户,烧毁的夜市更是他们的生计。我建议,出兵前先派人与漠北、西域的藩部联络,让荣宪公主与恪靖公主协调当地牧民、商户,加固防御,转移老弱,既减少伤亡,也能让他们做眼线,摸清异族动向。”他常年打理海贸,凡事更重周全。
八阿哥温润的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九弟说得在理。咱们出兵,是为护百姓,而非单纯征伐。可先下旨斥责异族首领,限其三日之内归还劫掠物资、赔偿损失,若冥顽不灵,再举兵讨伐。这样既占理,也能让边境百姓看清,咱们是为他们撑腰,而非穷兵黩武。”他素来善于权衡,考虑得更长远。
十三阿哥一直沉默看着舆图,此时忽然开口:“我愿留守后方,统筹粮草与物资。边境苦寒,将士们的御寒衣物、药品需提前备好,安康铺的药材可优先调拨;夜市的商户们也能出力,让巧手坊赶制帐篷,让商队运送粮草,军民同心,才能事半功倍。”他心思缜密,总能想到后勤要害。
胤禛听着兄弟们各抒己见,眼中露出欣慰之色——从前朝堂上的分歧与疏离早已不见,如今面对家国大事,每个人都以百姓为重,以山河为念,这份兄弟同心,比任何兵力都更有力量。
“各位兄弟的想法,正合我意。”胤禛起身,手掌按在舆图中央,“便按此分工:大阿哥与十四阿哥领兵出征,务必速战速决,且严禁惊扰百姓;九阿哥联络外嫁公主,协调藩部与商户,稳固后方;八阿哥拟写圣旨,晓谕异族与边境百姓;十三阿哥统筹后勤,保障粮草与药材供应。”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位兄弟,语气坚定:“咱们出兵,不为扩张,只为守护——守护边境的百姓,守护夜市的烟火,守护各族同心的盛世。记住,百姓安乐,才是咱们出兵的唯一目的。”
“谨遵四哥吩咐!”众人齐声应和,声音铿锵有力,在书房中回荡。
几人又细议了兵力部署、粮草运输的细节,直至深夜才散去。胤禛独自留在书房,望着窗外的月光,想起英台常说的“守护不是靠刀剑,是靠人心”,心中愈发笃定——这一次,兄弟们同心,军民同心,定能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安稳。
次日,圣旨下达,边境各族百姓与商户听闻皇室兄弟同心出兵,纷纷主动响应:漠北牧民捐出马匹,西域商户献出粮草,巧手坊绣娘连夜赶制御寒衣物,安康铺御医整理药材送往军营。连之前被异族劫掠的商户,也主动来为军队引路,说要“一起把家园守好”。
英台得知后,亲自到安康铺与巧手坊督促筹备,看着百姓们踊跃相助的场景,笑着对胤禛说:“你看,只要兄弟们同心,百姓同心,就没有守不住的山河。”
胤禛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坚定:“是啊,这一次,咱们不仅要打赢仗,更要让异族知道,大清的同心之力,无人能敌。”
虫洞的痕迹早已在时光长河中彻底消散,而这兄弟同心护山河的决心,却为这段七世缘分添上了一笔壮阔的亮色。他们用行动证明,天家的亲情,既可化作庭院里的温暖,也能凝聚成守护山河的力量;而这份力量,终将伴着将士的铠甲,伴着百姓的期盼,守护着同心盛世,让烟火长明,山河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