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初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望着那光柱彻底融入人道长河,望着那长河因这股庞大精纯的文明本源注入而发出震彻寰宇的轰鸣,变得更加凝实、更加宽阔、更加光芒万丈!他感觉到,自己与人道的联系,因为仓颉的融入,变得更加紧密而深刻。
他成功了,他引导出了一位真正的文祖,一位为了族群未来,甘愿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圣贤。
可是,心中那撕裂般的痛楚,却如此真实。
洞府前,那块巨大的青石之上,仓颉留下的那篇文字,在功德与主人意志的加持下,永恒地散发着温润而智慧的光芒,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短暂却辉煌的传奇,以及那份……重于泰山的奉献。
风,吹过河畔,带来草木的清香,却吹不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浓得化不开的悲伤与敬意。
仓颉,已逝。
但文字,长存。
文明,不朽。
仓颉化道,融入人族的悲伤,如同沉重的阴云,笼罩在烈山氏部落上空许久。神农将全部心力投入耕作与医药,以繁忙麻痹心中的痛楚。敖甲变得更加沉默,修行愈发刻苦,守护人族的信念因三师弟的奉献而愈发坚定。李玄初则时常静坐于仓颉留下字迹的青石旁,默然不语。
时光缓缓流淌,抚平着伤痕,也带来新的生机。
数年后的一个春日,阳光和煦,姜水波光粼粼。神农的妻子,女登,于部落中诞下一女。
这女婴出生之时,并无伏羲降世时的天地异象,也无仓颉造字前的灵慧外显,她看起来与寻常人族婴孩无异,只是哭声格外响亮,中气十足。
然而,当李玄初闻讯前来探望时,却敏锐地察觉到这女婴身上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那并非强大的法力波动,而是一股极其纯粹、极其炽烈的… 生命之火 与 不屈执念 的雏形。这丝气息隐而不发,潜藏于血脉灵魂深处。
“零,分析目标。”他在心中默念。
【目标:神农与女登之女。血脉分析:兼具地皇生机与普通人族特质。灵魂特质检测:存在高度凝聚的‘执念’本源烙印,属性偏向‘坚持’、‘复仇’、‘填补’,与洪荒先天执念‘精卫’契合度87.3%。命运推演:存在极高概率触发‘衔木填海’事件线。】
李玄初心中了然。精卫填海,乃是注定之劫?他看着襁褓中那粉雕玉琢、此刻尚在酣睡的女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既是注定,那便更要为她寻一线生机,或,让她拥有面对注定的力量。
神农抱着女儿,初为人父的喜悦冲淡了些许哀伤,他恳切地看向李玄初:“师尊,请为小女赐名。”
李玄初凝视女婴片刻,缓声道:“她生命之火炽烈,赤诚纯粹,望其意志如鸟般翱翔,不屈不挠。便唤她…… 精卫 吧。”
“精卫……好!就叫精卫!”神农欢喜地应下,并未察觉这名字背后蕴含的宿命之力。
小精卫在父母的疼爱和部落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她继承了神农的仁厚心地,却又比父亲多了几分跳脱与执拗。她不像其他女孩喜欢采摘花草,反而对奔跑、攀爬、与部落里最健壮的少年比拼力气更感兴趣。她有一头乌黑亮泽的头发,却偏偏喜欢用不知从何处寻来的赤色鸟羽装饰发髻,奔跑起来,如同一团跃动的火焰。
她尤其喜欢缠着敖甲。
“敖甲师伯!敖甲师伯!”精卫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敖甲身后,仰着小脸,大眼睛里满是崇拜,“您能再变回龙身给我看看吗?就一下!您的鳞片真漂亮!您能带我到云上面去看看吗?”
敖甲因仓颉之事,性情沉稳了许多,面对这活泼如火、充满生机的小精卫,他那颗因修行而愈发沉寂的心,竟也会泛起一丝涟漪。他虽时常板着脸,故作严肃,却总会“不经意”地让精卫看到他在河边操控水流凝聚成各种晶莹剔透的动物形状,或是在她爬树差点摔下时,用一股柔和的水流稳稳托住她。
李玄初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看得出,敖甲对精卫,有一种近乎本能的怜爱与保护欲。或许是因为精卫身上那股纯粹的生命力触动了他修炼的“水德”,或许是因为精卫的活泼填补了他因仓颉离去而空落了一角的心。
转眼间,精卫已出落成一名十岁左右的少女,眉宇间英气勃勃,赤羽饰发,活力四射。她对广阔的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好奇,最大的梦想就是像敖甲师伯那样,翱翔于九天之上,畅游于四海之间。
这一日,她听到部落里的老人讲述东海之浩瀚,有蓬莱仙岛,有鲛人泣珠,心中向往不已,又跑去缠着敖甲。
“敖甲师伯,您带我去东海看看吧!就去看一眼!我保证听话!”精卫拉着敖甲的衣袖,眼巴巴地央求。
敖甲面露难色,东海虽是他家,但龙宫规矩森严,且深海之中并非全然太平,他不敢贸然带精卫前去。
一直静坐旁观的李玄初,忽然开口:“精卫,你为何如此想去东海?”
精卫立刻转向李玄初,对这个看起来比她父亲还年轻、却连父亲都无比尊敬的师祖,她既亲近又有些畏惧,老老实实回答:“回师祖,精卫就是想知道,海到底有多大?是不是真的像传说那样,无边无际?我想去看看,天地到底有多广阔!” 她的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对未知的渴望与征服欲。
李玄初目光深邃,看着她发间那抹刺眼的赤羽,缓缓道:“海,确实无边。但比海更广阔的,是心。比抵达远方更重要的,是拥有能够抵达远方的力量,以及……面对狂风巨浪也不沉沦的意志。”
他顿了顿,看向敖甲:“敖甲,你修炼水德,掌御江海,守护之心日坚。精卫此女性情如火,意志刚韧,与你之道,看似相克,实则相生。水火虽不相容,然天地亦需阴阳调和。她若一味刚强,不知变通,恐易折;你若一味柔顺,缺乏决绝,道亦难臻至境。”
敖甲身躯一震,若有所思。师尊这是在点醒他,精卫或许正是他修行路上的一块“磨刀石”,亦是弥补他心性的一块“拼图”。
李玄初继续道:“她向往四海,亦是机缘。你既怜她,何不正式收她为徒?引导她,磨砺她,将你的包容与守护,化作她炽烈生命的航向与铠甲。让她拥有力量去追寻所想,亦让她明白力量为何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