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修将那份墨迹初干的《战场信息节点及空中侦察装备效能分析与改进建议》提交给团部的第三天清晨。
在清晨的驻地,雾气还未消散,嘹亮的起床号声尚未响起,两份文件却已经悄然出现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这两份文件,一份来自他的“娘家”——t师,另一份则来自更高的机构——总参谋部。
第一份文件的红色印章格外醒目,那是t师师部的印记。
文件中,对他在边境信息化建设以及实战中的卓越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宣布他因这些功绩而荣立个人二等功,同时破格晋升为少校正营职。
这无疑是他在老部队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他在即将离开这个“娘家”前,老部队为他戴上的最耀眼的“勋章”。
团长王庆瑞用力地拍着他的肩膀,那双手微微发颤,似乎想要传递更多的力量和鼓励。
他的声音有些低沉,但却充满了情感:“去了那边,可别丢了咱702团的脸啊!记住,你背后站着的,是一整个装甲团!”这句话,既是对他的期望,也是对他的信任。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第二份文件上时,心情却变得愈发沉重起来。
这份文件的来头更大,它来自总参谋部,上面盖着总参干部局的钢印,冷峻而威严。
文件的内容很简单,却让他感到压力倍增——即日起,他将被调往首都,前往“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防科工委)”报到。
王团长瞥见了文件的抬头,他的瞳孔微微收缩,似乎对这个调令有些惊讶。
但很快,他的惊讶就化作了一声复杂的叹息:“好小子……这是要你去铸剑啊!”这句话,既包含了对他的肯定,也透露出对他未来的担忧。
列车北上,窗外的景色从熟悉的营区、辽阔的演训场,渐次变为华北平原深秋的苍茫。
叶修摩挲着崭新的少校肩章,心中翻腾的不只是离愁,更有对前路未知的激荡。
国防科工委——这个对一线作战部队而言略带神秘色彩的名字,他仅知其冰山一角:
它是“国务院与中央军委双重领导”的正部级机构,既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的“大脑”,也是武器装备从蓝图到战场的总协调中枢。
1982年,由原国防科委、国务院国防工办、军委科装办三大机构合并而成,统管着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战略产业的科研生产命脉。
当叶修在边境用数据链引导炮火时,支撑这套系统的卫星、雷达、芯片,其源头皆指向此地。
抵达首都阜成路甲8号那座庄重朴素的灰楼时,肃杀的秋意正浓。
哨兵查验证件的眼神锐利如鹰。踏入大厅,“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金色标语赫然在目,空气里弥漫着纸张、电路板与某种无形压力的混合气息。
他被引至综合计划司下属的“战场信息系统论证处”——一个名称低调却直指他战场痛点的部门。
处长是位鬓角微霜的航天系统工程专家,见面第一句话便点透本质:“叶少校,你在戈壁滩写的报告,总装和科工委领导都看了。”
“让你来,不是坐办公室的,是要你把前线的‘弹着点偏差’,变成我们调整研发准星的依据!”
叶修的“入职洗礼”,是一场关于“南斗二期试验星”的紧急协调会。
椭圆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争论的焦点是星上某型数传载荷的抗干扰指标。
身着深蓝制服的航天工程师与来自总参某部的上校各执一词:
前者强调当前技术极限与进度压力,后者则拍着前线侦察机传回的电子干扰频谱图低吼:“按这个强度,我们的‘眼睛’战时就是瞎子!必须改!”
主持会议的科工委副主任最终拍板:“指标不动,但加做三组极限环境模拟试验,经费从我机动费里挤!前线同志用命换来的数据,不能当摆设!”
他目光扫过角落记录的叶修,“新来的叶少校刚从边境回来,他的报告里也提了类似威胁。你们技术组,下午和他单独碰!”
这一刻,叶修骤然领悟此地的分量:这里没有坦克的轰鸣,没有堑壕的泥泞,但每份文件、每次争吵、每个决策,都牵动着千里之外战场上的生死。
他笔下的“滞空时间短板”、“电子侦察盲区”,在此地化为具体元器件参数、经费分配方案与倒排的工期表。纸上的建议,正在被锻造成真实的国之利刃。
更深层的震撼来自档案室。
为补充某个型号数据链抗干扰标准修订的背景材料,他调阅了厚达尺余的“八五国防计量成果汇编”。
泛黄的纸页间,记录着这个机构如何以毫厘之争扞卫大国重器的精度:
从核弹起爆微秒级同步控制器,到潜射导弹水下定位信标,再到战机雷达的电磁兼容阈值……这一系列关键技术的背后,都离不开精确的计量。
管理档案的老工程师站在一排精密标准源设备前,自豪地说道:
“知道为什么科工委还管计量吗?”他的声音在宽敞的实验室里回荡,仿佛在向人们展示这些设备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和重要意义。
“没有统一、极致的‘尺子’,再锋利的剑也会砍歪!”老工程师的话语掷地有声,他深知计量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这些精密标准源设备就像是一把把精准的尺子,为各种高科技产品提供了准确的度量标准,确保它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出最佳性能。
而此时,叶修正面临着一项艰巨的任务——牵头起草《“长航时多功能无人机系统”战役层面需求与技术导引》。
这份文件直接呼应了他之前报告中提到的“滞空时间瓶颈”问题,对于整个无人机系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要完成这份顶层文件并非易事。它需要协调五大军工集团(核、航空、航天、船舶、兵器)以及电子工业部门的技术路线,涉及到众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