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陈默被那本突如其来的“血色账册”搞得焦头烂额、百口莫辩,仿佛置身于一个精心编织的致命罗网之中时,另一条几乎被他暂时搁置的线索,却意外地带来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转折。
刘昌明那个同样死得不明不白的老婆,在自杀前留下的那封看似只是絮絮叨叨抱怨生活不幸、情绪低落的遗书,一直作为案卷材料的一部分,被封存在技术科的证物库里,几乎快要被人遗忘。
一位新来的、心思格外缜密且充满好奇心的年轻技术员,在例行整理过往未破解的证物时,又一次拿出了这封遗书进行检视。
他总觉得这封遗书的内容和格式有些说不出的怪异,情绪宣泄的文字段落之间,留白似乎过多,而且纸张的质地和厚度也略有异常。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请示上级后,动用了一种平时极少使用、专门用于显现被特殊化学药剂处理过的密写字迹的特殊药水。
他用极细的毛刷,蘸着那清澈无味、如同清水般的特殊药液,极其小心地、一寸一寸地在那份遗书的字里行间空白处轻轻涂抹涂抹,动作轻柔得如同在修复一件珍贵的古画。
起初,纸张并没有任何变化,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奇迹发生了——在药液均匀渗透的作用下,那些原本空无一字的空白处,竟然慢慢地、如同幽灵浮现般,显露出了一行行淡蓝色的、清晰而娟秀的字迹!
这些字迹与遗书本身潦草悲伤的笔触完全不同,写得极其工整冷静,显然是在一种极度克制和清醒的状态下,用特殊的隐形墨水书写而成的!
消息立刻被上报,这份突然显现的密信被火速送到了陈默的办公桌上。陈默压下心中关于账册的纷乱思绪,凝神看向这份重见天日的密信。
上面记录的,并非什么情感倾诉,而是一份用大量代称、暗语和隐喻写成的名单!
名单上出现的一个个指代符号,经过初步破译,指向的都是在本地县市有头有脸、掌握着不小权势的人物!其中,一个用“庙里的胖弥勒”代指的名字,经过交叉比对,赫然正是指向赵德坤!
还有其他几个代号,也分别对应着几位在工商、税务甚至是公安系统内担任要职的干部。这份名单,就像一幅丑恶的群像图,隐隐勾勒出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共同体。
陈默盯着这份突然浮现的名单,心脏怦怦直跳,一个模糊而大胆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猛地劈入了他的脑海!
刘昌明的老婆,一个长期被丈夫冷落、看似对丈夫事业毫不关心的家庭妇女,为什么会用如此隐秘的方式留下这样一份名单?
她从哪里得知这些信息?她又为什么要用暗语书写?这些暗语的规律是什么?破解的钥匙又在哪里?
他猛地想起,刘昌明和他父亲当年的关系非同一般,两人几乎是一起发的家,只是后来走了不同的路。
而刘昌明的老婆,早年也曾和他父亲、和刘昌明都有过不少接触,甚至可能知晓一些极其隐秘的往事。
父亲……父亲去世……一个日期如同镌刻在灵魂深处的烙印,瞬间变得清晰无比——他父亲意外离世的那一天!
这个特殊的日期,对于陈默来说,就像是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每当回忆起这个日子,心中的痛楚便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而这个日期,也成为了他解开所有谜团的起点,仿佛是一把隐藏在黑暗中的钥匙,等待着他去发现并打开那扇通往真相的大门。
然而,对于刘昌明夫妇来说,这个日期或许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标记,更有可能是一种信任的象征,或者是一个警示的标志。
这个日期所蕴含的信息,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够真正理解。
陈默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迅速拿起笔,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着。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将父亲去世的那一串数字——年月日,小心翼翼地写在纸上。这串数字,对他来说是如此熟悉,却又如此陌生。
他凝视着这串数字,仿佛能透过它们看到父亲的面容,感受到父亲的温暖。
接着,他开始尝试着将这串数字作为解密密钥,去解读名单上那些弯弯绕绕、看似毫无规律的暗语和代称。
每一个字符、每一个符号,都像是一个谜团,等待着他去揭开。
他首先将日期数字对应到字母表序位,再去匹配代称中的关键字;又将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去对应名单上暗示的职务或排位……他尝试了好几种组合方式,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突然,当他将年月日数字分别作为偏移量,去对应那些代称的笔画数或某种特征值时,奇迹发生了!那些原本如同天书般的暗语,一个个竟然严丝合缝地被破解开来!
“庙里的胖弥勒”指向赵德坤的推理被证实;“河边插秧人”指向了水利局的一位领导;“掌秤的先生”指向了市场监管部门的一个实权人物……每一个破译出的名字,都让陈默的心沉下一分,这份名单牵扯的人物之广、地位之高,令人骇然!
当他破译到名单的最后,在那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名字下方,还有一行更加细小、几乎要仔细辨认才能看清楚的暗蓝色字迹。
这行字没有指向具体人名,更像是一句咬牙切齿、充满了无尽怨恨和预见的诅咒。陈默屏住呼吸,依据同样的密码规则,将其破译了出来,那行字是:“把狼崽子养大了,早晚得被它咬死!”
这句话,像一道带着冰碴的寒风,瞬间吹透了陈默的全身,让他从头到脚一片冰凉!
这恶毒的诅咒,听起来既像是在说给已经死亡的刘昌明听——暗示他扶持起来的某些人(比如赵德坤?)最终会反噬其主;又像是在警告名单上的所有涉事者,他们所做的这一切,最终会培养出无法控制的怪物,招致自身的毁灭;
甚至……陈默猛地想到自己当前的处境,那本指向他的血色账册,那句“新爹胃口更大”,自己是否也无意中成了别人眼中被“养大”的、即将反咬一口的“狼崽子”?
这句遗言,跨越了生死,仿佛一个冰冷的预言,笼罩在所有人的头顶。
刘昌明老婆用生命留下的这份密码遗嘱,不仅揭示了一个庞大的保护伞网络,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漩涡中每个人的贪婪、恐惧和最终的宿命。
它没能立刻洗刷陈默身上的嫌疑,却给了他一个反击的方向和一份沉甸甸的、关于人性之恶的终极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