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屏上的标题像根针,扎得朱元璋太阳穴突突直跳——【朱元璋诛杀15万贪官,却为何治不了贪?】
“又是咱?”
朱元璋捂着额头,哭笑不得。这几天天幕跟他杠上了,一会儿说他铁卷是催命符,一会儿说他杀贪官没用,再这么下去,他这“洪武大帝”的英名,怕是要被糟践成“暴君+庸君”了。
马皇后在旁轻声劝:“陛下息怒,听听也好,或许真有咱没注意到的地方。”
【画面切到朱元璋的童年:濠州的荒年,官府催粮逼税,他的父母、兄长饿得直翻白眼,贪官却在县衙里饮酒作乐。
旁白道:“朱元璋的亲人,大多死于贪官之手。这份刻骨的恨,让他登基后对贪腐零容忍——他规定,贪污超过十两银子,就剥皮实草,悬于府衙示众
他让百姓可直接绑贪官上京,沿途官府不得阻拦;他亲自审案,15年间,诛杀贪官15万,几乎把全国官吏换了三遍。”】
“15万……” 殿内的大臣们倒吸一口凉气。他们知道陛下反贪狠,却不知竟杀了这么多。
李善长悄悄摸了摸脖子,觉得后颈发凉——还好自己还算干净。
可光屏上的画面一转,却显露出诡异的景象:贪官被剥皮的惨叫声还没停,新上任的官员转身就接过了贿赂
百姓绑着贪官上京的路上,半道就被“更贪的官”拦下;府衙前的人皮还在风吹日晒,衙内的账本已被篡改得面目全非。
【“杀得再多,贪腐却像割韭菜,一茬接一茬。”
解说声带着困惑,“朱元璋到死都想不通:朕用了最狠的刑,杀了最多的人,为什么还是止不住?”】
“为什么?”
朱元璋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他自认反贪的决心比谁都大,手段比谁都狠,可这贪腐怎么就像野草,烧不尽呢?
【答案藏在一份明朝官员的俸禄单里。旁白道:“朱元璋给官员定的俸禄,低到离谱:
正一品官年薪约1044石,正二品732石,到了七品知县,只剩90石——换算成白银,知县一年俸禄不足20两,连养家糊口都难。”】
【画面切到海瑞的府邸:这位明朝着名的清官,官至二品南京右都御史,家里却穷得叮当响。
镜头扫过厨房,只有半袋糙米和几根咸菜;旁白道:“海瑞的两任妻子,都是因为缺粮饿死的。一个二品大官,活得不如普通地主,这俸禄,能不让人想贪吗?”】
“什么?!”
赵匡胤手里的茶杯“哐当”落地,茶水溅了龙袍也顾不上擦,“二品官的妻子能饿死?这……这是什么道理!”
宋朝官员俸禄是明朝的数倍,哪怕是七品知县,也能雇得起丫鬟、买得起良田,他实在无法理解——当官当到饿死家人,谁还愿意当清官?
李世民皱着眉,对房玄龄道:“老朱这是本末倒置。官员俸禄都不够活,你还不让他贪,这不是逼着人犯错吗?
朕给官员的俸禄虽不及大宋,却也足够体面,至少能让他们安心办公,不用为柴米油盐发愁。”
嬴政看得直摇头:“对子孙厚如蜜糖,对百官苛如冰霜,这如何能成?官员是治国的手脚,手脚都饿得发软,国家怎么能稳?十两银子就判刑,看似严厉,实则没给人活路。”
【“雍正帝就懂这个理。” 画面切到清朝,旁白道,“雍正反贪,先给官员‘涨工资’——推行‘养廉银’,督抚一年能拿几万两,知县也有几千两,足够他们体面生活。
然后才下狠手:贪腐者,抄家没产;一人贪腐,全家连坐;行刑时,让所有官员到场观看,吓得他们魂飞魄散。”】
【“结果呢?雍正朝贪腐大减,国库从亏空变充盈。他用事实证明:让官员‘有钱不贪’,比‘逼得他们不得不贪’,管用得多。”】
朱元璋沉默了。他盯着光屏上海瑞家徒四壁的样子,又想起自己给皇子们定的俸禄——亲王岁禄万石,是知县的一百多倍。
他总觉得“官员就该清廉,就该吃苦”,却没想过“连饭都吃不上,怎么清廉?”
“朕……朕给的俸禄,真的不够用?”
他转头问阶下的大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
殿内鸦雀无声。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说话。
说“不够”?怕陛下觉得自己在找贪腐借口,砍了脑袋;说“够”?摸着良心说瞎话,自己家里的用度,哪样不靠“灰色收入”填补?
“陛下,”
马皇后轻轻开口,“臣妾娘家是商户,略懂生计。一个七品知县,要养妻儿、雇幕僚、应付往来公务,一年90石粮,确实紧巴。就像家里过日子,手里没钱,难免想些歪路子,官员也是人啊。”
朱元璋看着马皇后,又看看下面大臣们躲闪的眼神,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他一直觉得贪官都是“本性坏”,却没算过这笔“生计账”——十两银子,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可对一个连柴米油盐都发愁的知县来说,或许就是压垮底线的稻草。
“好。”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猛地一拍案,“传旨,全国官员俸禄,一律翻倍!正一品岁禄2000石,七品知县180石!另外,给各级官员加‘办公银’,用于公务往来,不准挪作私用!”
他扫视群臣,眼神锐利如刀:“朕给你们涨俸禄,是让你们安心办公,体面生活。但丑话说在前头——从今往后,再敢贪一文钱,甭管你是谁,甭管有没有铁卷,朕定让你剥皮实草,九族陪斩!”
阶下的大臣们先是一愣,随即轰然跪倒:“谢陛下隆恩!臣等绝不敢贪!”
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激动——俸禄翻倍,至少不用再为养家发愁,谁还愿意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贪那点钱?
各朝代的帝王们看着这一幕,纷纷点头。
刘邦笑道:“这就对了!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哪有这道理?老朱总算想通了。”
雍正看着屏幕,怕是要隔空点赞:“治贪,恩威并施才管用。先给活路,再断贪念,这才是长久之道。”
赵匡胤则对赵光义道:“你看,咱大宋给官员高俸禄,虽也有贪腐,但至少没到‘饿死二品官家人’的地步。俸禄这东西,不能省,省了就是在掘国家的根。”
林远看着光屏上朱元璋调整俸禄的画面,满意地点点头。他知道,光靠杀解决不了贪腐,得给官员“不贪的理由”——体面的收入,清晰的底线,严厉的惩罚,三者缺一不可。
朱元璋看着阶下大臣们振奋的样子,心里的郁结散了些。他或许不是完美的帝王,会犯错,会固执,但他愿意改。
就像马皇后说的:“治国如治家,得让家里人都有饭吃,日子有奔头,才会齐心护着这个家。”
光屏暗下去时,朱元璋正看着新拟定的俸禄表,嘴角难得露出一丝笑意。或许,15万颗人头没彻底止住的贪腐,能被这翻倍的俸禄,悄悄化解于无形。
而那些曾经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官员们,此刻或许终于能松口气——不用再在“饿死”和“被砍头”之间做选择,或许,这才是朱元璋给他们,也是给大明,最好的“反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