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北庭贸易集市一派繁盛,中原的绸缎、茶叶堆成小山,草原的皮毛、奶酪散发着浓郁香气,西域的玉石、香料在阳光下泛着光泽。集市东侧的临时议事帐篷内,却透着几分凝重的专注——新一届联盟班子与各方代表围坐案前,案上摊着一幅巨大的商道地图,地图上用朱砂标注着现有商道与堡垒,空白处则等待着新的规划。
沈砚秋手持羊毫笔,站在地图前,目光扫过众人:“如今北庭安宁,现有商道已无法满足各方贸易需求。今日召集各位,便是商议商道东延与南扩的安全预案,让丝路的脉络更通畅,也让更多人能享受到安宁带来的益处。”
顾长风上前一步,指着地图东侧的空白区域:“东延计划是从现有商道终点向中原河西走廊延伸,途经戈壁与山地,连接中原的酒泉商站。这条路线若打通,中原物资能更快运抵北庭,贸易成本可降低三成。但此路段多碎石山地,且有几处废弃驿站亟待修复,安全防御是首要问题。”
话音刚落,中原商队的张万春立刻起身:“东延对我们中原商队来说再好不过!之前运货需绕路千里,耗时耗力,若能打通直线路线,生意定能更兴旺。我们商队愿意出资修缮驿站,也会派伙计协助护卫队勘察路线。”
阿罗憾却提出顾虑:“山地路段易设伏,虽无叛军与域外势力威胁,但可能有散兵游勇或山贼盘踞。我建议先派护卫队先锋勘察地形,标记险地与可设哨卡的位置,再根据勘察结果修建防御据点。”他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峡谷,“此处两侧悬崖峭壁,是天然险地,必须修建临时堡垒,派驻骑兵值守,才能保障商队安全通行。”
秦十三补充道:“我会同步安排情报小队先行探查,摸清沿途是否有潜在威胁,以及水源与粮草补给点的位置。情报先行,才能让后续的防御与运输规划更稳妥。”
众人就东延计划讨论许久,最终确定三步方案:第一步,情报与护卫队联合勘察地形,标记险地、水源与补给点;第二步,修缮废弃驿站,在关键险地修建小型防御堡垒与哨卡;第三步,组织试运商队,由精锐护卫队护送,检验路线安全性后正式开通。
商议完东延计划,沈砚秋将笔锋转向地图南侧:“南扩计划是从北庭集市向南延伸,穿越草原与绿洲,连接西域于阗、莎车等城邦。这条路线能加强北庭与西域的联系,让西域的玉石、香料更便捷地流入中原,也能让草原的牲畜运往西域城邦。但路线途经多个草原部落聚居地与沙漠绿洲,需协调各方利益,且沙漠路段的物资补给难度较大。”
于阗城邦的使者立刻响应:“南扩对西域城邦意义重大!之前我们与北庭贸易需经迂回路线,时常遭遇风沙延误,若能开通直道,贸易往来定能更频繁。西域城邦愿意提供沿途绿洲的补给点,也会派城邦勇士协助护卫商队。”
帖木儿首领却皱起眉头:“南侧草原分布着三个小部落,虽无恶意,但此前与外界贸易较少,可能对商队通行有顾虑。我愿亲自前往联络,劝说他们加入联盟联防,既保障商队安全,也让他们能通过为商队提供向导、水源等服务获得收益。”
罗衣则针对沙漠补给提出方案:“沙漠路段水源稀缺,需提前在绿洲处修建物资储备站,储存饮水与防暑药品。同时,要改良沙漠运输工具,多用骆驼队而非马车,还要准备足够的沙板,应对流沙路段。”
顾长风补充道:“沙漠地区易爆发疫病,需在储备站配备医疗人员,携带防治中暑、痢疾的草药,同时为商队与沿途部落普及卫生知识,避免疫病传播影响路线通行。”
经过讨论,南扩计划也确定了实施路径:第一步,帖木儿首领联络沿途草原部落,达成联防与补给协议;第二步,在绿洲处修建储备站与医疗点,改良沙漠运输工具;第三步,由西域城邦与北庭商队联合组织试运,验证路线可行性后逐步推广。
议事进行到午后,案上已堆满了标注着细节的图纸与记录。沈砚秋将东延与南扩的预案汇总,逐一确认:“东延由阿罗憾统筹防御规划,秦十三负责情报勘察,张万春牵头商队出资修缮驿站;南扩由帖木儿首领负责部落联络,罗衣统筹物资储备,于阗使者协调城邦支援;我与顾长风负责整体统筹,协调各方进度,解决实施中的分歧。”
众人纷纷点头认可,张万春笑着说:“有如此详细的规划与分工,商道东延南扩定能顺利推进!等路线开通,我要组织最大规模的商队,把中原的货物卖到西域,再把西域的珍宝运回中原。”
帖木儿首领也爽朗大笑:“到时候草原的羊、马也能通过南道运往西域,部落的族人日子定能越过越好!”
议事结束时,夕阳已西斜,金色的余晖透过帐篷缝隙洒在地图上,照亮了那些新标注的路线与据点。沈砚秋与顾长风走出帐篷,望着集市上往来的人群与远处缓缓前行的驼队,心中充满憧憬。
“东延南扩不仅是商道的延伸,更是安宁与繁荣的延伸。”顾长风轻声说。
沈砚秋点头,目光坚定地望向地图上的远方:“今日的规划,是为了明日的更广阔的安宁。等路线开通,丝路之上的中原、草原、西域将真正连成一体,那时的北庭,定会成为丝路最繁华的枢纽。”
晚风拂过集市,带来商品交易的喧嚣与草木的清香。商道东延南扩的规划,如同为丝路插上了翅膀,承载着各方的期盼,朝着更广阔的未来飞去。而沈砚秋与顾长风,正带着这份规划与信念,为北庭乃至整个丝路的繁荣安宁,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