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25章 舜禅让禹:五帝时代落幕

一、洪水未歇,舜帝忧思

洪荒历,五帝治世之末,黄河流域的洪水已肆虐三载。

帝舜立于蒲坂都城的高台之上,玄色帝袍被河风掀起,目光越过城墙,望向东南方——那里本该是炊烟袅袅的村落,此刻却只剩一片浑浊的黄汤,偶有漂浮的草木与残破屋梁在水中打转,像极了洪荒初劫时的荒芜景象。

“鲧治水三年,终究还是用了堵法。”舜帝身旁,司徒弃手持治水舆图,眉头拧成川字。舆图上,黄河中游被密密麻麻的黑墨标注出“堤坝溃决”的痕迹,最严重的地段,连原本的河道都已改道,漫过了人族开垦的万亩良田。

舜帝抬手抚过舆图上“羽山”二字,指尖微微发颤。三个月前,他派祝融氏前往羽山问责鲧,却只带回鲧以息壤筑堤失败、自沉于洪水的消息。息壤本是盘古开天后遗留的先天灵物,能自行生长,鲧当年求告天庭未果,竟私盗息壤治水,虽有护民之心,却违了天道规则,落得这般结局。

“鲧虽有错,却也是为了人族。”舜帝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他转身看向殿内等候的群臣,“如今洪水更甚,谁愿接下治水之任?”

殿内一片寂静。群臣皆知治水之难,鲧有息壤相助尚且失败,寻常手段更是难敌这滔天水势。就在舜帝心头渐生失望时,一个沉稳的声音从殿外传来:“臣禹,愿往!”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粗布短褐的青年大步走入殿中。他面容刚毅,眉宇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腰间别着一把青铜耒,正是鲧的儿子禹。此刻禹的脸上还沾着泥土,显然是刚从治水前线赶回来。

“禹,你可知治水之险?”舜帝凝视着他,“你父亲……”

“臣知。”禹双膝跪地,声音却未有半分怯懦,“父亲以堵法失败,是因未顺水性。臣愿走遍九州,探清河道脉络,以疏导之法治水,若不成,甘随父亲于羽山之下!”

舜帝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早听闻禹自小便随鲧奔波于治水前线,对黄河水性了如指掌,更难得的是,这青年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恰是人族在洪荒乱世中立足的根本。

“好!”舜帝上前扶起禹,从腰间解下象征治水权的玄圭,“朕赐你玄圭,可调动九州九州物力,若遇阻碍,可持此圭面见四方诸侯。”

禹双手接过玄圭,圭身冰凉的触感传来,却让他心头燃起一团火。他重重叩首:“臣定不负帝命,还人族一片安土!”

二、禹踏九州,鸿蒙助道

三日后,禹带着百名随从,从蒲坂出发,踏上了治水之路。

他们先往黄河上游而行,越过龙门山时,却见山体崩塌,堵住了河道,洪水在此蓄积,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湖泊。随从们见此情景,皆面露难色:“大人,这龙门山乃盘古脊柱所化,坚硬无比,如何疏导?”

禹却未慌,他取出舜帝赐予的舆图,又拿出自己绘制的简易河道图,反复比对。夜色降临时,他独自登上山顶,望着滔滔洪水,眉头紧锁。就在这时,一道微光从东南方传来,落在他身前——竟是一位身着青衫的老者,手中捧着一卷竹简。

“你是……玄空长老?”禹认出了老者的身份。此前舜帝访鸿蒙宗时,他曾随侍在侧,见过这位鸿蒙宗大长老。

玄空微微一笑,将竹简递给他:“此乃道尊命我送来的《洪荒山川脉络图》,图中标记了黄河上下游的暗河与断层,或可助你疏导龙门山。”

禹接过竹简,展开一看,只见图上不仅标注了明河河道,还用朱砂画出了数条隐藏在山体中的暗河,其中一条恰在龙门山崩塌处下方。他心中大喜,连忙叩谢:“多谢道尊与长老相助,禹必铭记这份恩情!”

“道尊言,人族兴则洪荒稳。”玄空说罢,身影渐渐消散在夜色中,只留下一句,“治水之路漫长,保重。”

有了《洪荒山川脉络图》的指引,禹的治水之路顺遂了许多。他率人凿开龙门山的暗河入口,让蓄积的洪水顺着暗河流入下游;在黄河中游,他发现河道因泥沙淤积而变窄,便带领百姓挖深河道,拓宽河床;遇到支流泛滥,他便引导支流汇入主河道,避免洪水漫延。

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了九州。他曾在冀州与共工氏的后裔争执——对方认为治水会破坏当地的风水,禹却以“人族生存为先”为由,耐心劝说,最终说服对方一同参与治水;在荆州,他遭遇了洪荒凶兽的袭击,随从们死伤惨重,危急时刻,天庭派来的水神玄龟及时赶到,助他击退凶兽;在豫州,他因过度劳累晕倒在工地上,百姓们轮流守在他床边,熬制草药,待他醒来时,床前摆满了各家送来的粟米与瓜果。

“禹大人,您都三年没回过家了。”一日,随从忍不住劝道,“如今豫州的水患已平,您不如回去看看妻儿?”

禹望着远处正在加固河堤的百姓,摇了摇头:“洪水未彻底平息,我怎能回家?当年父亲治水失败,是因为他忘了‘民为根本’,我若只顾自己,又如何对得起帝舜的信任,对得起天下百姓?”

说罢,他拿起青铜耒,再次走向河堤。阳光下,他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与百姓们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像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挡在洪水与人族之间。

三、治水功成,舜帝择贤

时光匆匆,禹治水一治便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过家门时,他听到屋内传来婴儿的啼哭,随从劝他进去看看,他却只在门外驻足片刻,便转身离去——那时黄河下游正遭遇决堤,他必须赶去抢险;第二次过家门时,儿子已能扶着门框叫“父亲”,他多想抱抱儿子,却看到远处百姓们正在搬运沙袋,终究还是咬牙离开;第三次过家门时,儿子已长成少年,正帮着母亲在门前种粟,他远远望了一眼,便带着随从奔赴下一个治水点。

终于,在第十三年的秋天,黄河的最后一处决堤被堵住,河道畅通,洪水渐渐退去。百姓们回到家园,重新开垦良田,播下粟种,蒲坂都城外,又响起了久违的炊烟与笑声。

禹带着满身泥土与疲惫,回到了蒲坂。当他手持治水舆图,跪在舜帝面前,汇报治水成功的消息时,舜帝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扶起禹,拉着他的手,向群臣宣布:“禹治水十三年,鞠躬尽瘁,救万民于水火,此乃人族之幸!朕以为,禹可承继大统!”

群臣皆附议。这些年,禹治水的事迹早已传遍九州,百姓们对他爱戴有加,诸侯们也认可他的能力——由禹继位,已是众望所归。

但舜帝并未立刻传位,他想再考验禹一番。他派禹前往四方诸侯处,处理部落间的纷争;又让禹主持制定九州的贡赋制度,根据各地的物产与收成,确定合理的贡赋比例。禹皆圆满完成,不仅化解了部落纷争,还制定出公平合理的贡赋制度,让诸侯们心服口服。

一日,舜帝召禹至太庙,面对三皇的牌位,郑重说道:“自伏羲皇启人族文明,神农皇尝百草、黄帝皇统一人族,再到少昊、颛顼、帝喾与朕,五帝治世已近千年。如今朕年事已高,而你德才兼备,深得民心,朕愿效仿先帝,将帝位禅让于你。”

禹连忙叩首:“臣何德何能,敢承帝位?”

“你治水救民,定九州秩序,此乃大德;你公正无私,心怀天下,此乃大才。”舜帝将象征帝位的玉玺与玄圭一同递给他,“这帝位,非你莫属。望你继位后,能继续护佑人族,让三皇五帝的基业得以传承。”

禹接过玉玺与玄圭,感受到手中沉甸甸的重量——这不仅是权力,更是人族的未来。他再次叩首,声音坚定:“臣定不负先帝所托,不负天下百姓!”

四、禅让大典,五帝落幕

禅让大典定在次年的正月初一,地点选在蒲坂都城外的天坛。

大典当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四方诸侯率领部落代表赶来,鸿蒙宗的玄空长老与源初七子也亲自到场,天庭更是派来仙使见证。天坛之下,人山人海,百姓们手持粟穗与鲜花,期待着新帝的诞生。

吉时一到,舜帝身着帝袍,手持玉玺,走上天坛。他先是祭拜天地与三皇,随后转身面向众人,声音洪亮:“朕承先帝之命,治世人族数十载,如今洪水已平,九州安定。禹德才兼备,救万民于水火,朕今日将帝位禅让于禹,望禹能带领人族走向更兴盛的未来!”

说罢,舜帝将玉玺递到禹的手中。禹双膝跪地,接过玉玺,随后起身,面向天地叩首,再面向诸侯与百姓叩首。当他站起身时,玄空长老走上前,将一顶由青金石与珍珠镶嵌而成的帝冠戴在他的头上——这是鸿蒙宗为新帝准备的贺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诸侯与百姓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粟穗与鲜花被抛向空中,落在禹的身前,像一片五彩斑斓的海洋。

舜帝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完成了先帝们的嘱托,人族的未来,交到了可靠的人手中。

大典结束后,舜帝带着妻子娥皇、女英,离开了蒲坂,前往南方的苍梧之野。他想在余生中,看看自己守护了一生的人族土地,看看洪水退去后,百姓们安居乐业的景象。

玄空长老望着舜帝远去的背影,对身旁的源初七子说道:“伏羲定八卦、神农着医经、黄帝统人族、少昊制音律、颛顼绝天地通、帝喾定节气、舜帝行禅让……五帝时代,终究是落幕了。”

“那未来,人族会如何?”源初长子问道。

玄空看向天坛上正在接受诸侯朝拜的禹,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禹定九州,启夏朝,人族将进入新的时代。而我们鸿蒙宗,只需继续守护这份文明,静待封神劫的到来。”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蒲坂都城上,洒在天坛上,也洒在百姓们的笑脸上。五帝时代的帷幕缓缓落下,而人族的新篇章,正随着新帝禹的继位,缓缓拉开。

五、苍梧遗志,娥皇女英泪洒斑竹

舜帝携娥皇、女英离了蒲坂,一路向南而行。彼时苍梧之野刚经洪水洗礼,虽已退去,却仍有不少村落残破,百姓们正忙着修补房屋、开垦荒地。舜帝见此,便停下脚步,与妻子一同帮百姓夯土筑屋、分发粟种。

一日,他们行至九嶷山脚下,舜帝忽感心口剧痛,咳血不止。娥皇、女英慌作一团,急忙寻来当地医者,却被告知舜帝积劳成疾,已是油尽灯枯。

弥留之际,舜帝拉着娥皇、女英的手,目光望向北方——那是蒲坂的方向,是人族的根基。“朕走后,你们……莫要扰了禹的治世。人族兴……才是头等大事。”他气息渐弱,手指仍紧紧攥着一枚随身的玉牌,那是当年黄帝赐下的,刻着“护民”二字。

舜帝崩于九嶷山的消息传回蒲坂时,禹正召集诸侯商议九州贡赋。听闻噩耗,他当即罢朝,率群臣着素服,步行前往九嶷山奔丧。沿途百姓得知新帝亲往,皆自发随行,哭声一路不绝。

待禹赶到九嶷山,只见娥皇、女英正跪在舜帝灵前,泪如雨下。灵前的竹子沾了她们的泪水,竟渐渐染上点点红斑,此后便成了苍梧特产的“斑竹”。

“先帝遗愿,望我等同心护佑人族。”禹跪在灵前,声音哽咽,“二位娘娘放心,臣定不负先帝所托,让九州百姓皆能安居乐业。”

随后,禹主持舜帝葬礼,将其葬于九嶷山主峰,墓前立碑,刻下“五帝之末,德泽九州”八字。葬礼结束后,他欲请娥皇、女英回蒲坂安享尊荣,却被二人婉拒。

“先帝一生为民,我姐妹愿留在此地,帮百姓重建家园,也算遂了先帝的心愿。”娥皇说着,将舜帝那枚“护民”玉牌递给禹,“此牌还请陛下收好,见牌如见先帝,莫忘初心。”

禹接过玉牌,重重点头。他望着娥皇、女英留在九嶷山的身影,心中更添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帝位,承载的不仅是权力,更是三皇五帝代代相传的“护民”之诺。

六、禹定九州,铸鼎铭世承五帝

回到蒲坂后,禹并未急于推行新政,而是先率群臣复盘五帝治世的得失。他翻阅鸿蒙宗所赠的《三皇五帝全史》,见伏羲画卦启智、神农尝草救民、黄帝统一人族、颛顼绝天地通、帝喾定节气、舜帝行禅让,每一页都写满了“为民”二字,心中愈发坚定了“以民为本”的治世理念。

“先帝们治世,或启文明,或定秩序,皆为让人族在洪荒立足。”禹在朝会上对诸侯说道,“如今洪水已平,当务之急是定九州疆界、立典章制度,让百姓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随后,禹依治水时探查的九州脉络,正式划定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的疆界,每州设“州牧”一名,掌管州内政务,直接对帝负责。他又参照舜帝制定的贡赋制度,细化各地物产贡赋——冀州贡粟米与兽皮,青州贡鱼盐与丝帛,荆州贡玉石与丹砂,既保证了中央所需,又不加重百姓负担。

最让诸侯与百姓震动的,是禹决定铸“九州鼎”。他下令收集九州的青铜,又派人前往各地采集象征九州特色的奇石、草木,一同融入鼎中。铸鼎之日,禹亲往铸鼎台,以玄圭引天地灵气,注入鼎中。玄空长老亦携源初七子前来相助,以鸿蒙道法稳固鼎身,让九鼎不仅是象征,更具镇九州气运之能。

历时三年,九州鼎终成。每尊鼎高丈余,鼎身刻着对应州的山川脉络、物产民情,还刻有三皇五帝的治世功绩。禹将九鼎立于蒲坂太庙,召诸侯前来观鼎。

“此鼎,乃九州之象征,乃五帝之传承。”禹指着九鼎,对诸侯说道,“今后,若有诸侯背离人族、欺压百姓,朕便以九鼎之威,讨逆安邦!”

诸侯们望着威严的九鼎,再看禹眼中的坚定,皆躬身行礼:“愿遵陛下之令,共护九州!”

此时,天庭仙使再次降临,带来昊天天帝的旨意——承认禹的人族共主之位,赐“禹帝”称号,并允人族在九州设“天坛”,每逢重大庆典,可向天祈福。鸿蒙宗也送来贺礼——一卷《人族修炼总纲》,取《黄帝内经》下卷之精髓,简化后传于百姓,助人族强身健体。

七、五帝落幕启新篇,洪荒静待夏潮生

禹帝继位第五年,蒲坂都城已焕然一新。城内街道规整,市集繁华,百姓们身着粗布衣裳,脸上满是笑意;城外良田万顷,粟浪翻滚,孩童们在田埂上追逐嬉戏,一派安居乐业之景。

这日,禹帝登上都城最高的望帝台,身旁陪着玄空长老。二人望着远方的九州大地,目光悠远。

“玄空长老,你说,先帝们若见今日之景象,会否欣慰?”禹帝问道。

玄空长老微微一笑,指向东方:“伏羲皇定八卦,是为让人族辨吉凶、明方向;神农皇尝百草,是为让人族免病痛、得温饱;黄帝皇统一人族,是为让人族聚力量、抗洪荒。如今人族安定,九州统一,正是他们毕生所求。”

他顿了顿,又道:“道尊曾言,五帝时代,是人族的‘奠基之世’。如今奠基已毕,接下来,便是人族的‘兴盛之世’。”

禹帝点头,目光落在手中的“护民”玉牌上。这玉牌已被他摩挲得光滑温润,上面的“护民”二字,仿佛刻进了他的骨血里。“朕明白。五帝落幕,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朕会带着先帝们的遗愿,让人族在洪荒中,走得更远。”

就在此时,望帝台下传来一阵孩童的歌声,歌声稚嫩却响亮:“伏羲画卦明,神农百草灵,黄帝统万姓,颛顼绝天通,帝喾定节气,舜帝禅贤能……禹帝治洪水,九州享太平!”

禹帝与玄空长老相视一笑。这歌声,是百姓对五帝的铭记,是对新时代的期盼。

夕阳西下,余晖将望帝台染成金色。五帝时代的帷幕,在这祥和的歌声中彻底落下;而以禹帝为开端的夏朝,正像一轮新生的朝阳,在洪荒大地上缓缓升起。

远处的虚无之海中,起源殿内,龙宇望着鸿蒙盘上显现的人族景象,对身旁的玄冥笑道:“五帝落幕,夏启新篇。人族的路,越走越稳了。”

玄冥点头,眼中闪过温柔:“待夏朝根基稳固,封神劫的序幕,也该拉开了。不过眼下,倒能让人族先享一段太平。”

龙宇轻笑,抬手一挥,鸿蒙盘上的景象渐淡。洪荒大地,九州安定,万族和睦,只待夏潮涌动,开启人族新的传奇。而五帝的功绩,早已刻进九州鼎中,刻进人族的血脉里,成为洪荒岁月中,一段永不磨灭的荣光。

八、太庙立誓,传承不灭

禹帝自望帝台归后,次日便召集九州牧与朝中重臣,前往太庙祭拜三皇五帝。太庙内香烟袅袅,三皇五帝的牌位依次排列,九州鼎立于殿侧,青铜鼎身在烛火下泛着温润光泽,鼎身刻的山川脉络仿佛活了一般,映照着殿内众人的身影。

禹帝手持“护民”玉牌,走到牌位前,双膝跪地,身后群臣亦齐齐跪拜。“伏羲皇启智、神农皇济世、黄帝皇统一、少昊皇制律、颛顼皇定界、帝喾皇顺时、舜帝禅贤,五帝之功,光耀洪荒。”他声音铿锵,字字掷地有声,“今日禹在此立誓,必承五帝遗志,以民为根,以九州为基,不私权、不怠政,若违此誓,甘受九鼎之罚!”

说罢,他将玉牌贴在眉心,以自身精血为引,在牌位前的石台上刻下誓言。精血渗入石台,化作一道淡金色的印记,与石台上三皇五帝遗留的印记相融,散发出柔和的光芒。这光芒笼罩住殿内众人,九州牧与重臣们只觉心头一震,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他们与“护民”之责紧紧相连。

玄空长老立于殿侧,见此情景,微微颔首。他知晓,这是禹帝以自身道心为证,将五帝传承的“护民”理念,化作了人族共主与臣子间的羁绊,这份羁绊,将护佑人族在未来的洪荒岁月中,抵御更多风浪。

祭拜结束后,禹帝召来史官,命其将五帝的治世功绩与自己的誓言,一同编入《人族通史》,传于后世。“要让后人知晓,人族能有今日,是三皇五帝代代相承、舍己为人换来的。”禹帝对史官说道,“更要让他们明白,‘护民’二字,是人族立足洪荒的根本。”

九、万族来贺,洪荒共安

禹帝立誓传至洪荒各地,不仅人族百姓欢欣鼓舞,万族亦纷纷派使者前来蒲坂祝贺。

首先到来的是妖族使者。帝俊与太一重塑肉身后,虽仍掌御兽殿与兵器库,却也时刻关注洪荒动向。此次听闻禹帝承五帝遗志、立誓护民,二人特意派金乌族长老前来,送上一枚由太阳真火炼制的“镇妖符”,可震慑洪荒凶兽,助人族安定边疆。

紧接着,巫族余部也派来了使者。玄冥祖巫虽已与龙宇结为道侣,却始终牵挂巫族同族。此次使者带来了巫族的“祖巫守护印”,此印蕴含十二祖巫的本源之力,可在人族遭遇大难时,激发守护屏障。使者还带来了玄冥的话:“巫妖劫已过,人族兴则洪荒稳,巫族愿与人族共守洪荒。”

天庭亦再次派仙使前来,除了送来昊天与瑶池的贺礼——一面可观测天象的“观星镜”,助人族完善历法外,仙使还带来了鸿钧老祖的法旨:“人族承五帝之德,合洪荒大势,许人族在九州设‘封神台’雏形,待日后封神劫启,可依此台选拔人族贤才,护佑三界秩序。”

镇元大仙与红云残魂所化的灵体也来了。镇元大仙送上三个人参果,言此果可滋养人族气运;红云灵体则以自身感悟,为禹帝讲述了洪荒初劫时的故事,提醒他“盛世之下亦藏危机,需时刻警醒”。

一时间,蒲坂都城热闹非凡,万族使者齐聚,人族与万族的情谊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愈发深厚。百姓们在街上摆起长宴,与使者们共享粟米、兽肉与果酒,欢声笑语传遍了整个都城。禹帝见状,心中感慨:“五帝时代,人族多受洪荒万族欺压;如今人族兴盛,万族来贺,这便是先帝们想要看到的景象啊。”

十、岁月留痕,五帝精神永传

禹帝治世第十年,九州已彻底安定。百姓们安居乐业,农耕技术日益精进,人族人口较五帝时代翻了三倍;九州牧各司其职,地方秩序井然,鲜有纷争;与万族的交流愈发频繁,人族的医术、历法、农耕之法传向万族,万族的修炼之术、炼器之法也传入人族,洪荒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和平景象。

这日,禹帝再次来到九嶷山,祭拜舜帝。此时的九嶷山,已长满了斑竹,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舜帝与娥皇、女英的故事。娥皇、女英仍在此地,她们带领百姓开垦了大片梯田,种植粟米与草药,九嶷山脚下的村落,已成为洪荒中的一处世外桃源。

“二位娘娘,这些年辛苦你们了。”禹帝向娥皇、女英行礼。

娥皇摇头笑道:“能看到百姓安居乐业,先帝的遗愿得以实现,我们便不辛苦。”她指向远处的梯田,“你看,这些田地每年都能丰收,百姓们再也不用怕洪水,不用怕饥饿,这便是最好的结果。”

禹帝望向梯田,只见金黄的粟穗随风起伏,孩童们在田边嬉戏,老人们坐在树下闲谈,一派祥和。他忽然明白,五帝时代虽已落幕,但五帝的精神——伏羲的“启智”、神农的“济世”、黄帝的“统一”、颛顼的“定界”、帝喾的“顺时”、舜帝的“禅贤”,早已融入了人族的血脉,化作了人族不断前行的动力。

离开九嶷山时,禹帝回望那片斑竹林,心中默念:“五帝之功,永垂不朽;人族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远处的起源殿内,龙宇与玄冥并肩而立,望着鸿蒙盘中显现的人族景象,嘴角露出笑意。“五帝时代落幕,夏朝兴盛,洪荒的平衡,愈发稳固了。”玄冥说道。

龙宇点头:“待夏朝根基再稳些,封神劫便会启幕。不过,有五帝传承的‘护民’之心在,人族定能度过难关。”

夕阳下,洪荒大地一片宁静。五帝时代的故事,化作了洪荒岁月中最温暖的篇章;而人族的未来,正带着五帝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新的传奇。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快穿渣女万人迷结婚生娃帝女临安策秋凉了,婆家该灭门了!全员团宠郡主别太坏快穿:绑定大佬后不辜道者从诡异大陆开始军爷以身许国,军嫂许他也许家[射雕同人]妖女摄政王带娃娇宠野玫瑰穿书后,恶毒女配携带空间发大财寻龙藏珠重生婚宠:总裁撩上瘾我家有直男被弃鬼宅?玄学大佬的直播间火了引她深爱弑天刃面甜心黑小白菜,重生八零撩了狼小姑娘腰细身软,三爷诱吻成瘾毕业后,我回村种地直播四合院:随身一个成长空间逃婚后,她在古代养殖创业暴富了滨城霸主:虐妻悔途剑修小师妹,她六艺全通灵异万界人在奥特:吾乃雷奥尼克斯摆烂吃瓜:满朝文武嘻嘻?不嘻嘻直播算命:遇到亲生父母人偶们的舞台剧这个法师怎么比战士还能打冷面大理寺少卿,天天热脸把我宠扮演舔狗后,深陷修罗场超兽武装:轮回者的系统八零娇妻妩媚,高冷学神食髓知味堂堂女大学生,你说我是阴间使者不灭钢之魂林有德摄政王的王妃狂炸天命格被夺后,她被五个哥哥争着宠重活一世避祸为上清穿:病弱贵妃的荣宠路终极一班:抓住这只丁小雨给残疾老公生三个崽,他乐傻了水仙:悲惨女配跳崖后回到了过去算命直播抓鬼魔圣传丫鬟宁死不做妾,世子执着不放手缝进灵魂的回忆这么玩居然也可以龙游天下:天地秘闻奇案录
方浪书院搜藏榜:我在末世拥有了躺平生活恭送道友飞升偷偷招惹重生七零美女画家拿捏工程师神算疯玫瑰,撩得恶犬贺爷心尖宠LOL:快苟到世一上,你玩实名制?综影之我在清剧里想摆烂美漫:什么年代了还当传统蝙蝠侠葱茏如叶八零换亲女配?我靠签到系统杀疯青鲤修仙记摆烂后我重生了福天记等穗抽芽等爱开花茵绝遥全家重生,五岁萌宝被全京城团宠我爹是皇上鬼帝狂妃倾天下在朝堂被偷听心声后,他们都颠了梦回花国娘子别走,为夫一定认真背夫纲现实世界里的爱丽丝我用重生埋葬他勾魂的眼神末世重生,只想囤粮摆烂度日非人世界的人类生活普通人快穿指南八零年代探案日常情逢对手就是爱你,小糯米梦初迷离总有叹惋穿成末世文漂亮女配,男主宠上瘾全民武道:我以诡魂凶兽为食逃荒海岛,奶包福运绵绵赶海发家小马宝莉:马格分裂的公主炮灰好像变了你好呀,作文民国聊斋杀穿诡片世界前任求着我回去先离后爱,前妻在恋综市场杀疯了云阁飞梦穿成修仙界的凡人公主后我登基了高门军官灭妻:要她改嫁送她进监人在武动,开局签到药老戒指我看上了哥哥的战友尘世长生仙爱我吧,稳赢契约新妻怀孕出逃除我以外,全队反派厉少你前妻带崽来抢家产啦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约会大作战Cross穿越到了名侦探柯南世界剑神扫地,吞诸天剑道艺之神篮坛天穹:与科比共铸十冠王朝八音盒里的世界高武:一首侠客行开局领悟太玄经斩神:以生命为棋,改众人之命死遁后男主黑化成反派了麻辣母女云逸传奇当恶魔降临于碧蓝航线暗核猎兵:星骸边境1001区爷奶和离,她带阿奶一家大鱼大肉1800年之龙腾四海萌宠特攻开局绑定六道系统,雏田是我的了公子,陛下他又吃醋了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七零:洞房夜改嫁隔壁禁欲军少明末龙旗修仙炼妖记在漫威里的魔导士重回五百年前,我成了天下第一鼠鼠修仙:开局福地洞天种田发展娇妻玩得太花,我们离婚吧穿成猫后,和疯批顶A假结婚了快穿:系统不易,亲自卖艺都市妖皇:我的系统能百变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收获二十八臣子的我成为千古一帝救命!神说要与我共生玄幻召唤师,另类修行火影之山中同学的忍界生活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全民转职:我是剑仙我和兄弟祸害大明快穿:这个男人怎么越来越疯?人在泰罗,和光太郎称兄道弟佛子禁欲难攀?可他红眼喊我宝宝末日:重启修仙路尼巴鲁的猫谁说我只是剑修的?我是齐修啊全球军训:我开局激活军衔系统人性的那些事儿九域天棺综漫大佬看我剪的视频,打赏催更大秦,我,最尊太子,召唤不良人穿越后,全修真界都是她的忠犬!挣钱一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