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坛顶层的白光还未完全消散,阿图将折叠好的地脉地图塞进背包时,指尖触到了袋底的火山暖石——昨夜加热的余温早已散尽,只剩冰凉的石面。陈景行正用符文解码器扫过圣坛周围,确认能量屏障彻底稳定后,才收起工具:“校准了核心,沿途的地脉节点虽已稳定,但之前遇到的冰原兽、金鳞兽可能会重新活动,返程的路未必比来时安全,得提前做些应对兽群的工具。”
这话让众人都冷静下来。来时一心盯着节点,没太在意沿途的兽踪,如今返程空载,若遇到成群的冰原兽,抗寒服再厚也挡不住兽群冲撞。阿图蹲在圣坛顶层的石阶上,看着下方草原上被风吹动的草叶,突然想起之前在鎏金湖遇到的金鳞兽——它们怕驱虫烟棒的气味,或许能做更强效的驱虫工具,应对陆地上的兽群。
“普通驱虫烟棒的气味只能驱小兽,得做‘强效驱兽烟筒’,烟量大,气味能扩散半里,连冰原兽都得避开。”陈沐阳之前的驱虫烟棒只剩三根,且燃烧时间短,遇到兽群根本不够用,“得用粗竹筒做烟筒,装更多烟料,还得加助燃的硫磺粉。”
族人们立刻分工:奇伯带着塔卡去草原边缘砍粗竹筒——选直径半尺、长两尺的空竹筒,一端留节,另一端削成斜口,方便出烟,筒身钻二十个小孔(让烟均匀扩散);然后将竹筒内壁打磨光滑,避免烟料粘在筒壁;筒口绑一根长藤(方便手持或固定在树枝上),筒底钻个小孔(装引火绳)。
雅兰则调配“驱兽烟料”:将之前剩下的驱虫草碎、硫磺粉、解毒草粉按5:3:2的比例混合,加入少量融化的松脂(增加黏性,让烟料能压实),调成糊状后,用力塞进竹筒,塞满后在顶部插一根引火绳(用浸过松脂的麻绳做的,燃烧慢);她还在每个烟筒旁配一个“灭火盖”——用厚树皮做的圆盖,盖内侧贴防火布,烟筒不用时能盖住斜口,防止烟料受潮,遇到突发情况还能快速灭火,避免引发草原火灾。
阿图点燃一根引火绳,将烟筒放在圣坛底层的空地上——引火绳燃烧半炷香后,烟筒的小孔开始冒出浓绿色烟雾,气味辛辣却不刺鼻,顺风扩散半里后,远处草原上的几只野兔闻到气味,立刻掉头跑远,连靠近烟雾范围的勇气都没有,驱兽效果远超普通烟棒。
“返程要走覆雪峰的雪坡,之前的雪崩探测器在草原上用不上,到了雪坡还得防松雪陷阱,得再做‘便携雪崩预警哨’,挂在身上,雪层震动时能自动响,不用一直举着探测器。”陈沐阳之前的雪崩探测器需要手持,走雪坡时既要探路又要防兽,根本忙不过来,得做个能自动预警的工具。
奇伯找了块薄金属片,剪成哨子形状,哨口磨得锋利,哨尾焊一根细藤(方便挂在脖子上);然后在哨子内侧贴一层“震动苔”,震动苔与哨子的金属片相连——雪层震动时,震动苔会变亮并带动金属片震动,发出“嘀嘀”的哨声,震动越剧烈,哨声越响;哨子外侧涂防霜胶(防雪坡的寒气让金属片结冰),还在哨口套一个软木塞(平时不用时堵住,避免进雪)。
阿图将预警哨挂在脖子上,故意在圣坛的石阶上跺脚(模拟雪层震动)——哨子立刻发出“嘀嘀”声,跺脚越用力,哨声越响,震动停止后,哨声也跟着停,完全能自动感应,比手持探测器方便太多,走雪坡时能腾出双手做其他事。
返程还需要足够的“应急食物”,之前的干粮快吃完了,草原上有不少可食用的野果和草根,雅兰提议做“压缩果干饼”:将采来的野果(酸甜味,能补充水分)晒干磨成粉,混合少量面粉、蜂蜜、炒过的草根碎(增加饱腹感),调成糊状后,摊在石板上用篝火慢烤,烤成半寸厚的饼,切成巴掌大的块,装进防水袋;这种果干饼耐饿,一块能顶半天,还能补充维生素,比单纯的肉干更实用;她还做了“提神草茶包”:将晒干的提神草(采自草原,气味能缓解疲劳)装进细纱布袋,每个茶包绑一根细藤,喝水时放进水里泡,能快速提神,避免返程时犯困。
所有工具准备妥当,日头已经偏西,圣坛的白光渐渐变暗,却依旧泛着柔和的光晕,像在为他们送行。众人背着新做的驱兽烟筒、预警哨、压缩果干饼,朝着覆雪峰的方向出发——返程的路,才刚刚开始。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草原的风渐渐变凉,远处的覆雪峰已经能看到轮廓,地面的草叶开始出现霜花,能量探测仪的粉末保持淡绿,没有异常能量波动;阿图的预警哨安静地挂在脖子上,周围的草原很安静,只有风吹草叶的“沙沙”声,偶尔能看到几只飞鸟掠过,没有兽群的踪迹。
又走了半个时辰,前方的草原突然出现几处浅坑,坑内有兽蹄印,蹄印比冰原兽的小,却更密集,陈景行辨认后说这是“草原狼”的蹄印,狼通常群居,最少三五只,多则十几只,得提前防备。阿图立刻让众人停下,在周围的树枝上固定了两个驱兽烟筒,点燃引火绳——浓绿色烟雾很快扩散开来,覆盖了周围三丈范围,蹄印延伸的方向,再也没有新的痕迹,显然狼群闻到气味,已经绕路走了。
夕阳落下前,众人走到草原与雪坡的交界处,雪坡的寒气扑面而来,阿图赶紧将抗寒服的暖石囊换成新加热的火山暖石,预警哨的软木塞拔下,挂在脖子上随时准备预警;奇伯和陈沐阳则扛着驱兽烟筒走在最前,能量探测仪的粉末保持淡绿,没有异常能量,只有覆雪峰的寒风,在雪坡上发出“呼呼”的响。
阿图抬头望向雪坡顶端,那里是之前的营地方向,返程的路还很长,雪坡上的松雪陷阱、可能遇到的兽群、未知的天气变化,都是需要应对的风险。她握紧腰间的破障锥,感受着脖子上预警哨的微凉,身后的族人们也都检查着各自的工具,没人说话,却都做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只要工具在手,彼此配合,再远的路,也能走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