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战告捷的喜悦还未散去,锻造坊里却突发变故。
这日午后,王铁山慌慌张张地跑到陆辰的营帐,脸上满是焦急:“王爷,不好了!昨日刚炼好的五十把长刀,今早一看竟全生了锈,还有淬火用的硝石,不知被谁换了,掺了大半沙土进去!”
陆辰心中一沉。改良淬火技术后,兵器质量大幅提升,绝不可能无故生锈,硝石更是锻造坊的关键物资,看管严密,怎会被人动手脚?他立刻跟着王铁山赶往锻造坊。
只见作坊地上,五十把刚成型的长刀静静躺着,刀刃上布满暗红色的锈迹,用手一摸,铁锈簌簌掉落。一旁的硝石堆被翻得乱七八糟,里面掺着不少黄泥土,根本无法使用。负责看管硝石的士兵跪在地上,浑身发抖:“王爷,属下昨晚巡逻时还检查过,硝石好好的,不知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不是意外,是有人故意破坏。” 陆辰蹲下身,捻起一点掺了土的硝石,眼神冷冽。能悄无声息潜入锻造坊,还精准找到硝石和成品兵器,必然是熟悉军营情况的人。他瞬间想到了前监军 —— 那是萧承煜安插在雁门关的眼线,虽已被他处置,但其残余势力定然还潜伏在军营中,等着伺机作乱。
“看来,这些人是不想让我们造出精良兵器,想断了我们的根基。” 陆辰站起身,沉声道,“既然他们想藏,那我们就设个圈套,把他们引出来。”
回到营帐,陆辰叫来陈武和赵虎,低声吩咐了一番。两人听完,眼中闪过厉色,立刻领命而去。
当日傍晚,军营里就传开了消息:朝廷虽未送来粮草,却秘密调拨了一批上好的精铁和硝石,明日一早便会运到锻造坊,用来赶制一百把改良长刀和两百支弩箭,准备应对蛮族的下次进攻。消息说得有鼻子有眼,连押送队伍的人数都 “泄露” 了出去,很快传遍了整个军营。
夜半时分,月黑风高。锻造坊外的阴影里,几道黑影鬼鬼祟祟地晃动着。为首的正是前监军的亲信李三,他眯着眼观察着坊内的动静,压低声音对身边两人说:“里面只有两个看守,按计划来,烧了精铁,毁了硝石,回去就能向太子殿下领赏!”
两人点头,从怀里掏出火折子,悄悄摸向锻造坊的侧门。他们不知道,此时的坊内早已布下埋伏,陆辰带着二十名精锐亲卫,正躲在暗处,屏息等待。
“吱呀” 一声,侧门被轻轻推开,黑影蹑手蹑脚地走进来,直奔堆放 “精铁” 的角落 —— 那里其实是陆辰让人用普通铁块伪装的,上面盖着红布,看着格外显眼。李三掏出火折子,刚要点燃旁边的干草,突然听到一声大喝:“动手!”
亲卫们瞬间冲出,火把照亮了整个锻造坊。李三等人吓得魂飞魄散,转身想跑,却被亲卫们团团围住。“你们…… 你们早就知道了?” 李三脸色惨白,声音发颤。
“萧承煜派你们来的时候,没告诉你们,阴谋迟早会败露吗?” 陆辰从阴影中走出,眼神如冰,“说,军营里还有多少同党?萧承煜给了你们什么命令?”
李三还想狡辩,赵虎上前一步,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将他按在地上:“老实交代,不然有你好受的!”
看着周围亲卫们冰冷的眼神,再想到之前被处置的前监军,李三终于扛不住了,哆哆嗦嗦地招供:“别打…… 我说!军营里还有五个同党,都是前监军的旧部,藏在后勤队和步兵营里。太子殿下让我们…… 让我们破坏锻造坊,拖延兵器制作,等蛮族攻城时,趁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
“果然是萧承煜的手笔。” 陆辰眼底的寒意更甚,他没想到萧承煜为了置他于死地,竟真的勾结蛮族,不惜牺牲整个雁门关。
“赵虎,立刻带人去抓同党,一个都别放过!” 陆辰下令道。
不到一个时辰,另外五名监军余孽全被抓获。陆辰让人将他们的供词记录在案,又搜出了他们与萧承煜通信的密信,证据确凿。
次日清晨,陆辰下令召集全军将士,在校场集合。六名监军余孽被五花大绑,跪在校场中央,周围的士兵们议论纷纷,眼神里满是疑惑。
陆辰走上高台,手持密信,高声道:“将士们,今日召集大家,是要揭露一桩阴谋!这六人,是前监军的残余势力,更是萧承煜安插在军营的内奸!”
他将李三等人破坏锻造坊、意图勾结蛮族的罪行一一道出,又展示了密信和掺了土的硝石:“萧承煜为了一己私欲,截留粮草,纵容内奸破坏军务,甚至想引蛮族入城,置我们和关下百姓的生死于不顾!这样的国贼,我们岂能容忍?”
士兵们听完,瞬间炸开了锅。想起之前粮草短缺的艰难,想起蛮族袭扰村落的惨状,再想到这些内奸竟想里应外合,每个人都气得目眦欲裂,怒吼声震彻校场:“杀了内奸!严惩萧承煜!”
“军法处置,斩首示众!” 陆辰高声下令。
刀光闪过,六颗头颅落地。士兵们看着地上的尸体,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消散 —— 陆辰不仅带他们打了胜仗,还为他们清除了内奸,护住了雁门关。从这一刻起,再也没人质疑他的号令,整个军营彻底凝聚在他的麾下。
可陆辰的眉头并未舒展。他望着京城的方向,指尖攥紧了那封密信。萧承煜的阴谋虽被挫败,但此人一日不除,北境就一日不得安宁。更重要的是,蛮族的进攻已迫在眉睫,锻造坊的兵器还需加快赶制,他必须尽快解决工匠不足的问题,才能应对接下来的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