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脉南路军营地的中军帐内,萧承煜正对着案上的地图出神。太原府截留的三成粮草已经稳妥存入隐秘庄园,诬告陆辰的奏折也已送抵京城,御史张谦正在前往雁门关的路上。一切似乎都在按计划推进,可他心中却始终憋着一股气 —— 陆辰凭蒸汽投石机立下首功,声望日隆,若不能在后续战事中扳回一局,这场北境之行终将沦为笑柄。
“殿下,营外有蛮族使者求见,说是来求和的。” 亲卫的禀报打断了萧承煜的思绪。
“蛮族求和?” 萧承煜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露出玩味的笑容,“有意思,让他进来。”
片刻后,一名身着兽皮、头戴羽冠的蛮族使者走进大帐,身后跟着两名随从,牵着两头肥硕的牛羊。使者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话,躬身道:“我家大可汗巴图鲁,久仰太子殿下威名。如今两军交战,生灵涂炭,大可汗愿与殿下罢兵言和,共分北境之地,共享财富,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萧承煜心中一动,故作矜持地问道:“罢兵言和?你们蛮族烧杀抢掠,犯下滔天罪行,如今打不过了,才想起求和?”
“殿下息怒。” 使者连忙说道,“之前皆是误会,我家大可汗并无与大乾为敌之意。只是北境贫瘠,又遭寒流,族人实在无以为生。若殿下肯促成和议,大可汗愿以雁门关以北三县之地为谢,城中财富分殿下一半,日后还愿听候殿下调遣,助殿下成就大业。”
使者的话正中萧承煜下怀。北境三县的土地与财富固然诱人,更重要的是,若能借助蛮族之力扳倒陆辰,夺取北境兵权,日后登基之路必将平坦许多。他强压心中的狂喜,故作沉吟道:“此事事关重大,本太子需好生思量。你们且先下去歇息,容我与众将商议后再做答复。”
“殿下英明,我等静候佳音。” 使者躬身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
使者离开后,心腹李修立刻进帐:“殿下,蛮族此来绝非真心求和,定是想借助我们的力量对付陆辰。”
“本太子自然知道。” 萧承煜冷笑一声,“可他们的条件确实诱人。若能与蛮族联手,里应外合攻破雁门关,陆辰必死无疑,北境的兵权和财富就都是我们的了。到时候,本太子再以‘平定蛮族叛乱’为由,将蛮族灭口,岂不是一箭双雕?”
“殿下英明!” 李修恭维道,“只是此事风险极大,若是泄露出去,殿下将身败名裂。”
“此事只有你我知晓,绝不能让第三人知道。” 萧承煜眼神阴狠,“你立刻悄悄回访蛮族使者,告诉他们,本太子同意合作。约定三日后深夜,蛮族主力进攻雁门关东门,本太子率军从侧翼偷袭,里应外合,攻破城池。”
“属下遵令!” 李修躬身领命,转身悄悄离开了中军帐。
当晚,李修乔装成普通士兵,在营地外的密林中与蛮族使者会面。两人敲定了合作细节,约定了暗号和进攻时间,还立下了一份血书,作为 “盟誓”。蛮族使者承诺,攻破雁门关后,立刻兑现土地与财富的承诺,绝不反悔。
萧承煜得知消息后,心中得意不已。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陆辰兵败身亡的惨状,看到了自己手握重兵、风光无限的景象。他立刻下令,让南路军将士做好准备,三日后深夜,随他偷袭雁门关。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与蛮族使者的行踪,早已被陆辰安插在南路军的眼线察觉。眼线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营地,快马加鞭地赶往雁门关,将这一重要情报禀报陆辰。
此时的蛮族军营中,巴图鲁正对着亲信冷笑:“萧承煜这个蠢货,真以为本可汗会与他平分北境?等攻破雁门关,本可汗先杀了他,再将北境彻底纳入蛮族版图!”
一名将领疑惑道:“大可汗,既然我们要进攻雁门关,为何还要与萧承煜合作?凭借我们的兵力,未必不能攻破城池。”
“陆辰的蒸汽投石机太过厉害,正面进攻损失太大。” 巴图鲁沉声道,“萧承煜的南路军虽然战斗力低下,但毕竟有近万人,从侧翼偷袭,能分散陆辰的兵力。等陆辰首尾不能相顾,我们再全力进攻,定能一举攻破雁门关。至于萧承煜,不过是我们的棋子罢了,用完即弃。”
将领们纷纷点头,心中对巴图鲁的谋略深感佩服。
一场围绕着雁门关的阴谋,正在秘密酝酿。萧承煜自以为掌控了全局,却不知自己早已沦为蛮族的棋子;巴图鲁以为能借刀杀人,却没想到陆辰已经知晓了他们的计划。三方势力相互算计,雁门关的命运,似乎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而即将到来的深夜总攻,注定将是一场惨烈的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