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海的“定海神针”已然铸就,为“自由之城”提供了对抗海洋之怒的根骨。而接下来,便是为这座未来的海上国度,铺设承载文明与梦想的肌体与血脉。
朝阳再次跃出海平面,将金辉洒满“基点号”指挥平台前方的广阔海域。今日的海面,与往日截然不同。数十个庞然大物,在拖船的簇拥下,静静地悬浮在蓝丝绒般的海面上,如同沉睡的巨鲸,等待着唤醒的号角。
这些,便是从全球数个秘密合作工厂,历经千辛万苦,克服了材料、工艺与保密的重重困难,最终制造并运抵的首批模块化浮动单元。
它们并非简单的钢铁浮箱。每一个单元都堪称工业艺术的杰作。标准的六边形结构,边长达到惊人的一百五十米,单体吃水深度超过二十米。单元主体采用特制的钛合金与“源文明”启示下研发的轻质高强复合材料构成,表面覆盖着哑光色的防腐蚀涂层,边缘则是闪烁着幽蓝光芒的能量导流槽,预示着它们未来将接入城市的能量网络。
一些单元是平整的“地基板”,未来将承载建筑;一些则是预设了内部结构的“功能舱”,可用于居住、科研或生产;更有一些特殊的单元,中心预留了巨大的圆形孔洞,那是为未来连接海底锚点能量与结构的“能量塔”和“结构柱”所准备的接口。
“报告总指挥,首批七十二个A型基础浮动单元,已全部就位,锚定系统稳定。”通讯频道里传来现场工程指挥,一位名叫陈岩的资深海洋工程师沉稳的声音。
林枫站在“基点号”最高处的观景台上,手持高倍率望远镜,扫过这片即将改变世界格局的海域。他的身后,索菲亚、奈芙蒂斯和艾拉也各自关注着不同的方面。
“规模真是惊人,”索菲亚轻声道,她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外围警戒的舰队和天空中盘旋的侦察无人机上,“每一块‘积木’的抵达,都在牵动无数人的神经。我们必须确保拼接过程万无一失,这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力量与秩序的宣示。”
艾拉按着耳麦,眼神锐利如鹰:“放心,外围防御圈已部署到五十海里外,水下声纳阵列全开,空中管制空域已设立。任何未经许可的窥探,都会被礼貌而坚定地‘请’出去。”
奈芙蒂斯则更关心技术细节,她的平板电脑上显示着每一个浮动单元的实时状态数据:“单元内部应力正常,对接机构自检通过百分之百。能量导流槽连通性测试完成。可以开始拼接。”
林枫放下望远镜,深吸了一口带着海盐与希望气息的空气,接通了全频道通讯。
“所有单位注意,这里是林枫。‘自由之城’浮岛拼接作业,现在开始!”
命令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激活了整个海面。
早已待命的多艘大型工程船,发出低沉的汽笛声,开始缓缓移动。它们并非依靠传统的缆绳拖曳,而是利用精确的差分GpS定位和激光引导系统,配合船体周围的多组矢量推进器,如同最高明的舞者,以厘米级的精度,推动着那些万吨级的浮动单元,向预定的位置靠拢。
首先进行的是中心区域的拼接。四个基础单元需要构成第一个稳固的“核心四边形”。
“单元A-01,向东微调0.5米,速度每秒0.1米。”
“单元A-02,姿态角修正负0.3度。”
“收到,推进器响应正常。”
工程频道里,指令与回报简洁而精准。巨大的六边形单元在海面上平稳而缓慢地移动,边缘逐渐靠近。
当两个单元距离缩短至十米时,它们边缘的能量导流槽光芒骤然增强。紧接着,一种奇特的、如同巨鲸低吟般的嗡鸣声响起——那是单元对接机构启动的声音。
只见单元边缘,迅速而无声地探出数十组高强度、带有自适应缓冲的机械锁扣。同时,对接面上亮起复杂的磁性引导场,如同无形的双手,将两个庞然大物轻柔而坚定地“拉”向彼此。
“咔哒——嗡……”
一连串沉闷而坚实的金属咬合声通过水流传导开来,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感。第一个机械锁扣成功对接!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与此同时,单元对接缝处,一种银灰色的、具有记忆修复特性的液态金属密封材料被自动注入,在瞬间完成填充、固化,形成一道完美无瑕、强度远超本体的永久性密封。
“单元A-01与A-02对接完成!结构锁扣全部就位!密封检测完美!初步刚性连接建立!”
没有欢呼,只有更加专注的指令和操作。第一个成功对接,标志着最关键的技术环节通过了实践检验。
接下来,便是重复与扩展。第三个,第四个单元依次靠拢、对接。核心四边形区域迅速成型,一片面积相当于数个足球场大小的、绝对水平的“海上陆地”出现在了汪洋之中。
但这仅仅是开始。
更多的工程船投入作业,如同织布的梭子,在海面上穿梭往来。以核心四边形为起点,更多的六边形单元被精准地运送、对接。一片片新的“陆地”在不断延伸,城市的轮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海面上铺陈开来。
艾拉指挥的安保团队,驾驶着高速快艇,在外围划出清晰的警戒线,警惕地注视着任何可能的风吹草动。索菲亚则不断接收着来自各方(既有盟友的祝贺,也有对手的试探)的加密信息,并做出得体的回应。奈芙蒂斯则密切关注着整个拼接区域的能量场变化,确保大规模金属结构与能量导流槽的铺设,不会干扰到海底锚点能量节点的稳定输出。
林枫的目光,则始终跟随着那些移动的钢铁巨岛。他看到的,不仅仅是冰冷的结构单元在拼接,更是一个梦想,一个全新的社会模型,一个文明在觉醒时代的避风港与前进基地,正在从蓝图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工业的宏大与精密,在此刻展现出一种近乎艺术的美感。力量的粗犷与技术的细腻,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夕阳西下,将天空和海面染成一片壮丽的血红。首日的拼接作业告一段落。
放眼望去,原本空旷的海域,已经出现了一片由数十个六边形浮动单元拼接而成的、规模初具的“海上棋盘”。它静静地漂浮在金色的海面上,稳定得如同自古便存在于此的岛屿,只有边缘那幽幽蓝光,昭示着它非凡的出身与未来。
“首日作业完成预定计划的百分之一百二十。”陈岩工程师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与自豪,“基础平台结构稳定性超出预期!”
林枫关闭了通讯频道,独自站在观景台边缘,夜幕开始降临,海风渐凉。
浮岛已现雏形。但这宏伟的骨架,还需要能源、防御、生态、以及最重要的——人的注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活着的“城市”。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世界的目光已经聚焦于此,黑暗中的对手绝不会坐视这座城市的顺利崛起。
但此刻,看着脚下这片在暮色中延伸的、承载着无限可能的钢铁大地,林枫的心中充满了坚定的力量。
“自由之城……”他轻声低语,“你的名字,必将响彻这个世界,乃至星辰大海。”
拼接,仍在继续。而文明的新篇章,也随着这一块块浮岛的连接,一页页地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