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股萦绕在心口的滞闷,驱使着林砚几乎有些仓促地离开了那条深巷。巷口外,现代商业街的喧嚣声浪扑面而来,与巷内的静谧恍若两个世界。她漫无目的地走着,李阿婆抚平围巾褶皱时那沉默的侧影,和那句“功夫,不值钱吗?”的低语,在她脑海中反复回响。
阳光变得有些刺眼,她下意识地拐进了街角一家看起来格调极高、门面开阔的奢侈品商场。冷气瞬间包裹住她,将外界的燥热与内心的波澜都隔绝开来,只剩下近乎凝滞的、带着高级香氛气息的安静。
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倒映着璀璨的水晶吊灯,穿着剪裁合体制服的店员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目光温和却疏离。林砚沿着宽敞的廊道走着,两边是一个个她耳熟能详的国际大牌橱窗,陈列着当季最新款的时装、皮具、珠宝,每一件都像被精心供奉的艺术品,在射灯的聚焦下散发着不容置疑的矜贵气息。
然后,她的脚步停在了一个橱窗前。
这个品牌的风格一向以融合东西方元素着称。橱窗内部设计得极富戏剧性,枯山水式的沙砾纹理上,摆放着几款设计前卫的手袋。而其中最中央、最显眼的位置,陈列着一只异常精美的手拿包。
它的廓形是现代的,利落的几何结构。但吸引林砚全部目光的,是它包身主要的面料——
那是一种她曾在博物馆图片里见过的,极为繁复华丽,色彩斑斓,织造精密,带着独特浮雕般立体感的织锦。金线、银线在深沉的底色的交织出祥云、仙鹤的图案,在灯光下流转着细腻而夺目的光泽。
是云锦。
“寸锦寸金”的云锦。
林砚几乎是屏住了呼吸,下意识地向前一步,隔着冰冷的玻璃,仔细凝视。那织锦的华美,那图案蕴含的东方气韵,与她颈间扎染围巾的朴素深邃,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美感,却同样源自这片土地古老的手工智慧。
她的心跳莫名加速,一种混杂着亲切、惊叹,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预感,让她不由自主地寻找着价格标签。
当目光终于捕捉到那个设计简约的黑色价签时,即便早有心理准备,林砚还是感觉自己的呼吸骤然一窒。
一个她需要仔细数一下位数的价格,赫然映入眼帘。
那个数字,像一道冰冷的闪电,瞬间劈开了她脑海中所有的纷乱思绪,将某个残酷的对比赤裸裸地呈现在她面前。
巷子里,李阿婆那耗费一年光阴、浸染六次、蕴含着星辰大海与无数手工温度的扎染围巾,在别人口中,只值几十块,还被嫌弃“颜色不均”。
而在这里,同样源自中国传统、同样需要极致手工(甚至可能工艺更为复杂、但本质都是无价手工技艺)的云锦,仅仅作为一款手袋的装饰面料,就被标上了足以让无数人瞠目的天价。
它们的价值,真的相差如此悬殊吗?
还是说,价值的判定,从来就不在于物件本身,而在于它被谁拥有,被如何讲述,被放置在怎样的语境之下?
那只云锦手袋在射灯下熠熠生辉,华美得不可方物,也遥远得如同另一个世界的产物。而颈间扎染围巾的柔软触感,和李阿婆那双布满蓝靛的手,却如此真实而沉重地提醒着她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两个世界,同样拥有着璀璨的文化瑰宝,却仿佛隔着无法逾越的鸿沟。
林砚怔怔地站在橱窗前,玻璃映出她有些失神的脸庞,以及她颈项间那一抹沉静的、来自深巷的蓝。那蓝色,在身后璀璨辉煌的橱窗映衬下,显得如此微弱,却又如此执拗地,不肯散去。
---
第3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