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地的秩序如同精密运转的齿轮,稳固而和谐。阳光透过灵灵堂的玻璃,洒落在马小玲身上,为她那已非凡俗的气质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她正准备召集众人,安排离去前的后续,却忽然心有所感,眸光微抬,望向了虚无的某处。
并非通过视觉,而是通过那与新天道紧密相连的元神感知。她察觉到,一股浩瀚、精纯、充满无量光与无量寿意味的庞大意志,正从极遥远的虚空之外,跨越无尽距离,将目光投注到了这个刚刚完成重塑的世界。
这股意志并非带着恶意,却也并非全然友善,更像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与观察,带着亘古不变的慈悲,却也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来了。马小玲心中了然。此界闹出如此大的动静,近乎彻底更易天道,不可能不引起某些存在的注意。而这股气息……是佛门大能,且是远超妙善、甚至超越地藏王(孔雀觉醒后)的存在。
她没有丝毫畏惧,身形微微一晃,元神已借助天道之力投影至九天之上,立于云端,平静地望向那意志传来的方向。
况天佑、白素素等人也瞬间感应到这突如其来的、令人心生敬畏的宏大压力,纷纷冲出灵灵堂,仰头望天,面露惊疑。就连普通市民,也莫名感到一阵心安与祥和,不由自主地双手合十,仿佛有真佛即将降临。
九天虚空之处,无量金色佛光骤然绽放,驱散了流云,将整个天空渲染成一片璀璨的金色。那佛光并不刺眼,反而温暖柔和,普照万物,令草木欣荣,众生安宁。在那无尽佛光的中央,一尊巨大无比、难以用言语形容其万一的法相缓缓凝聚。
其头挽螺髻,眉间白毫宛转,目如青莲,双耳垂肩,身着袈裟,结跏趺坐于亿万朵金色莲台之上。身后有无量圆光,光中显现无数佛国净土、菩萨罗汉、天龙八部之虚影,梵唱禅音自然响起,回荡于天地之间。
其威德庄严,遍照十方,正是佛门至高象征之一,此界佛教信仰源头所指向的终极存在——大日如来!
然而,马小玲却能清晰地感知到,这并非大日如来的真身本体,或许只是一具跨越虚空投送而来的重要化身,或者是一缕极其强大的意念显化。其力量层次,远超天仙,甚至给她带来一丝压迫感,但与此界新天道相比,似乎又处于一种奇特的平衡与试探状态。
“南无大日如来佛!”地面之上,妙善上师最先反应过来,神情激动而虔诚,当即躬身行礼。求叔、白素素等人也纷纷神色肃然,躬身示意。佛门至高存在显现,由不得他们不敬。
唯有马小玲,依旧平静地立于虚空,与新天道气息融为一体,微微颔首,算是见礼,姿态不卑不亢。她此刻代表的是此界新天道,从位格而言,并非对方信徒子民。
“善哉。”大日如来法相开口,声音平和舒缓,却如同洪钟大吕,响彻在每一个生灵的心田,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此界劫波渡尽,焕发新生,实乃众生之幸,可喜可贺。”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天地,尤其在幽冥轮回之处稍作停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与赞赏,最终落在了马小玲身上。
“然,天道更易,非比寻常。旧法既革,新秩序立,不知施主欲将此界,引向何方?”他的问题听起来平和,却直指核心,蕴含着对未来的考量与审视。新天道的性质,将决定此界众生未来的命运,也关乎佛门在此界的传承与发展。
马小玲淡然回应,声音清冷,却同样传遍天地:“新天道,非为一己之私,乃为众生超脱。秩序为重,平衡为基,包容万法,不偏不倚。凡向善守序者,无论人、妖、鬼、仙,皆可得庇护,有法可依,有道可循。”
她的话语引动天道法则轻微共鸣,仿佛在向大日如来,也向此界所有生灵昭示新天的宗旨。
大日如来微微颔首,似乎对这番回答并无异议,但目光却变得更加深邃:“包容万法,善。然,佛门在此界传承久远,信徒甚众,其法、其理、其果位,与新天道之间,当如何自处?”
这才是他真正关心的问题。新天道若排斥佛门,必将引发剧烈动荡;若完全融合,佛门独立性何在?其教义与轮回体系,与新天道的秩序是否冲突?
此言一出,下方的妙善上师、以及隐约能感知到此地情况的幽冥之中地藏法相,都凝神静听。这关乎佛门在此界的根本。
马小玲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不假思索答道:“万法归宗,终为超脱。新天道之下,佛门正法自是大道一脉,可自在传承,弘扬善念,度化众生。幽冥轮回,乃地藏王菩萨发大宏愿,舍身重塑,亦为新天地秩序重要一环,由菩萨法相镇守运转,吾不干涉。然——”
她话锋一转,语气虽平淡,却带着天道般的威严:“一切传承,需尊新天秩序。不可借佛法乱阴阳秩序,不可依神通干预人间正常运转,不可强迫信仰,需与众生自愿。佛门果位,新天自会认可,然其业力因果,亦需受新天监察赏罚。”
既给予尊重和地位,也划下红线,强调新天道的至高统御权。
大日如来闻言,沉默片刻。佛光流转,似乎在推演计较。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多了一丝认可:“天道至公,秩序为先。施主所言,甚善。佛门本意,亦是导人向善,解脱烦恼,与新天秩序并无根本冲突。既然如此……”
他目光垂落,看向下方的妙善上师:“妙善。”
“弟子在!”妙善上师连忙恭敬应道。
“你本为观音菩萨一滴红尘泪所化,承载慈悲之念,留驻此界,见证末法,护佑众生至今。如今新天既立,秩序重塑,你之使命,亦当有新的归宿。”
大日如来伸出一指,指尖绽放无尽柔和清光,笼罩住妙善上师。“今日,吾便助你圆满因果,归位新天。”
清光之中,妙善上师的身影逐渐变得虚幻,她那由观音泪所化的本源与积累良久的慈悲愿力,开始与笼罩此界的新天道气息深度融合、升华。她并未消失,而是在一种更高层面的意义上进行着蜕变。
最终,清光散去。妙善上师原本的身影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尊略显虚幻、却宝相庄严、手持净瓶杨柳的**观音菩萨法相**,静静悬浮于空中。她的气息与地藏法相类似,既是佛门菩萨,更是新天道秩序的一部分,负责监察人间慈悲,闻声救苦,但其行动需符合新天规律法。
这尊新生的观音法相,对着大日如来化身微微躬身,又向马小玲(新天道代表)颔首示意,随即身影渐渐淡去,融入天地之间,将成为新天道体系下慈悲的象征与执行者。
大日如来又看向幽冥方向,似是透过无尽空间看到了那镇守轮回的地藏法相,缓缓道:“地藏发大宏愿,舍身成仁,功德无量,于新天有大因果。其法相永镇轮回,乃最佳归宿,吾心甚慰。”
处理完佛门在此界的两大关键,大日如来的目光再次回到马小玲身上,已然多了几分平等与重视。
“新天道主,胸怀寰宇,格局高远。此界得你重塑,实乃幸事。然,天道之路,漫漫修远,望施主不忘初心,持正而行。”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告诫,也带着一份认可。意味着他承认了马小玲对此界的统治权,认可了新天道的秩序,佛门将在此新秩序下继续存在与发展。
马小玲再次颔首:“谨记如来之言。”
大日如来法相露出一个慈悲微笑,巨大无比的法相开始缓缓消散,无尽佛光如潮水般退去,天空恢复清明。
“世间已定,缘法如此。吾去也。”
梵音渐消,那浩瀚的意志如同来时一般,悄然离去,返回了那无尽遥远的虚空佛国。
九天之上,只剩下马小玲的天道化身,静静矗立,俯瞰着这片已然纳入正轨、佛道并立、万象更新的世界。
大日如来现世,非为问罪,而为定序。一番交谈,奠定了佛门与新天道的关系,妙善归位观音,地藏得证功德,此界最后一点不确定因素,也随之尘埃落定。
乾坤新秩序,得到了此界最高层次力量的认可,彻底稳固。
马小玲知道,她离开的时刻,真的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