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青丘返回昆仑虚后,马小玲并未立刻着手进行东皇钟封印的具体布置。她深知,修补天道、重塑规则是一项浩大工程,绝非仅凭武力或阵法所能完成。需得从“人”入手,从那些身处因果旋涡关键节点、其选择足以影响大局的“迷途者”开始,播撒变数的种子,引导因果向善的方向流转。
这一日,她向折颜与墨渊(意念)略作交代后,便悄然离开了昆仑虚,并未言明具体去向。她如同一个无声的观察者,再次融入四海八荒的芸芸众生之中,只是这一次,她的目标更为明确。
**其一:大紫明宫外的彷徨者——离境。**
马小玲的身影出现在距离大紫明宫不远的一处荒芜山峦。此地魔气稀薄,怪石嶙峋,可见稀疏的魔界植物顽强生长。她隐匿了身形气息,静立于一株枯死的魔树之巅,目光投向远处那座阴森宏伟的宫殿。她的目标,并非翼君擎苍或好战的大皇子离怨,而是那位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的二皇子——离境。
不多时,果然见一道略显孤寂的身影自大紫明宫侧翼悄然飞出,落在这片荒山之中。正是离境。他并未像其他魔族那般修炼或发泄,而是寻了块巨石坐下,望着灰暗的天空,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块温润的、与魔界格格不入的玉佩,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压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
马小玲现出身形,并未刻意掩饰,步履轻盈地走到离境不远处。
“谁?!”离境警觉地弹起,周身魔气涌动,待看清是马小玲时,更是瞳孔一缩。他虽未参加瑶池仙会,但马小玲的画像和事迹早已传遍各方势力,尤其是她与折颜、墨渊的关联,更让其身份蒙上一层神秘色彩。“是你?域外之人!来我魔域作甚?”
马小玲神色平静,目光仿佛能看透他内心的挣扎:“二皇子不必紧张。贫道途经此地,见你心有千千结,郁气难舒,故来一叙。”
离境冷哼一声,却并未立刻出手或离开,马小玲那平静无波的眼神,让他有种被彻底看穿的感觉,反而产生了一种诡异的倾诉欲。“我有什么结?翼族二皇子,身份尊贵,有何不满?” 这话语带着自嘲。
马小玲淡淡道:“尊贵与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渴望力量,渴望得到认可,却厌恶无休止的杀戮与破坏;你身处黑暗,内心却向往一丝光明与秩序。这种撕裂之感,便是你的结。”
离境身躯一震,马小玲的话如同利剑,精准地刺中了他内心最隐秘的痛处。他握紧了拳头,声音有些沙哑:“你……你懂什么?翼族与天族仇深似海,除了战斗,除了变得更强,我们别无选择!”
“别无选择?”马小玲微微摇头,“是真的别无选择,还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看不到其他的路?力量有很多种,毁灭是一种,守护也是一种,创造秩序更是一种。翼族的未来,难道只有永无止境的战争这一条路吗?你内心真正渴望的,是成为你父兄那样的毁灭者,还是……一个能带给族人真正安宁的王者?”
这番话,如同惊雷,在离境脑海中炸响。他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从小被灌输的就是复仇、变强、征服。成为像父兄那样的毁灭者?他内心深处是抗拒的。但带给族人安宁的王者?这可能吗?在天族的打压下?
马小玲看着他剧烈波动的眼神,知道种子已经种下,不再多言,留下最后一句:“真正的强大,源于内心明晰的道,而非外在的暴力。何去何从,望你三思。” 说罢,身形渐渐淡化,消失在山风之中。
离境呆立原地,望着马小玲消失的方向,又低头看看手中的玉佩,那是他一次偷偷潜入凡间时,从一个善良的人族女子那里得到的……内心掀起了滔天巨浪。
**其二:昆仑虚的懵懂徒——司音(白浅)。**
马小玲的下一个目标,是昆仑虚。她并未直接去见墨渊,而是出现在了后山一处僻静的练功场。此时,化作男儿身、名为司音的白浅,正在一遍遍练习着昆仑虚的基础剑法,神情专注,却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她天资极高,但近期修行似乎遇到了瓶颈,加之听闻了天宫瑶池仙会的一些风声,心中对天族、对那套僵化天条的不满日益滋生,却又无处发泄,只能寄托于剑招之中。
马小玲悄然出现在她身后不远处,并未打扰,只是静静地看着。直到司音一套剑法练完,收势喘息时,她才缓缓开口:“剑意凌乱,心浮气躁。如此练剑,徒耗光阴耳。”
司音吓了一跳,猛地转身,见是马小玲,先是一愣,随即想起师尊墨渊对此女的敬重,连忙拱手行礼:“晚辈司音,见过马前辈。前辈教训的是,晚辈近日……确实心中不宁。”
马小玲走到她面前,目光落在她手中的长剑上:“剑乃心之刃。心不明,则剑不利。你可是对前路感到迷茫?对所见之不公感到愤懑?”
司音犹豫了一下,终究是少年心性,忍不住抱怨道:“前辈明鉴!那天宫行事,实在令人不齿!还有那些天条,凭什么规定仙凡有别,凭什么出身决定一切?我……”她及时刹住话头,差点暴露自己对自身青丘帝姬身份的潜在担忧。
马小玲了然一笑,并未点破她的身份,只是道:“见不公而愤懑,是赤子之心。然修行之路,漫长修远,非一时意气所能成就。你师墨渊,为苍生舍身,其志可昭日月。你既入其门下,当时刻谨记师门教诲,修身养性,明辨是非。外界的纷扰,固然要看清,但更重要的,是守住自己的道心。莫要因一时情绪,或外界诱惑,而迷失了根本,忘却了修行为何。”
她的话语如同清泉,浇熄了司音心头的躁动之火。司音若有所思:“守住道心……修行为何……”
“不错。”马小玲颔首,“力量,是用来守护该守护之物,践行心中之道,而非沦为私欲或愤怒的工具。当你足够强大,内心足够澄明时,自然有能力去改变你认为不公之事。但现在,你需要的是沉淀,是积累。昆仑虚乃清静之地,墨渊上神更是良师,珍惜此地此时,莫负韶华。”
司音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之前的烦躁一扫而空,对着马小玲深深一揖:“多谢前辈指点迷津!司音明白了!”
马小玲点了点头,身影再次悄然消失。她点化司音,既是惜才,也是为未来青丘与昆仑虚的联动,埋下一个善缘。白浅的命运,已然因她这番话,而悄然偏转。
**其三:凡尘中的情劫苗——素素与夜华。**
最后,马小玲的目光再次投向了俊疾山城。她并未直接现身干预那对初识情愫的男女,而是做了一件更微妙的事。
她寻了一处离素素小屋不远的山崖,于月明星稀之夜,取出了一架看似普通的古琴。这琴乃她以灵力幻化,但其音律中,却蕴含着她对因果、对情缘的一丝感悟。
琴音淙淙,如流水,如月光,悄然弥漫在夜色中。这琴音并非靡靡之音,也非激昂之曲,而是一种空灵、澄澈、引人深思的韵律。它不直接诉说情爱,而是引导听者去思考“缘”的聚散、“情”的本质、“责任”的重量。
正在小屋中对着烛火发呆的素素,听到这若有若无的琴音,烦躁的心绪渐渐平静下来,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对那条神秘小黑蛇(夜华)的牵挂,似乎多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清明。
而刚刚恢复部分元气、潜伏在附近调息的夜华(小黑蛇),同样被这琴音吸引。琴音入耳,他脑海中纷乱的思绪——太子的责任、对素素的好感、天条的束缚——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梳理。马小玲日前的告诫再次回响在耳边,让他对这段刚刚萌芽的感情,有了更冷静的审视。
马小玲并未弹奏太久,一曲终了,便收起古琴,飘然离去。她所做的,只是在两人心中种下一颗“理性”的种子,让他们在情愫滋生时,能多一分思考,少一分盲目。至于这粒种子能否开花结果,开出怎样的花,则要看他们各自的造化了。
做完这一切,马小玲的身影重新融入夜色,返回昆仑虚。她此行,看似随意,实则精准地触及了三个关键节点:可能影响翼族未来走向的离境、身负青丘与昆仑虚双重因果的白浅、以及牵动天宫核心情劫的素素与夜华。点拨迷途人,理顺因果线,这亦是补全天道不可或缺的一环。四海八荒的命运巨网,因她这轻轻几拨,已悄然改变了些许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