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机府内,红线缠绕,氤氲的粉色霞光常年不散。月下仙人丹朱,这位掌管六界姻缘的逍遥散仙,此刻却对着面前星罗棋布、交织错落的姻缘线发愁。
自新天规确立,特别是那地府重器“三生石”归位以来,丹朱就敏锐地察觉到,自己这沿用数万年的牵红线方式,似乎有些……不灵光了。
就在今晨,他照例为一位战功赫赫的天将和一位才情卓绝的花仙牵上红线。按照他过往的经验,这二位郎才女貌,门第相当,理应是天作之合。红线甫一相连,确实也泛起了代表姻缘初定的柔和光芒。然而,不过半日,那红光竟开始明灭不定,继而迅速黯淡下去,最终“啪”的一声,彻底断裂消散!
“这、这怎么可能?!”丹朱捏着那根失去灵性的红线,满脸的不可置信。他急忙掐指推算,却发现天机混沌,那二人的命轨仿佛被一层无形的薄纱笼罩,再也看不真切。更令他心惊的是,在红线断裂的瞬间,他隐约感觉到一股冰冷、客观、仿佛源自亘古幽冥的力量,介入了这段姻缘的判定。
类似的情况,这几日已非孤例。他牵的红线,不再仅仅依赖于他的“觉得合适”,而是开始受到一种冥冥中、更加根本的规则检验。一些他原本看好的“金玉良缘”无疾而终,而一些他起初并未在意、甚至觉得不甚匹配的组合,那红线却异常牢固,甚至自行散发出比他牵引时更纯正的姻缘宝光。
“乱了,全乱了!”丹朱烦躁地抓了抓他那头标志性的红发,在堆积如山的姻缘簿和红线团中来回踱步,“究竟是何处出了岔子?”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幽冥魔界的方向。那股冰冷客观的力量源头,似乎就在那里。是了,是三生石!那个据说能照见前世今生来世情缘的古地府法器!
“岂有此理!”丹朱有些愤愤不平,“老夫执掌姻缘数万载,难道还不及一块石头懂情爱?”
他不信邪,决定亲自去探个究竟。他倒要看看,这三生石究竟有何玄机,竟能动摇他月下仙人的权柄。
丹朱并未声张,悄悄离开天界,凭着对姻缘气机的感应,来到了魔界卞城附近。他隐匿身形,悬浮于空中,目光穿透层层魔气,落在了那初具规模的“幽冥初判殿”上。他没有靠近,因为能感觉到那里有令他心悸的法则力量。但他的神识,却能清晰地捕捉到从殿内隐隐散发出的、与三生石同源的“缘法”道韵。
恰在此时,一对亡魂被鬼差引入殿中,接受初步审判。判官墨方依照流程,请出了那面能与三生石力量连接的孽镜仿制品。当镜光扫过那对亡魂时,丹朱的神识也“看”到了镜中显现的景象。
那并非简单的善恶记录,而是无数细密如蛛丝的光线,勾勒出这对亡魂之间复杂的情缘纠葛。镜光中显示,他们前世乃是一对怨偶,彼此亏欠,因果未清。今生虽有机缘重逢,但若强行结合,非但不能美满,反而会因前世孽债未消,酿成更大悲剧。唯有各自修行,积德行善,待业力消解,或许来世方能再续善缘。
看到这里,丹朱如同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瞬间清醒了大半。
他回想起自己之前牵线失败的那些案例,仔细推敲,似乎……确实都存在着某些被他忽略的“不谐”之处。那位天将,曾因战波及无辜,身上带着细微却未曾化解的业力;那位花仙,则心有所属,只是所慕之人早已陨落,其情执本身已成障碍……这些隐藏在光鲜表象下的“因果”与“业力”,在以往模糊的天机下难以察觉,却在地府三生石的“法眼”之下,无所遁形。
“原来……情缘并非只看眼前登对,还需追溯宿世因果,考量德行业力……”丹朱喃喃自语,脸上的愤懑逐渐被一种恍然与凝重所取代。他意识到,自己过去牵红线,更多是凭借经验和一时的观感,追求的是“眼前”的和谐登对,却忽略了情缘背后更深层次的、关乎“长久”与“公正”的因果链条。
这地府的三生石,并非要夺他权柄,而是在为他查漏补缺,甚至是在帮他避免缔造更多的“怨偶”与孽缘!
想通了这一点,丹朱心中豁然开朗,那点不快与抵触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这份新规则的敬畏,以及一股强烈的、想要研究和掌握这套新法则的求知欲。
他不再停留,转身返回天界缘机府。
府内景象依旧,但丹朱的心态已截然不同。他不再盲目地牵线,而是首先尝试调动自身神力,去细细感知那些求取姻缘者身上缠绕的、与三生石同源的“缘法”气息与业力痕迹。
他发现,当自己静心凝神,摒弃主观喜好,专注于去“阅读”这些无形的因果线时,竟能模糊地感知到一些片段——某位仙君曾负佳人,情债未偿;某位仙子乐善好施,福德深厚,良缘已近……
“妙啊!妙啊!”丹朱兴奋地搓着手,如同发现了新玩具的孩童,“这才是牵红线的正确法子!需得德行相配,因果相合,方是长久之道!”
他开始**接受并深入研究这新的地道规则**。他甚至腆着脸,通过太巳仙人的关系,向幽冥初判殿的判官墨方去信,以“学术交流”的名义,请教一些关于情缘因果判定的细则。虽然墨方的回信往往刻板而简洁,但丹朱依旧如获至宝。
他的姻缘簿上,也开始出现了新的批注。除了以往的门第、品貌,还多了“前世因果”、“业力清浊”、“德行匹配度”等栏目。他牵红线的成功率,在经历初期的混乱后,开始稳步提升,而且经他手牵成的姻缘,似乎都格外稳固,夫妻和睦,很少再出现怨怼争吵。
这一变化,自然也引起了润玉的注意。在一次闲谈中,润玉问及此事,丹朱捋着胡须,难得正经地感慨道:“陛下,老臣以往只觉情爱随心,般配即可。如今方知,这情缘二字,竟与天地秩序、因果业力息息相关。地府立此三生石,非是束缚情爱,而是使其更真、更久。老夫如今牵线,心中反倒更有底气了。”
润玉闻言,微微颔首,心中对那尚未正式运转的地府,又多了几分期待。
月下仙人的转变,虽只是个人行为,但其象征意义却非同小可。它代表着天界旧有体系中,一位重要的逍遥散仙,对地道规则从排斥到接受,再到主动研究融合的过程。这无疑为日后天地二道更深层次的协同,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那漫天红线,终将依照更加公正、长久的因果缘法,编织出真正美满的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