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漂亮国总统竞选,实施紧缩货币打击通胀,港城利率急剧上升,港城那些房地产商人终于发现,自己手中的房子卖不出去了,新建的楼盘能卖出去一半就算好的了。
李凡在瑞士的账户也收到一笔十三亿美金的资金汇入,这可是雷洛将几人手中所有资金全部都砸了进来,还包括老挝的储备外汇四亿美金。
时间到了1981年,整个港城房地产市场哀嚎一片,偏偏房价仍然居高不下,几次的提高利率,已经让置业者大都处于观望之中,没人赶去贷款按揭买房,而银行也开始加大了审核门槛,更是阻止了置业者购买的信心。
随着时间进入了1982年,房价开始下跌,越跌就越没有人买,银行贷款更是紧缩,就算是有必须要买房的人,贷不到款,不能按揭,推动房地产行业往下坡路一路狂飙。
港府在今年推出了50块地,拍卖乏力,十多块地被收回,李凡也拨通了贺家的电话:“贺老,最近在忙些什么,不知道贺老对如今的地产行业有什么看法?”
贺东一脸的苦笑:“什么看法,一片萧条,幸好我手下的地产不多,还有一部分都在你手中掌控,不然我也要焦头烂额了。”
“两年前我就发现,房地产涨幅太过惊人,港城市民负担不起,一个月的工资竟然不够买一平方的房子,我就知道要出问题,但是人微言轻,只能抛售自己手中的房产,割肉求生。”
“我不如你,若不是港府阻拦,我倒是还想买地,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也是托了你的眼光,不光是没赔,反倒是挣了一笔。”
“这一次地产崩盘,两年内不用想着起来了,我暂时不打算出手,也请贺老要稳住。”
“这么久,政府应该想办法救市吧?”
“救不回来的,到了年底还要跌,而且股市也要大跌,贺老可要做好准备,幸好我准备了这么久,被人一直唱衰,搞的我没都没信心上市了,反倒是能逃过一劫。”
“按目前的势头,股市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大跌应该是不可能,目前涉及到的也就是房地产行业,如果企业跟这一块没关系,应该只会小跌。”
“难说,难说,雪球滚落山底,不光会带着雪,那些杂树枯枝也会被一路裹挟,贺老多加小心吧。”
“多谢你的提醒,这次你给我打过来十亿港币,大不了托着自家,总要给股民一点信心。”
“贺老,谨慎行事,不一定托的起来,小心行事即可。”
“我会注意,谢谢了,你也要小心。”
李凡挂了电话,有点疑惑贺老的叮嘱,我要小心什么,对了,那时候抛售房产,我手中可是握着大笔的资金,难道港督会打我的主意,让我投资救市。
李凡哂然一笑,没有多长时间了,英国在马岛已经获胜,那么离其访问华夏也不远了,到了那时候,就算是再来个百亿资金,也托不起来掉下去的民心。
房价一路下跌,李凡手握数十亿资金虎视眈眈,随着时间进入了9月,访华通告一出,李凡心中大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大势不可逆,小势可改,自己就是要在这小势中慢慢的积攒力量,给将要腾飞的华夏添加一把催化剂。
人民大会堂前的那一摔,也如同港城已经跌落到半山腰上的房价,随着一些谈判的言语传了出来,特别是那一句。
“我们还考虑到了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如果在15年过渡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那时华夏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港城股市大跌,楼市大跌,再也止不住势头,跟李凡预料的一样,港督本来还打算有什么利好的消息,号召港城富豪出面,投入资金救市,稳住楼市,想不到股市也跌了,这下子就连这些富豪资产也是大大的缩水。
在前世,后面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谈判,起码还能吊着人的信心,不至于认为是谈崩了,这次不知道什么缘故,一直到年底两方都没有再进行一次谈判,这一股疑似谈崩了的传言也终于吹到了港城。
一些富豪悄摸摸的又开始了抛售手中房产,那些人当年购买李凡手下的房产笑的有多开心,现在就有多沮丧,股市大跌后,全港富豪手中的流动资金,加起来也不一定有李凡手中的多。
李凡死咬着牙不上市的行为,今天也是获得了收获,不要看一个个都是百亿富豪,真要是急用,搞不好手里面现金十亿都没有,要做什么事都要筹措现金,或者在股市上放出利好消息,利用股票大涨,抛售股票来收集。
李凡也接到了梁老的电话,会有一笔十亿的资金汇入瑞士的账户,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李凡也是松了一口气,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利好消息,不光是外面的资金,就连赵梦秋手中那几个亿的现金也被李凡给收了过来。
这些都是以往的分红,李凡负责往里面转钱,赵梦秋只负责花,一个人带上孩子,能用的了多少,几个亿的现金也是让李凡心花怒放,笑她是个守财奴。
赵梦秋当然不依,不过确实没花多少钱,也就是衣服鞋子包包之类的,就连首饰都是李凡送的,家里可是有几个保险柜,当年那洗劫的几处宝库,现在还有不少不敢拿出来带呢。
这些富豪们终于想起来李凡当年抛售的行为,当时大家都是哈哈大笑,现在想要有人接盘,除了李凡不做第二人想,毕竟就算是卖,又能卖给谁,谁手中有这么多的现金。
一拨拨的人打着合作的名义拜访李凡,李凡全部都推了,推托自己在内地,会尽快的赶回来,这些人没有办法,只能前去环球实业集团总部,拜访娄晓娥。
娄晓娥对李凡如今是当做神人来看待,两年前就能预知现在的情况,不是神人是什么,就连娄家也跟着放弃了一些资产,起码现在手中也有几千万的资产在手里。
没有李凡的通知,娄晓娥也不敢开口收购,既然他没打电话,那就证明还不到时候,现在正是收割的季节,可不能一时心软松了口就完了。
在商言商,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当然是要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且这次可是答应了内地,这次的十亿是要付利息的,一年期就是一成的利润,不然真的浪费了这一次的支援。
撑过了1982年,港城经济并没有好转,大把的楼盘无人问津,已经有人撑不住了,工厂关门,人员失业,股市成了负数,发不出工资,还有身上贷款,完全就是将人往死路上逼。
港督麦理浩卸任,新的港督尤德到任,见到就是一个烂摊子,政府在面对地产崩盘的情况下,也是出了多项政令想要刺激经济,不过民众手里没钱,都被捆在房地产之中了。
李凡在了解到多家小型企业宣布破产,老板跳楼,也知道火候差不多了,给娄晓娥打了电话,可以收网了,不然等到其他人看到了机遇,怕是要给自己招来麻烦,不过楼市暂时不接盘。
对外的说法就是,我不炒楼,我只对实业感兴趣,开始联系一家家濒临破产边缘的工厂企业,对于这些人,李凡还算是留了情面,以低于市场价六成的价格收购,基本上够他们还上贷款,还能保证自己的生活。
大度的接过了厂里工人和管理人手,对于一些好说话的,连拖欠的工资也是一并解决,像那种不好说话的,不好意思,工厂多的是,不是非要收购你的。
只是花了不到十个亿,港城80%以上的实体工厂就到了环球实业和雷洛伍世豪的手下手中,李凡又不是傻子,肯定不会都弄到自己名下,到时候被政府搞一个垄断的罪名就亏大发了,在外面看来,就是四五家公司开始收购。
这一动又是好几个月,那些富豪港商也是看见了环球实业的动作,对于其他几家不怎么熟的公司,当然是不抱什么希望,纷纷的找上了环球实业集团。
娄晓娥现在也没空了,一轮轮的谈判,李凡给出的底价就是降低60%就可以成交,对于一些地段好的楼盘,最少也要到腰斩的地步,不然不接手,毕竟现在完全看不见曙光,这些东西到手,可是要砸不少的真金白银下去。
等到回本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了,这些人当然不愿意,就像是当年花20亿购买中环那一栋楼的人,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整整亏掉10亿,怎么可能。
李凡对于这些人可不姑息,讲究买卖自由,如果觉得舍不得,可以留在手中,说不定那一天房价又起来了呢,大家都不是傻子,当然知道港城楼市也不可能一直这样,但是什么时候回暖,心里都没底。
现在比的就是谁沉不住气,谁先撑不住,李凡手握王炸,当然是不慌不忙,拖得越久,对自己越有利,不过中英终于开始展开了谈判,算是给市场注入了一丝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