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皇子府书房的雕花窗棂,斜斜落在铺着宣纸的书桌上,将工部送来的镇国将军府图纸映得格外清晰。
楚清颜坐在窗边的软椅上,指尖捏着一支炭笔,正对着水榭的结构图轻轻勾画——图纸上的水榭主体已初具雏形,木质廊柱、石质地基标注得细致,唯独栏杆的雕花样式还留着空白,等着与景淮初商议。
“在琢磨栏杆雕花?”景淮初端着两杯刚泡好的雨前茶走进来,将其中一杯递到她面前,目光落在图纸上:“工部的人说,若确定了样式,三日内就能出样品,咱们得抓紧些,免得耽误工期。”
楚清颜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笑着点头:“我正想着,栏杆雕花既要好看,又不能太繁复,免得日后积灰难打理。
你看,若只刻简单的缠枝莲,会不会太普通了?”楚清颜指着图纸上的栏杆位置,炭笔在空白处画了朵小小的缠枝莲:“之前在江南,我见外祖家的栏杆刻过这种纹样,虽雅致,却少了点咱们家的特色。”
景淮初俯身凑到她身边,目光落在炭笔画上,又看向她发间的素银桃花簪——那是她从朝阳城带来的旧物,簪头的桃花纹早已被摩挲得光滑。
他指尖轻轻点在图纸空白处,声音温和:“不如加些桃花纹?你喜欢桃花,然后把缠枝莲的藤蔓与桃花枝缠绕在一起,既有江南的雅致,又有朝阳城的烟火气,如何?”
楚清颜眼睛一亮,连忙用炭笔勾勒出桃花枝的轮廓,再将缠枝莲的藤蔓绕上去,笔尖顿了顿,又添了几片小小的云纹:“再加点云纹吧,像你腰带上的流云纹,风一吹,栏杆上的纹样仿佛也能飘起来,跟水榭旁的荷花相映,定很好看。”
“好,就按你说的来。”景淮初看着她专注的模样,眼底满是笑意,伸手替她拂去落在图纸上的一缕碎发。
“我待会儿就让人把这纹样送去工部,让他们按这个样式做样品。
对了,石榴园的灌溉系统,你之前说想改得更省水,工部的人也给了两个方案,你看看哪个合适。”
景淮初说着,从图纸堆里抽出一张灌溉系统图,铺在楚清颜面前。
图上标注了两种方案:一种是传统的明渠灌溉,水流顺着渠道流过石榴树下,优点是施工简单,缺点是浪费水,而另一种是暗管灌溉,在树下埋入带小孔的铜管,水流通过小孔渗透到根部,优点是节水,缺点是施工稍复杂。
楚清颜俯身仔细看着,指尖顺着暗管的走向划过:“选暗管吧。
朝阳城的石榴树多是用暗管灌溉,夏天天旱时,既能保证根部有水,又不会让土表太湿,免得生虫,而且暗管埋在地下,不影响在石榴园里摆石桌石凳,咱们往后还能在园里吃茶、赏石榴。”
“我也是这么想的。”景淮初点头附和:“暗管虽施工复杂些,但能省不少水,京城里的水比朝阳城金贵,长远来看更划算。
我已经跟工部的工匠说好了,让他们用江南来的铜管,跟了望塔滑轮的铜料一样,耐腐耐用,至少能用十年。”
两人凑在书桌前,又对着图纸细细核对了水榭的台阶高度、石榴园的石径宽度,偶尔因“台阶多高方便老人走”“石径多宽能容两人并行”轻声讨论,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们交叠的手背上。
书桌上的了望塔模型还摆在角落,是楚清颜去年改良的样式,旁边堆着几本她带来的兵书,书页边缘已被翻得有些软,这些旧物与新图纸相映。
“小姐,楚清瑶小姐从朝阳城寄信来了!”翠翠的声音忽然从书房外传来,手里拿着个浅青色信封,快步走进来:“驿卒刚送到府门口,说是加急的,里面好像还夹着张图纸。”
楚清颜连忙放下炭笔,接过信封,指尖触到熟悉的竹纸,眼底瞬间亮了起来——信封上是楚清瑶清秀的字迹,右上角还画了个小小的石榴,跟她之前寄来的信一模一样。
景淮初凑过来,笑着打趣:“看你急的,定是想知道阿姊和程公子路上顺不顺利。”
楚清颜没反驳,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先抽出几张信纸,展开后,楚清瑶的字迹便映入眼帘:“妹妹,我和程公子已乘船走了三日,朝阳湖的水真清,能看见湖里的小鱼游来游去。
程公子说,这湖水比江南的西湖更壮阔,还在船上画了张朝阳湖的速写,等你见了定喜欢……”
信里详细写了旅途的趣事:楚清瑶在船上学做桂花糕,差点把糖放多了。
程明远每日清晨都会在船头画画,画了朝阳湖的日出、岸边的芦苇,还有楚清瑶低头揉面团的模样。
最让楚清颜惊喜的是,信末提到“程公子整理了江南园林的图样,有他之前画的水榭、花窗样式,说或许能给镇国将军府的筹备帮上忙,我把图样夹在信里,你和景淮初看看合不合适”。
“还有图样!”楚清颜连忙从信封里抽出一张折叠整齐的宣纸,展开后,眼前瞬间一亮——纸上画着几幅江南园林的细节:有的是水榭栏杆的雕花,刻着精致的兰草纹。
有的是花窗的样式,圆形的窗棂里嵌着镂空的荷花,最下方是一幅完整的江南水榭图,榭旁种着荷花,榭内摆着石桌,石桌上还放着一壶茶,画得生动又细致,右下角是程明远的落款,字迹清秀有力。
“程公子画得真好!”楚清颜忍不住赞叹,指着水榭旁的荷花池:“你看,他在荷花池边加了圈青石板,既方便走路,又不会让泥土溅到裙摆上,咱们的水榭也可以加这个!
还有这花窗,圆形的比方形的更温柔,若装在东跨院的书房,阳光照进来,地上会有圆圆的光斑,肯定好看。”
景淮初接过图样,仔细看着,嘴角弯起:“程公子倒细心,连这些小细节都想到了。
咱们的水榭确实可以加圈青石板,我让工部的人照着改。
花窗的话,就装在清瑶的房间,她肯定喜欢这种江南的雅致。”
景淮初说着,看向楚清颜眼底的笑意,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看你笑得这么开心,定是想阿姊和程公子了吧?他们大概还有七日就能到京,到时候咱们去码头接他们,正好让他们看看镇国将军府的进度。”
楚清颜点点头,把信纸和图样叠好,小心地放进锦盒里——这是她专门用来放家人信件的盒子,里面已经有了父母和哥哥们的信,如今又多了楚清瑶的,盒子渐渐满了。
“哦,对了!”楚清颜忽然想起什么,指着石榴园的图纸:“程公子的图样里有江南的桂树品种,说比北方的桂树开花更勤,咱们要不要在石榴园旁种几棵?这样秋天既能吃石榴,又能闻桂香,跟朝阳城的将军府一样。”
“好啊。”景淮初笑着点头,拿起炭笔在石榴园旁画了个小小的桂树符号:“我让人从江南买些桂树苗来,等清瑶和程明远到京时,正好能赶上种树,让他们也参与进来,往后在京里看到桂树,就像看到朝阳城的家一样。”
书桌上的雨前茶还冒着淡淡的热气,茶香混着纸张的墨香,漫在书房里,格外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