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下的清算尘埃落定,联盟内部的血污尚未完全擦干,来自火星前线的紧急战报,便如同冰冷的铁拳,重重地砸在了军事委员会光滑的合金桌面上。格伦塔帝国,这头蛰伏于星海深处的巨兽,显然没有浪费其情报机构送上的这份“厚礼”。就在联盟内部因权力更迭、部队回调、后勤紊乱而出现短暂“窗口期”的当口,帝国火星远征舰队总司令,克拉肯伯爵,毫不犹豫地按下了战争的加速键,向地球联盟的火星防线,发动了开战以来最为猛烈、也最为狡猾的一轮攻势。
这不是孤注一掷的总攻,而是一次经过精密计算、旨在最大化利用对手内部混乱的“压力测试”与“放血行动”。
克拉肯伯爵一改往日相对保守的推进战术,采取了多波次、多方向的复合打击。
帝国主力舰队,包括数艘刚刚抵达前线、装甲厚重、火力惊人的“重锤级”战列舰,在大量驱逐舰和护卫舰的簇拥下,如同移动的钢铁山脉,缓缓压向火星防线中段最坚固的“卡戎”要塞群。它们并不急于突进,而是凭借超远射程的重炮,进行持续不断的饱和式轨道轰炸。巨大的能量光束和实体炮弹如同暴雨般倾泻在要塞的能量护盾上,炸开一团团绚烂而致命的死亡之花。其目的,就是吸引并牢牢牵制住联盟防线最强大的核心力量,迫使联盟将宝贵的预备队和轨道防御平台的火力集中于此。
就在“卡戎”要塞群承受巨大压力,通讯频道充斥着求援和损伤报告时,帝国的真正杀招悄然浮现。数支由高速突击舰和新型电子战舰组成的精锐分舰队,利用先前试探中摸清的防线薄弱环节,如同幽灵般从防线侧翼的传感器盲区悄然切入!
“剃刀”突击队:这些小巧而敏捷的舰船,顶着稀疏的拦截火力,强行贴近联盟的小型哨站或孤立的价值目标,释放出大量的登陆舱。舱内是帝国最精锐的“暴风突击兵”,装备着能量切割器和单兵护盾,他们的任务不是占领,而是破坏——以最快的速度摧毁关键设施,然后迅速撤离。
“阴影”电子战群:这些专司电子对抗的舰船,释放出强大的定向干扰波,制造大范围的通讯静默和雷达致盲区,使得遭受攻击的哨站无法及时求援,相邻的联盟部队也无法有效协同。它们甚至能模拟出联盟舰队的识别信号,制造小范围的混乱。
更让联盟前线指挥官感到心惊的是,帝国在此次攻势中,首次大规模投入了数种新式武器。
“蜂群”自主攻击无人机:如同金属风暴般从帝国母舰释放而出,这些小型无人机速度极快,数量庞大,专门针对联盟的小型炮艇、导弹发射阵地和暴露的传感器。它们采用自杀式攻击,虽然个体威力不大,但巨大的数量足以淹没点防御系统,造成可观的骚扰和损耗。
“穿刺者”动能穿甲弹:一种专门针对联盟能量护盾弱点研发的实体弹药。它在接近目标时,会释放一次短暂的、高强度的能量脉冲,干扰甚至暂时过载护盾发生器,紧随其后的超密度弹芯便能趁机穿透防御,对舰体或要塞结构造成毁灭性打击。数艘联盟驱逐舰和一座小型轨道炮台,正是因为护盾被这种新武器瞬间“撕开”,而遭到了致命损伤。
“虚空之云”区域干扰器:一种大型的、可持续部署的能量干扰装置,被帝国偷偷投送到关键航道附近。它能极大削弱该区域内联盟舰船的传感器效能和火控精度,同时略微提升己方单位的隐蔽性,相当于在战场上制造了一片对联盟不利的“迷雾区”。
在帝国这套组合拳下,火星防线承受着空前的压力。
由于电子压制和内部通讯网络因之前审查尚未完全恢复流畅,许多遭受攻击的部队陷入了短暂的孤立无援状态。他们只能依靠自身力量,苦苦支撑,无法及时得到相邻部队的支援或统一指挥。
原本作为救火队的“利剑”特战大队和第7近卫空降师尚未归建,前线总指挥官手中可用的机动力量严重不足。他不得不像拆东墙补西墙一样,将有限的预备队投向一个个告急的缺口,导致整个防线都处于一种紧绷而脆弱的状态。
叛乱期间延误的物资补给,其恶果在此刻集中爆发。一些坚守阵地的部队报告弹药存量告急,能量护盾发生器因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且缺乏备用件而陆续故障,连舰船维修所需的备用装甲板和能源核心也出现了短缺。士兵们是在用血肉和意志,弥补着装备和物资的缺口。
后方叛乱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此刻又面临如此凶猛的攻击,部分防线区域开始出现动摇的迹象。一些新补充的兵员在残酷的消耗战和新型武器的打击下,产生了明显的恐惧情绪。尽管军官和老兵们奋力维持,但一种悲观和疲惫的氛围,开始如同低温般在战壕和舰舱中蔓延。
尽管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击退了帝国多次突击,并给予了对方相当的杀伤,但在帝国有针对性的猛攻和己方状态不佳的双重作用下,联盟依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并被迫做出了局部收缩。
位于防线最外围、承担早期预警重任的“哨兵-7”空间站,在“剃刀”突击队的突袭和“穿刺者”炮弹的集中打击下,能量护盾崩溃,站体被多处贯穿,在经过短暂而激烈的内部接舷战后,最终信号消失,宣告陷落。这等于弄瞎了防线的一只“眼睛”。
为了应对帝国主力舰队对“卡戎”要塞群的持续压力,并弥补侧翼因兵力不足产生的漏洞,联盟不得不将一道重要的机动能量屏障——“铁幕”系统,从其预设的最佳阵位向后收缩了数千公里。这虽然暂时稳定了防线,但也意味着联盟放弃了一部分战略纵深,将更核心的区域暴露在帝国炮火之下。
初步战报显示,在此轮持续数日的猛烈攻势中,联盟损失了超过三十艘各型舰船,近百架太空战机,以及至少五座轨道防御平台。人员伤亡数字更是触目惊心,大量经验丰富的军官和老兵血洒星空。火星防线,如同一个失血过多的巨人,虽然依旧屹立,但已然摇摇欲坠。
克拉肯伯爵的战术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他不仅成功地利用了地球内乱造成的短暂混乱,极大消耗了联盟的战力,压缩了其防御空间,更通过实战检验了新式武器的效能,并严重打击了联盟的士气。他站在旗舰“复仇女神号”的舰桥上,望着全息星图上那片被标注为激烈交火区的空域,冰冷的嘴角勾起一丝满意的弧度。
“看来,他们的‘内部问题’,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美味。”他对自己的副官说道,“继续保持压力,不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我倒要看看,这只困兽,还能流多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