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的风,带着香火味和潮气,从早到晚钻进门缝。青娘抬头看屋顶那道裂缝,雨水正一滴一滴落下,打在木盆里,发出清脆的声响。
\"老板娘,今天又没人来。\"阿福缩着脖子,\"对面三家染坊都挂了'八折'的牌子,连老顾客都被抢去了。\"
青娘没说话,只是用手指轻轻抹过染缸边缘。她心里清楚,这不是八折的问题——那三家染坊在县城经营了几十年,有固定的客户群,还有稳定的布匹来源。而她,不过是个从乡下出来的女人,带着几个刚学会染布的徒弟,连招牌都还没被人记住。
青娘想: 这样下去不行……我不能再等了。要么想办法突围,要么卷铺盖回村。可我不甘心,我不信女人就不能在这市井立足。
她走到门口,望着城隍庙前川流不息的香客。每个人手里都捧着香火,有的还提着平安符袋。忽然,一个念头在她脑中闪过——这些人,不正是潜在的顾客吗?
二、引流
第二天一早,青娘让阿福去集市买了些细布,自己则忙着调配染料。她用槐花染出柔和的米黄色,又用野艾染出清爽的浅青色。
\"老板娘,染这些浅色做什么?大家都喜欢大红大绿的。\"阿福不解地问。
青娘说: \"大红大绿是好看,但太普通了。你看那些香客,他们来求平安,身上挂的符袋颜色都很素净。我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记住我的颜色。\"
她请来隔壁的绣娘,教阿福做平安符袋。每一个袋子的底部,都用细针密线绣着\"青娘染坊\"四个字。
绣娘笑着说: \"你这主意妙啊!让他们天天挂着你的名字在身上,比贴一百张告示都管用。\"
第一天,他们在城隍庙门口免费派发符袋。起初,香客们只是觉得新鲜,接过袋子就走。可到了第三天,青娘惊喜地发现,已经有人特意找上门来——
\"姑娘,我要染一匹和符袋一样颜色的布,给我女儿做嫁妆。\"
这是她的第一单生意。青娘接过钱时,手都有些发抖。
青娘想: 原来,生意不是等客人来,而是要自己去找客人。我要让整个县城的人都知道,有个会染\"平安色\"的青娘。
三、突围
然而,好日子没过几天,三家染坊就开始联合打压。他们不仅降价,还派人在街头散布谣言,说青娘的染料有毒。
\"老板娘,要不我们也降价吧?\"阿福焦急地问。
青娘说: \"降价只会让我们陷入恶性循环。我们要做的,是让顾客觉得我们的布值这个价,甚至更值。\"
她推出了\"姑娘嫁妆布\"系列,颜色淡雅,寓意吉祥。同时与绣娘合作,推出\"染+绣\"套餐,让新娘可以在布上绣上自己的名字和婚期。
一位年轻姑娘笑着说: \"这颜色真耐看,比大红喜庆又不俗气。\"
另一位顾客说: \"还能绣名字?那真是独一无二啊!\"
很快,青娘染坊在年轻女子中传开了名声。那些准备出嫁的姑娘,纷纷跑来订布。三家染坊虽然价格低,但颜色单调,根本无法满足这些追求新意的顾客。
青娘想: 我不是在卖布,我是在卖她们的梦想。每个姑娘都希望自己的嫁妆与众不同,我只是帮她们实现了而已。
四、升级
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夜里,县城突降暴雨,仓库的屋顶被雨水冲垮,几匹刚染好的布被浸泡。
青娘急得团团转,忽然想到用草木灰来吸潮。她让徒弟们把湿布铺在草木灰上,等到第二天,布果然干了。
几天后,一个老妇人拿着一匹布找上门来:\"老板娘,这布怎么这么耐脏?我家媳妇用它做围裙,半个月都不显脏。\"
青娘这才发现,被草木灰浸泡过的布匹表面形成了一层细微的保护膜,不仅耐脏,还不易褪色。她立刻组织人手研究这一现象,最终推出了\"家用耐脏布\"系列。
阿福兴奋地说: \"老板娘,你真是太厉害了!这下连那些不准备结婚的人也会来买我们的布了。\"
青娘笑了笑,没有说话。她知道,这只是她商业传奇的开始。
青娘想: 做生意就像染布,要耐得住性子,也要敢尝试新的方法。总有一天,我要让\"青娘染坊\"的名字,传遍整个江南。
夜色渐深,城隍庙的钟声响起。青娘站在门口,望着街上渐渐散去的人群,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知道,只要不放弃,终有一天,她会在这市井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青娘说: \"阿福,明天我们再去买些草木灰回来。既然老天爷给了我们这个机会,我们就要牢牢抓住。\"
阿福用力点头:\"好嘞,老板娘!我就知道跟着你准没错。\"
青娘回头看了一眼那道还在滴水的裂缝,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暖流。这漏雨的铺面,曾经让她绝望,如今却成了她梦想起航的地方。
青娘想: 等我赚够了钱,一定要把这屋顶修好。但在那之前,我要让每一滴落下的雨水,都成为浇灌我梦想的甘露。
城隍庙的香火依旧缭绕,夜色中,青娘染坊的灯光显得格外温暖。这里,不仅染出了美丽的布匹,更染出了一个女人不屈不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