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衣局查验通过后,第二日青娘亲自带着打包整齐的布料前往宫中,不仅顺利交付了订单,还领到了加倍的工钱和那块鎏金的尚衣局专属令牌。消息传回染坊,不仅工匠们士气大振,京中不少权贵世家也纷纷派人前来,想定制药材染布,其中就包括太傅府的管家。
太傅府此次是为老太君的寿宴定制布料,要染二十匹象征福寿的明黄色渐变布和三十匹宝蓝色锦缎,还特意提出想亲眼看看染色过程,确认工艺是否精湛。青娘考虑到太傅府的地位,若是能达成合作,染坊的声望会更上一层,便欣然应允,约定三日后让太傅府的管家和几位女眷前来染坊参观。
参观当日,太傅府的一行人如期而至,为首的王管家身后跟着三位衣着华贵的小姐,还有一名专门负责府中衣物的老嬷嬷,显然是来严格把关的。青娘早已让工匠们准备好演示所需的药材、染料和布料,沈行舟和温景然则在一旁协助,确保讲解顺利。
“王管家,各位小姐,欢迎来到青韵染坊。”青娘笑着上前迎客,“今日我就带大家看看药材染布的全过程,也详细讲讲咱们的工艺特色,有什么疑问,大家尽管提出。”
她先将众人带到药材分拣区,桌上整齐摆放着栀子、紫草、艾草等药材样本。“大家看,咱们染布用的药材都是从西南云溪县采购的,那里气候适宜,药材饱满,有效成分充足。”青娘拿起一颗金黄的栀子,“就像这栀子,要选表皮光滑、没有霉变的,分拣时还要去除果核,这样熬出的染料才够纯净。”
分拣区的学徒按她的说法现场演示分拣过程,动作麻利准确。老嬷嬷上前翻看了一下分拣好的药材,点头赞道:“青掌柜果然细致,连这点小细节都不放过,难怪布料质量好。”
随后,众人来到灶房。温景然已提前生好火,锅中盛着清水。青娘接过工匠递来的栀子块,放入锅中:“明黄色染料要用栀子和少量姜黄熬制,先大火烧开,再转温火煮半个时辰,这样才能把栀子的黄色素充分煮出来。”她一边搅动锅中的药材,一边讲解,“火候是关键,火太大容易煮焦药材,让染料发苦发黑;火太小又煮不出有效成分,颜色会浅淡无力。”
等染料熬煮得色泽透亮,青娘让人用细纱布过滤掉残渣,将纯净的染料倒入染缸:“接下来就是浸泡布料了。明黄色渐变布要分三次浸泡,第一次浸泡两刻钟,捞出晾干至半干;第二次加入少量新熬的染料,浸泡三刻钟;第三次再补一次染料,浸泡一个时辰,这样颜色才能由浅到深自然过渡,不会出现色块。”
工匠们按她的指令操作,将白布放入染缸,每隔一段时间就用木耙轻轻翻动。三位小姐好奇地围在染缸边,看着白布慢慢染上黄色,小声惊叹:“原来渐变布是这么染出来的,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多了!”
最后,众人来到固色区。青娘拿起一匹刚染好的明黄色布,放入盛有槐花汁的池中:“这是固色环节,用槐花汁浸泡半个时辰,既能让颜色更持久,又能让布料摸起来更柔软。咱们的药材染料本就无刺激,加上槐花汁固色,老人和孩子穿都十分安全。”
王管家看着染好的布料,又摸了摸质感,问道:“青掌柜,这布料染好后,会不会洗几次就褪色?还有,宝蓝色的锦缎,你们也能用药材染吗?”
“王管家放心,”青娘笑着拿出之前浸泡在皂角水中多日的布料样本,“这匹布已经反复清洗十多次,颜色丝毫未变。宝蓝色的话,我们用紫草和蓝靛草搭配染制,锦缎质地特殊,我们会调整浸泡时间,确保上色均匀且不损伤面料。”
温景然补充道:“锦缎的纤维更细密,我们会先将染料熬得更浓稠,再用温水浸泡,这样有效成分能更好地渗透进去,染出来的颜色会更鲜亮。”
王管家和老嬷嬷对视一眼,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王管家当即道:“青掌柜的工艺果然精湛,讲解得也清楚。这订单我们定了,明日就派人送锦缎和定金过来,还请青掌柜务必按时交付。”
“请王管家放心,定不辜负太傅府的信任。”青娘拱手应道。
送走太傅府的一行人,沈行舟笑着说:“你这讲解真是太到位了,连最挑剔的老嬷嬷都点头了。以后怕是会有更多权贵世家来订布料了。”
温景然也道:“你把工艺的关键和优势都讲透了,还现场演示,比光说不做更有说服力。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
青娘看着染坊内忙碌的身影,心中十分欣慰。她知道,工艺是染坊的根本,而将工艺清晰地展现给客户,不仅能赢得信任,更能让药材染布的特色深入人心。有了这些权贵世家的认可,青韵染布庄的招牌定会越擦越亮,在京中染布业稳稳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