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朝的十一月中旬,青州城飘起了入冬后的第一场小雪。青娘染布庄青州分店的后院里,青娘、沈行舟和温景然围坐在暖炉旁,桌上摊着药材清单、物流账本和刚收到的书信,气氛比窗外的寒风还要凝重。
“柳万山虽然被抓了,但他的几个心腹跑了,”沈行舟指着桌上的打探报告,“他们带走了柳家部分漕运账本,还联络了周边几个县的劣绅,好像要联合起来抵制咱们的染布庄。刚才临县分店的张诚来信说,有几个商户突然取消了订单,说是收到了‘警告’。”
温景然放下手中的药杵,眉头紧锁:“更麻烦的是药材供应。西山药农那边来信说,柳家残余势力在山路设卡,扣下了咱们订的一批野菊,还威胁药农不准再给咱们供货。虽然我联系了沂州和兖州的药农,但陆路运输慢,成本也高,怕是赶不上月底的大订单。”
青娘指尖划过桌上的布料样本,那是为京城商户准备的渐变染布料,色泽温润,纹路细腻,若是耽误交货,不仅会损失大额利润,还会错失打开京城市场的机会。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向两人:“越是这种时候,咱们越不能乱。柳家残余势力只是困兽之斗,只要咱们三人拧成一股绳,定能守住阵地。”
这不是三人第一次共渡难关,从最初宫廷订单的工艺难关,到临县仿品危机,再到青州劣绅欺压,每一次都是靠着彼此的信任与配合化险为夷。此刻,无需过多言语,两人都默契地点了点头。
“我先说说我的想法,”青娘率先开口,将自己的计划娓娓道来,“沈兄,你擅长人脉和物流,就负责两件事:一是联系之前合作过的漕运船主和镖局,开辟新的运输路线,避开柳家残余势力设下的关卡;二是联络青州、临县的商户,尤其是那些被柳家欺压过的人,结成商户同盟,一起抵制残余势力的威胁。”
沈行舟立刻应下:“没问题。我认识沂州的镖局总镖头,他为人仗义,之前帮咱们运过药材,只要我开口,他定然愿意帮忙。商户那边,林老板已经答应牵头联络,咱们只要拿出诚意,肯定能得到大家支持。”
“温兄,”青娘转向温景然,“你精通药材和染色工艺,就负责稳住原料供应和染坊生产。一方面,你亲自去沂州对接药农,确保药材能按时运到;另一方面,你再改良一下染料配方,看看能不能用本地易得的药材替代部分稀缺原料,降低对西山药材的依赖。另外,染坊的安保也得麻烦你多盯着,防止有人暗中破坏。”
温景然捋了捋胡须,笑道:“放心,药材和工艺是我的老本行。我明日一早就动身去沂州,顺便带上几个核心工匠,路上也能研究新配方。染坊那边,我会安排两个身手好的护院值守,再让工匠们互相照应,绝不会出问题。”
“我则留在青州和临县之间协调,”青娘最后补充,“一方面盯着分店的生意,接待京城来的商户;另一方面,若是沈兄或温兄那边遇到麻烦,我能及时调配人手支援。另外,我会把皇家赐匾的拓片送到各个分店和合作商户那里,既能壮声势,也能让大家放心。”
三人分工明确,彼此互补,原本沉重的气氛渐渐舒缓下来。暖炉里的炭火噼啪作响,映得三人脸上暖意融融。
次日天不亮,温景然就带着工匠和护院,赶着马车前往沂州。沈行舟则直奔青州码头,去找沂州镖局的总镖头。青娘也没闲着,先是让人把赐匾拓片送到临县分店,又亲自接待了前来洽谈的京城商户,拿出精心准备的布料样本。
京城商户姓苏,是京城有名的成衣铺老板,见青娘的布料色泽鲜亮、质感细腻,还带着淡淡的药香,又看到皇家赐匾的拓片,当即就有了合作意向,但还是有些顾虑:“青娘东家,贵庄的布料确实好,只是我听说青州最近不太平,柳家残余势力在捣乱,若是耽误了交货,我那边不好向客户交代。”
青娘早有准备,将三人的应对计划简要告知苏老板:“苏老板放心,我们已经开辟了新的运输路线,和镖局签订了合约,保证按时交货。而且我们联合了青州的商户和官府,柳家残余势力翻不起什么浪。若是真的耽误交货,我们愿意赔偿双倍定金。”
苏老板见青娘态度诚恳、计划周全,终于放下心来,当场签订了一千匹渐变染布料的订单,还约定若是合作顺利,明年就长期订购。
与此同时,沈行舟在码头见到了沂州镖局的总镖头赵虎。赵虎是个爽快人,听说沈行舟遇到麻烦,当即拍胸脯保证:“沈掌柜,你放心,柳家那些残余势力我早就看不顺眼了!我这就派二十个好手,负责你们药材和布料的运输,保证万无一失。至于运费,就按之前的价格算,绝不多要!”
沈行舟大喜过望,连忙道谢,两人当场签订了长期运输合约。随后,沈行舟又和林老板汇合,召集了青州和临县的三十多个商户,在同德商行召开会议。
会上,沈行舟将柳家残余势力的威胁和三人的应对计划告知大家,提议结成商户同盟,互相扶持:“柳家残余势力就是想逐个击破,咱们若是团结起来,他们就没辙了。以后谁遇到麻烦,咱们大家一起帮忙;谁要是被威胁取消订单,咱们一起弥补损失。”
“沈掌柜说得对!”一个被柳家欺压过的布庄老板率先响应,“青娘染布庄帮咱们除去了吴天雄和柳万山,咱们不能忘恩负义,这次一定要鼎力支持!”
其他商户也纷纷附和,当场签下同盟契约,约定共抗威胁。
沂州这边,温景然顺利见到了药农。药农们听说柳家残余势力设卡欺压,都很气愤,当即答应优先供应青娘染布庄的药材。温景然还在药农的指引下,找到了一种当地盛产的“蓝靛草”,发现用它和野菊搭配染色,不仅色泽更鲜亮,还能降低成本。他当即带着工匠们试验配方,很快就成功改良了染料。
然而,麻烦还是来了。沈行舟安排的第一队运药材的镖局队伍,在临县和青州交界的山路被柳家残余势力拦住了。为首的正是柳万山的侄子柳七,他带着十几个壮汉,手持木棍,挡住了镖车的去路。
“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柳七嚣张地喊道,“要么留下药材,要么滚回去,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镖师们早有准备,纷纷亮出兵器:“我们是沂州镖局的人,奉命护送青娘染布庄的货物,识相的赶紧让开!”
双方当即打了起来。镖师们身手矫健,柳七的人虽然人多,却都是些乌合之众,很快就落了下风。就在这时,沈行舟带着几个护院和商户赶来——他担心运输出问题,特意亲自护送。柳七见势不妙,带着手下狼狈逃跑。
沈行舟让人检查镖车,发现药材完好无损,松了口气。他知道柳七不会善罢甘休,立刻写信给青娘和温景然,告知情况,让他们多加防备。
青娘接到信后,立刻去临县府衙求助。临县县令感念青娘等人之前除去劣绅的功劳,当即派了十个捕快,在山路关卡巡逻,保护运输队伍的安全。
温景然则带着改良后的染料配方和新采购的蓝靛草,赶回青州。他一回到染坊,就立刻组织工匠们用新配方染色,果然染出的布料色泽更好,成本也降低了三成。
柳七那边,见拦路不成,又想暗中破坏染坊。他带着几个手下,趁着夜色潜入青州分店的染坊,想要烧毁染料和布料。没想到温景然早有防备,安排了护院和工匠值守。柳七等人刚进染坊,就被团团围住,当场抓获。
沈行舟将柳七交给官府,柳七在审讯中,交代了残余势力的藏身之处和计划。官府根据线索,一举抓获了所有柳家残余势力,彻底清除了隐患。
危机解除后,青娘染布庄的生产和运输恢复了正常。温景然改良的染料配方大大降低了成本,沈行舟开辟的新运输路线安全高效,商户同盟也让染布庄的客户资源更加稳定。月底,给苏老板的一千匹布料按时交货,苏老板收到货后十分满意,立刻又下了两千匹的订单。
这日,青娘、沈行舟和温景然再次坐在分店的后院,看着窗外初晴的雪景,桌上摆着刚收到的苏老板的订单和各地商户的合作意向书,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次能顺利化解危机,全靠咱们三人分工合作,还有商户们的支持,”沈行舟笑着说,“现在咱们的染布庄不仅在青州、临县站稳了脚跟,还打开了京城的市场,以后发展的路子就更广了。”
“是啊,”温景然补充道,“新的染料配方也得到了工匠们的认可,以后咱们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药材资源,调整配方,降低成本,拓展更多周边州县的市场。”
青娘端起桌上的热茶,递给两人:“这只是个开始。咱们三人既是伙伴,也是家人,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咱们同心同德,互相扶持,就没有跨不过的坎。下一步,咱们可以考虑在沂州开设分店,那里药材丰富,运输也方便,正好连接青州和京城。”
两人相视一笑,接过热茶,齐声应道:“好!”
暖炉里的炭火依旧温暖,三人的笑声透过窗户,飘向飘着薄雪的街巷。从最初的三人相识,到如今的并肩作战,他们用信任筑牢同盟,用智慧化解危机,用诚信赢得口碑。青娘知道,染布庄的未来或许还有更多挑战,但只要这道三人同盟的防线稳固,他们的事业定能蒸蒸日上,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