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晨露漫堡添闲意,青云携酒赏晨光
吴家堡的晨雾总带着几分温柔。东头的冶铁厂虽已升起炊烟,却没了往日的急促,汽笛声混着远处修路工人的号子,在晨风中散成淡淡的喧嚣;西坡的制药坊飘来药香,与后院菜园的青菜气息交织,透着安稳的烟火气。叶青云披着件半旧的青布衫,手里捏着个青瓷酒壶,壶中是刚开封的桃山白,酒液清冽,还泛着淡淡的酒香。
他踩着青石板路慢慢走,脚步比往日轻快了许多 —— 前几日处理完虎啸山的收尾事宜,制药坊也顺利投产,连修路工程都进入了平稳阶段,终于能偷得几日闲。指尖摩挲着冰凉的壶身,偶尔仰头抿一口酒,清甜的酒香在舌尖散开,带着几分微醺的暖意。
小白狐跟在他脚边,毛茸茸的尾巴扫过青石板,时不时停下来嗅嗅路边的野花,见叶青云走远了,又蹦蹦跳跳追上来,用脑袋蹭他的裤腿。叶青云低头笑了笑,弯腰将它抱起,让它蜷在臂弯里:“小家伙,今日倒安分,不调皮了?”
小白狐蹭了蹭他的下巴,琥珀色的眼睛盯着酒壶,像是也想尝一口。叶青云失笑,轻轻点了点它的鼻尖:“这酒你可喝不得,免得醉倒了,没人陪我散步。”
走到堡墙下时,正好遇见几个修路工人推着石料经过。工人们见了叶青云,纷纷停下脚步问好:“叶大人早!”
“早。” 叶青云笑着点头,目光落在他们推的石料上,“路修得怎么样了?”
一个年长的工人擦了擦汗,笑着说:“托叶大人的福,从堡子到青运城的路段,再有半个月就能铺完水泥了!到时候走起来更平稳,运石料、运药材都方便!”
叶青云点头:“辛苦你们了,注意休息,别累着。”
工人们应着,推着石料继续往前走。叶青云抱着小白狐,倚在堡墙上,看着远处延伸的新路 —— 黄土与水泥混合的路面在晨光中泛着淡灰,像一条蜿蜒的绸带,连接着吴家堡与外界。指尖又抿了口酒,心中忽然涌起一阵感慨,往日里处理事务的紧绷感渐渐散去,只剩此刻的松弛。
“雄关漫道吴家堡……” 不知怎的,一句诗突然从嘴边流出,叶青云自己都愣了愣,又仰头喝了口酒,目光望向远方的山峦,“今朝英雄改天地……”
酒意渐浓,眼前的景象似乎有些模糊。他想起故乡的小村庄,想起幼时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听父亲讲故事,想起母亲在灶台边煮的小米粥 —— 那是他许久未曾回去的地方,不是不想回,而是肩上的责任太重,吴家堡的百姓、身边的兄弟、未竟的事业,都让他无法轻易转身。
指尖的酒壶晃了晃,几滴酒液洒在青石板上,很快被晨露晕开。小白狐似乎察觉到他的低落,用小舌头轻轻舔他的手腕,带着温热的湿意。叶青云低头摸了摸它的绒毛,轻声道:“还是你陪着我自在。”
二、酒意渐浓思故园,狐影相伴解寂寥
太阳渐渐升高,晨雾散去,阳光透过槐树叶,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叶青云抱着小白狐,沿着后院的小路往回走,酒壶里的桃山白已见了底,脚步也有些虚浮,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
路过菜园时,正好看见母亲在摘青菜。老太太穿着深蓝色的粗布衫,腰间系着围裙,手里拿着个竹篮,见叶青云走来,笑着招手:“儿啊,怎么喝了这么多酒?脸都红了。”
叶青云走上前,把空酒壶递给母亲,声音带着几分含糊:“娘,这桃山白好喝,忍不住多喝了几口。”
母亲接过酒壶,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好喝也不能贪杯,伤身子。快进屋歇会儿,中午还有聚餐呢,别到时候醉得吃不下饭。”
叶青云点点头,却没立刻进屋,而是坐在菜园边的石凳上,看着母亲摘青菜。老太太的动作很熟练,手指在青菜间穿梭,很快就摘了半篮,偶尔还会跟他说几句话:“你爹今早去了养猪场,说要看看那些小猪崽,这几日他高兴得很,逢人就说野猪驯化成功了。”
“嗯,爹厉害。” 叶青云轻声应着,目光却飘向了远方 —— 故乡的菜园也是这样,母亲总在清晨摘菜,父亲则在旁边的田地里劳作,夕阳西下时,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吃饭,日子简单却安稳。可如今,那样的日子却成了奢望。
小白狐从他怀里跳下来,跑到菜园里,对着一棵青菜嗅了嗅,又转头看向叶青云,像是在叫他一起玩。叶青云笑着摇摇头,伸手招呼它过来:“别捣乱,娘还要摘菜呢。”
母亲看着他们的互动,叹了口气:“儿啊,是不是想家了?”
叶青云身子一僵,随即低低 “嗯” 了一声,声音带着几分沙哑:“想小时候的村子,想爹在田埂上扛着锄头的样子,想娘煮的小米粥。”
“傻孩子。” 母亲放下竹篮,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这里也是你的家啊。有娘,有你爹,有娟儿,还有这么多百姓陪着你,咱们把日子过好,比啥都强。等以后安稳了,咱们再回去看看,好不好?”
叶青云抬头看着母亲,眼眶有些发热,用力点头:“好。”
正说着,父亲扛着个锄头从外面回来,身上沾了些泥土,脸上却满是笑容:“老婆子,青云,告诉你们个好消息!养猪场的小猪崽又多了十只,现在存栏量足足两百三十头了!再过几个月,就能再繁殖一批,到时候咱们吴家堡的百姓,天天都能吃上猪肉!”
叶青云看着父亲兴奋的样子,心中的思乡之情淡了些。父亲以前在故乡就是种庄稼的好手,来到吴家堡后,没闲着,主动牵头驯化野猪,从最初捕捉的几头野种,到如今两百多头存栏,中间不知费了多少劲 —— 光是琢磨野猪的饲料,就试验了十几种;为了防止野猪打架受伤,还特意扩建了猪舍;连母猪产崽时,都守在旁边彻夜不眠。
“爹,您辛苦了。” 叶青云站起身,接过父亲手里的锄头,“中午的聚餐,可得好好敬您一杯。”
父亲哈哈一笑:“好!今天咱们爷俩不醉不归!”
小白狐也凑到父亲脚边,摇着尾巴蹭他的裤腿。父亲弯腰摸了摸它的头:“这小家伙也来讨喜?中午给你留块红烧肉!”
三、全堡欢腾迎聚餐,野猪驯化庆里程碑
正午的阳光正好,吴家堡的广场上早已热闹起来。十几口大铁锅支在广场中央,锅底的柴火噼啪作响,锅里的猪肉火锅冒着热气,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在汤里翻滚,飘出浓郁的肉香;旁边的灶台前,几个厨师正忙着炸溜肉段,肉块裹着面糊下锅,金黄酥脆,香气飘出老远;广场四周摆着几十张木桌,每张桌上都放着碗筷、醋瓶、辣酱,还有刚开封的白酒,等着大家入席。
百姓们陆陆续续赶来,有的带着孩子,有的扶着老人,脸上都带着笑容。明卫和暗卫们也换了便装,凑在一起说说笑笑;工匠们从工坊赶来,手上还沾着些许铁屑,却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兴致;连西坡制药坊的孙大夫和柳姑娘也来了,孙大夫手里还拿着个药箱,说是怕有人吃多了闹肚子,特意来备着。
叶青云和家人坐在主桌,父亲被众人围着,听他讲驯化野猪的趣事:“刚开始那几头野猪可凶了,见人就撞,我用玉米喂了半个月,才敢靠近;后来有头母猪产崽,夜里受凉,我守在猪舍里,把自己的棉袄盖在母猪身上,才算保住了小猪崽……”
众人听得哈哈大笑,袁七拍着桌子喊道:“叶伯父真是厉害!咱们以前在山里打野猪,都得小心翼翼,您倒好,把野猪驯得服服帖帖,还能繁殖这么多,真是本事!”
父亲笑着摆手:“都是大家帮忙!王五给我调了木料建猪舍,娟儿给我找了兽医的书,还有百姓们帮着割猪草、拌饲料,没有大家,我一个人可办不成这事。”
耶律娟笑着给叶青云夹了块五花肉:“快吃吧,这肉炖得烂,好吃。” 又给叶青云的母亲夹了块溜肉段,“娘,您尝尝这个,刚炸好的,脆得很。”
叶青云咬了口五花肉,肉质鲜嫩,带着浓郁的酱香,确实比寻常猪肉更有嚼劲。他看向广场上的百姓,每个人都捧着碗,吃得津津有味,孩子们围着灶台跑,手里拿着刚炸好的肉丸子,笑得格外开心。
“现在咱们吴家堡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 叶青云的母亲看着眼前的景象,感慨道,“以前在故乡,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顿肉,现在倒好,不仅能天天吃肉,还能有这么多人一起热闹。”
叶青云点头,心中满是欣慰。从最初的艰难立足,到如今的产业兴旺、百姓安居,这一路的付出都值得。他举起酒杯,站起身,对着众人朗声道:“今日是咱们吴家堡野猪驯化的里程碑,也是咱们日子越过越好的见证!这杯酒,敬我爹,敬所有为吴家堡付出的人,也敬咱们越来越好的日子!干!”
“干!” 众人纷纷举杯,酒杯碰撞的声音清脆响亮,在广场上回荡。袁七喝得最快,放下酒杯就夹了一大块溜肉段,边吃边说:“好吃!比酒楼里的还好吃!以后咱们有了这么多野猪,不仅能自己吃,还能运到青运城、大辽城去卖,又是一笔收入!”
王五也跟着说:“是啊!我已经跟青运城的商家谈好了,等咱们的野猪再繁殖一批,就给他们供货,保证能卖个好价钱!到时候,咱们的百姓不仅能吃饱,还能赚更多的钱,日子更红火!”
孙大夫也笑着说:“猪肉营养好,咱们医院以后可以给病人炖猪肉汤,补身体!还有猪皮,能做药材,猪骨能熬汤,真是全身都是宝!”
广场上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大家边吃边聊,说着吴家堡的未来,说着各自的期盼。有的百姓说想多开垦些荒地,种些玉米、小麦;有的工匠说想改进冶铁技术,造更好的工具;有的明卫说想好好训练,保护好吴家堡 ——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眼里闪着光。
四、酒酣畅谈谋未来,烟火满堡享安靖
夕阳西下时,聚餐渐渐接近尾声。百姓们陆陆续续散去,有的还带着打包的肉菜,说是要给家里的孩子留着;工匠们互相搀扶着,嘴里还哼着小调;孙大夫和柳姑娘收拾好药箱,也准备回制药坊。
叶青云和家人坐在主桌,看着广场上渐渐散去的人群,父亲还在跟几个老人讨论着下一步的养猪计划:“我打算再扩建猪舍,再引进几头不同品种的野猪,改良一下品种,让猪肉更好吃;还要弄个沼气池,用猪粪产沼气,既能照明,又能做饭,省不少柴火……”
叶青云听着父亲的计划,笑着说:“爹,您要是需要木料、工匠,跟王五说,他会全力配合。咱们不仅要把养猪场办好,还要带动百姓一起养,让大家都能靠养猪赚钱。”
父亲点头:“好!我也是这么想的!等这批小猪崽长大,就挑些温顺的,分给百姓们养,我教他们怎么喂、怎么防病,咱们一起把养猪的产业做起来!”
耶律娟看着叶青云微醺的样子,轻声说:“别喝太多了,一会儿我陪你散步消食。”
叶青云笑着点头,又喝了口酒。小白狐蜷在他脚边,已经吃饱了,正眯着眼睛打盹,尾巴偶尔轻轻晃一下。
袁七醉醺醺地走过来,拍着叶青云的肩:“首领,今日这聚餐真是痛快!以后咱们得多办几次,比如路修完了、制药坊出新药了,都值得庆祝!”
叶青云笑着说:“好!以后咱们吴家堡的好事越来越多,庆祝的机会也多着呢!”
袁七又聊了几句,才被手下扶着回去。广场上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几个收拾碗筷的百姓,还有灶台边未熄的炭火,冒着淡淡的青烟。
叶青云站起身,牵着耶律娟的手,慢慢往家走。小白狐醒了,跟在他们身后,蹦蹦跳跳。青石板路上还留着饭菜的香气,远处传来百姓们的笑声,偶尔夹杂着孩子的哭闹声,却透着安稳的烟火气。
“现在的日子,真好。” 耶律娟靠在叶青云肩上,轻声说,“有家人,有兄弟,有百姓,还有咱们一手建立起来的产业,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颠沛流离了。”
叶青云点头,心中的思乡之情已淡去大半。他知道,故乡是心底的牵挂,但吴家堡才是他现在的家,是他需要守护的地方。这里有他爱的人,有信任他的人,有他为之奋斗的事业,这份安稳与温暖,早已胜过了对故乡的思念。
走到家门口时,叶青云回头看了一眼广场的方向,夕阳的余晖将广场染成暖黄色,那十几口大铁锅还摆在那里,像是在诉说着今日的热闹。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满是烟火气与幸福的味道。
“走吧,回家。” 叶青云牵着耶律娟的手,走进院子。小白狐跟着他们,跳进院子里,对着院中的石榴树叫了两声,像是在庆祝这安稳的日子。
夜色渐浓,吴家堡的灯火渐渐亮起,像一颗颗星星,照亮了每个人的心头。叶青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有挑战,但只要身边有这些人陪伴,只要吴家堡的烟火气不散,他们就能一直走下去,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把这份安稳与幸福,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