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铸弹严把控:铁球炮弹助神威
一、精制铸模定根基,尺寸均匀是关键
经武神炮的铁水尚在砂箱中冷却,邱远山已带着工坊的工匠们,转入了炮弹的研制工作。铸炮工坊旁的空地上,新搭建了十座临时棚屋,棚屋内整齐摆放着木材、石英砂与各类工具,这里便是专门的炮弹铸造区。邱远山站在首座棚屋中央,手中捧着一枚拳头大小的木质圆球,神情严肃地对围拢的工匠们说道:“炮弹是经武神炮的‘牙齿’,若牙齿不够锋利、不够结实,再强的炮也发挥不出威力。咱们要造的铁球炮弹,必须做到尺寸均匀、质地坚硬,每一枚都得能顺利从炮口射出,精准命中目标,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说着,他将木质圆球放在铺着白布的长桌上,又取出一把黄铜制成的圆规与直尺,小心翼翼地测量起来:“这枚木球直径三寸,是咱们炮弹的标准尺寸。你们看,从球心到球面的距离,每一处都必须精确到分毫,差一丝一毫,都可能导致炮弹卡在炮膛里,甚至引发炸膛。所以,第一步制作铸造模型,就得做到分毫不差。”
工匠们凑近细看,只见邱远山手中的木球表面光滑如镜,用直尺测量不同方向的直径,数值丝毫不差。负责木工的老匠人马师傅忍不住赞叹:“邱先生,您这手艺真是绝了!这么圆的木球,我这辈子都没见过。”
邱远山笑了笑,解释道:“这不是单靠手艺,而是有诀窍的。先用硬木削出大致球形,再将木球固定在特制的‘磨球架’上,架上缠着细砂纸,通过齿轮带动木球匀速转动,同时调整砂纸的压力,每天打磨两个时辰,连续打磨三天,才能达到这种精度。”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你们接下来制作木模,都要按照这个方法,每一枚木模都要经过三次测量,确保直径误差不超过半毫,表面平整度达到‘光可鉴人’的标准,不合格的木模一律销毁,绝不能流入下一道工序。”
工匠们齐声应下,立刻分头行动。锯木声、刨木声与打磨声很快在棚屋内响起,每个人都神情专注,不敢有丝毫懈怠。邱远山穿梭在工匠之间,时不时停下查看木模的制作情况,发现有工匠打磨时力度不均,便亲自上手示范;看到木模直径稍有偏差,便当场标记,要求重新制作。他深知,铸造模型是炮弹质量的根基,只有根基扎得稳,后续的铁球炮弹才能符合要求。
三天后,首批五十枚木质模型全部制作完成。邱远山将这些木模挨个放在特制的 “量球仪” 上 —— 这是他连夜设计的工具,由一个半圆形的黄铜槽与刻度盘组成,木模放入槽中,若能与槽壁完全贴合,且刻度盘显示直径一致,便是合格产品。经过检验,五十枚木模全部合格,没有一枚出现偏差。邱远山这才松了口气,对工匠们说道:“好!木模合格了,接下来就是制作砂型,这一步同样关键,要保证砂型内壁光滑,与木模完美贴合,才能铸出表面平整的铁球。”
二、熔铁铸球严检验,质地坚硬保发射
制作砂型时,邱远山选用了颗粒更细腻的石英砂,并在砂中加入了少量的黏土与水,反复揉捏均匀,确保砂型既有足够的强度,又能轻松脱模。工匠们将合格的木模放入砂箱中央,再用调配好的石英砂缓慢填充,边填充边用木槌轻轻敲打,使砂粒紧密贴合木模,不留任何空隙。待砂箱填满后,还要静置一天,让砂型充分干燥定型。
砂型制作完成后,便进入了最关键的熔铁铸球环节。工坊内的两座小型炼铁炉早已点燃,炉内的精铁在高温下逐渐融化,变成通红的铁水。邱远山亲自掌控火候,每隔半个时辰便用特制的铁勺舀出少量铁水,观察铁水的颜色 —— 只有当铁水呈现出 “亮白色” 时,才达到了铸造炮弹的最佳温度。
“准备浇筑!” 邱远山一声令下,工匠们立刻行动起来。两人一组,小心翼翼地将砂箱抬至炼铁炉旁,另一人则手持铁勺,将通红的铁水缓缓倒入砂型的浇筑口。铁水流入砂型的瞬间,发出 “滋滋” 的声响,白色的烟雾升腾而起,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铁腥味。邱远山站在一旁,紧盯着浇筑过程,时不时提醒工匠:“慢点倒,别洒出来!浇筑口要灌满,不能留空隙!”
首批五十枚铁球炮弹的浇筑工作持续了一个时辰,待所有砂箱都浇筑完成后,邱远山又让人在砂箱表面覆盖上一层保温棉,让铁水在砂型内缓慢冷却,避免因冷却过快导致铁球内部出现气孔或裂纹。
三天后,砂箱内的铁水已完全冷却。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打开砂箱,取出里面的铁球炮弹。刚取出的铁球表面还附着一层薄薄的砂粒,邱远山让人用钢丝刷将砂粒清理干净,露出了铁球乌黑发亮的表面。他拿起一枚铁球,放在手中掂量,又用 “量球仪” 测量直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不错,直径精准,表面光滑,初步看来合格。但还没完,咱们还得做质量检验,确保每一枚铁球都质地坚硬,能承受住炮膛内的冲击力。”
质量检验分为两步:第一步是 “敲击检验”,邱远山让工匠们用小铁锤轻轻敲击铁球表面,若发出 “清脆悦耳” 的声响,说明铁球内部结构紧密,没有气孔;若发出 “沉闷浑浊” 的声响,则说明铁球内部有缺陷,必须报废。第二步是 “硬度检验”,他让人将铁球放在特制的 “硬度机” 下,通过施加压力来测试铁球的硬度 —— 只有当铁球表面能承受住三百斤的压力而不产生凹陷时,才算合格。
经过检验,首批五十枚铁球炮弹中,有四枚因内部气孔被判定为报废,其余四十六枚全部合格。邱远山将报废的铁球放在一旁,对工匠们说道:“大家看到了,哪怕只有一枚不合格,也要坚决报废。炮弹在炮膛内发射时,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若内部有缺陷,很可能在发射过程中碎裂,不仅无法命中目标,还可能损坏炮身。所以,后续的铸造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流程来,每一枚炮弹都要经过敲击与硬度双重检验,绝不能让不合格的炮弹流入库房。”
工匠们纷纷点头,心中对 “严谨” 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按照邱远山制定的流程,日夜不停地铸造炮弹,从木模制作到砂型定型,再到熔铁浇筑与质量检验,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邱远山则始终坚守在工坊内,无论是深夜的火候把控,还是白天的质量检验,他都亲力亲为,确保每一枚炮弹都符合要求。
三、规范装填严操作,火药配比定威力
铁球炮弹铸造完成后,便进入了最后的装填火药环节。这是一项极具危险性的工作,邱远山特意将装填区设在了远离工坊与仓库的空旷地带,周围严禁烟火,地面上铺着厚厚的防火毯,工匠们也都换上了纯棉的衣物,避免产生静电。
装填火药前,邱远山先对工匠们进行了严格的培训:“火药的配比与装填量,直接关系到炮弹的射程与威力,多一分则可能炸膛,少一分则射程不够。咱们用的火药是老唐特制的‘颗粒火药’,每一枚三寸直径的铁球,装填火药量必须精确到‘一两八钱’,绝不能多也不能少。”
说着,他取出一杆特制的铜秤与一个小铜勺,亲自示范装填过程:“先用铜勺舀出火药,放在铜秤上称重,达到一两八钱后,再将火药缓缓倒入铁球顶部的小孔中。装填时要轻缓,不能用力挤压火药,以免引发爆炸。装填完成后,用特制的木塞将小孔堵住,再用蜡密封,防止火药受潮。”
工匠们看得认真,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轮到他们实操时,邱远山站在一旁,逐个指导:“小王,火药量多了,倒出一点,再称一遍!”“老李,装填时慢一点,别把火药洒出来!”“木塞要塞紧,但不能太用力,以免损坏铁球!”
在邱远山的严格指导下,工匠们逐渐掌握了装填火药的技巧,动作越来越熟练,也越来越规范。每一枚装填好火药的铁球炮弹,都会被贴上标签,注明铸造日期与检验人员的姓名,然后整齐地摆放在特制的木箱中,运往吴家堡的武器仓库妥善保管。
半个月后,当经武神炮的砂箱被打开,二十门乌黑发亮的大炮呈现在众人面前时,库房内也已储存了两千枚合格的铁球炮弹。邱远山看着自己亲手研制的大炮与炮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走到一门经武神炮旁,抚摸着炮身上 “经武神炮” 四个大字,又拿起一枚装填好火药的铁球炮弹,对前来查看的叶青云说道:“叶首领,您放心,这二十门大炮与两千枚炮弹,每一件都经过了严格检验,只要炮手操作得当,定能发挥出最大威力,守护好吴家堡!”
叶青云接过铁球炮弹,感受着手中沉甸甸的重量,又看了看库房内整齐排列的炮弹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邱先生,辛苦你了。有了这些经武神炮与炮弹,咱们应对肖亲王与影杀阁的底气,又足了几分。”
春风拂过武器仓库的窗户,带来了外面的生机与活力。邱远山看着叶青云坚定的眼神,心中也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这些凝聚着心血的大炮与炮弹,将成为吴家堡最坚固的屏障,在即将到来的危机中,绽放出属于它们的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