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明泽医院的护士站刚结束晨间交班,护士长陈岚就拿着一份烫金红封皮的病历,站在走廊里轻轻叹气。肝胆胰外科专科副院长董明、妇科专科副院长刘敏恰好路过,两人瞥见病历封皮上的“特急”标识,董明率先开口:“这是又有棘手的病例?看你这表情,怕是不好办。”
陈岚点点头,翻开病历首页,指尖停在“腹膜后恶性肿瘤伴多器官侵犯”的诊断上:“刚接医务处通知,患者家属点名要沈院长主刀,说跑了三家顶级医院,都因为手术风险太高不敢接。更难的是,全球目前就1例类似手术的公开报道,连参考方案都少得可怜。”刘敏凑近看了眼影像资料,眉头皱起:“肿瘤侵犯了胰腺、胆管还有部分肠道,得联合多科室手术,除了咱们俩,估计还得请胃肠外科的张副院长一起上,才能搭好这个手术班子。”
陈岚把病历锁进专用柜子,顺手贴了张黄色便签,上面写着“需协调肝胆胰、妇科、胃肠外科联合手术,术后监护需外院专科护士支援”,转身对两人说:“医务处已经跟三位副院长打过招呼,让你们先熟悉病例,明天上午跟院长一起碰初步方案。”
全链条助手的隐秘筹备
七点整,行政助手林薇刚到指挥中心,就收到医务处转发的“特殊手术筹备需求”。她没在公共调度群里声张,而是单独联系了另外四位助手,拉了个名为“特殊病例保障”的加密群:“沈院长可能要主刀一台高难度联合手术,全球仅1例参考,从现在起,咱们的保障要往‘超常规’标准靠。”
电力中心助手程昱看到消息,立刻调出肝胆胰外科手术间的电力参数:“那间手术间平时做whipple手术没问题,但联合手术要多接超声刀、腹腔镜、术中影像设备,得按‘基础负荷+50%冗余’的标准重新测算。我现在就带团队去检查配电线路,把备用电源的切换时间再调快些,确保术中零波动。”
网络中心助手江晓紧随其后:“我会为手术开通‘三网隔离’的专属通道,主通道用诊疗核心网,备用通道走5G专网,再留一条卫星链路应急。全球那例参考手术的影像资料,我已经在联系国外数据库,争取今天下午能拿到高清版本,同步给手术团队。”
资金助手周明也很快响应:“这类手术的特殊器械和耗材,比如防粘连膜、定制吻合器,可能需要紧急采购。我已经跟三家供应商打过招呼,让他们备好现货,只要手术方案确定,24小时内就能送到医院,资金方面走‘特殊诊疗应急通道’,不用等常规审批。”
后勤助手赵磊则在群里发了份“术前物资清单”:“手术预计要8-10小时,我会提前在手术间外准备‘能量补给站’,给医生准备高糖饮品和易消化的餐食;术后监护病房也会按‘多器官术后’标准布置,呼吸机、监护仪都选最稳定的型号,耗材备足3倍用量,避免中途补货。”
林薇看着群里的消息,逐一确认后回复:“所有筹备都按‘隐秘推进’的原则来,暂时不要在科室里扩散,等明天跟院长确定方案后,再正式启动全流程保障。另外,术后监护需要外院护士,我已经让人事科筛选简历,优先找有复杂术后护理经验的人选。”
餐厅里的侧面伏笔
中午十二点,医院餐厅的后厨里,厨师长老周正跟采购部的王哥对账,王哥突然接到林薇的电话,挂了之后脸色严肃:“下周要提前备些特殊营养餐,高蛋白、低脂、易消化,还要能定制剂量,是给一台大手术的患者准备的,而且——”他压低声音,“是沈院长要亲自主刀的,家属特意提了,说就信院长那5000台高难度手术的经验。”
老周手里的锅铲顿了下:“又是院长主刀?上次那台主动脉夹层手术,他从早上八点站到下午六点,中间就喝了两口粥。这次手术难度更高,咱们的营养餐得更精细,我让人查下全球那例参考手术的术后饮食方案,照着调整,再准备几套备选菜单,万一患者有过敏或者不耐受的情况,能随时换。”
王哥点点头,在采购清单上添了“进口蛋白粉”“低敏食材”“定制餐盒”等项:“我下午就去对接供应商,确保食材新鲜,而且要单独存放,避免跟普通食材交叉污染。对了,手术团队的工作餐也得升级,按院长的习惯,准备些能快速补充体力的,比如牛肉三明治、能量棒,让他们抽空能垫垫肚子。”
邻桌的儿科护士小李无意间听到两人的对话,凑过来问:“王哥,又有大手术啊?沈院长最近是不是特别忙,上次去行政楼送材料,看到他办公室灯亮到半夜。”王哥笑了笑,没多说细节,只含糊道:“医院的常规手术而已,不过院长对每台手术都上心,咱们做好后勤就行。”小李点点头,没再追问,转身端着餐盘去了护士专区,心里却默默记下——最近要多留意手术间的动静,说不定又能学到些急救经验。
傍晚的初步碰头
十七点,沈知行院长刚结束一台门诊,就被董明、刘敏和胃肠外科专科副院长张涛堵在了办公室。张涛手里拿着打印好的病例资料,开门见山:“我们三个下午把病例过了一遍,肿瘤的侵犯范围比想象中广,要同时处理胰腺、胆管和肠道,术中出血风险极高。全球那例参考手术,术后出现了胰瘘和肠粘连,咱们得提前想好应对方案。”
沈知行翻开资料,手指在影像图上划出手术切口的大致范围:“联合手术的关键是‘各司其职又无缝衔接’,董明负责胰腺和胆管的分离,刘敏处理妇科相关的粘连组织,张涛最后做肠道重建,我来统筹全局,把控关键步骤。明天上午九点,咱们在小会议室开专题会,把手术步骤拆成32个节点,每个节点都定好责任人。”
他抬头看向三人:“你们回去后,先跟各自科室的核心团队通个气,挑最有经验的医生当助手,别搞太大动静,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另外,让护士站准备好术中需要的特殊器械清单,明天跟全链条助手们一起确认,确保万无一失。”
三人点头应下,刚走到门口,沈知行又补充了一句:“全球那例参考手术的术后监护资料,江晓应该下午能拿到,到时候同步给你们,重点看看他们是怎么处理并发症的,咱们得比他们做得更细。”
十七点半,指挥中心的巨幕上,“今日接诊量”最终定格在5.52万人次,330个科室的日常诊疗数据平稳滚动。林薇看着群里程昱发来的“电力线路检查完成”、江晓发来的“参考资料获取进度”,悄悄在“特殊手术筹备表”上勾选了“初步对接”一项,心里清楚——一场硬仗,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