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天幕和星河帷幕的成功,让联盟在防御和信息战上取得了优势。然而,当联盟开始主动进攻九幽魔尊的重要据点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境。
“第七次进攻失败了。”军事会议上,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诸葛明指着沙盘上标记着血红叉号的山谷,“黑风谷据点,我们已经损失了三百余名修士,连第一道防线都没突破。”
沙盘投影出黑风谷的立体影像——那是一个被黑色雾气笼罩的峡谷,谷口狭窄,两侧峭壁陡立。更可怕的是,整座山谷似乎被一种诡异力场笼罩,普通法术进入后威力大减,飞剑也会失去准头。
“是‘蚀灵魔域’。”月无心面色凝重,“古籍记载,这是上古魔道阵法,能侵蚀灵力,扭曲神识。我们的攻击进入后,十成威力剩不下三成。”
几位刚从战场撤下的将领心有余悸:“我们的飞剑射进去就像陷入泥潭,速度大减,还常常打偏。而他们的反击却不受影响!”
赵亮凝视着黑风谷的投影,忽然问道:“这种魔域对星辰之力可有影响?”
月无心怔了一下,思索片刻:“星辰之力源自天外,性质特殊,或许受影响较小。但如何将星辰之力用于攻击?”
帐内沉默。星辰之力的防御和应用已有成果,但用于直接攻击却是个全新课题。
“飞剑。”赵亮眼中闪过光芒,“如果我们用星辰之力加持飞剑呢?”
这个想法让众人一愣。天剑宗长老迟疑道:“飞剑炼制讲究五行平衡,贸然注入星力,恐怕...”
“不是注入,是附着。”赵亮已在空中勾勒出构思,“就像给飞剑镀上一层星力外衣,不影响内部结构,只增强穿透力和速度。”
理论可行,但实践难度极大。星辰之力狂暴难控,稍有不慎就会损坏飞剑本身。
接下来的五天,研发团队进行了上百次试验,炸毁了数十把试验飞剑,终于找到了稳定附着星力的方法。
关键突破来自赵亮的一个灵感:他设计了一套“星力聚焦阵列”,先将星辰之力驯化收敛,再通过特殊接口附着到飞剑表面,形成一层薄而坚韧的星力镀层。
第一把“星纹飞剑”炼制成功时,整个试验场都屏住了呼吸。那把飞剑通体流转着银色光晕,剑身上自然形成了玄奥的星轨纹路。
测试结果令人震惊:星纹飞剑的速度是普通飞剑的三倍,穿透力增强五倍,更神奇的是,它对灵力干扰类阵法有极强抗性。
“成功了!”众人欢呼。
但赵亮摇头:“一把飞剑改变不了战局。我们需要的是...流星雨。”
规模化生产立刻提上日程。赵亮改进了生产工艺,设计出能同时为十二把飞剑加持星力的“星镀工坊”。同时,他对飞剑本身也进行了优化,采用新型合金提高承压能力。
十天后,第一支“星剑小队”组建完成,配备了一千二百把星纹飞剑。
黑风谷外,联盟军队再次集结。这次,队伍前方多了三十六座奇特的发射平台——每座平台上都整整齐齐排列着数十把闪烁着星光的飞剑。
九幽魔尊的守军显然发现了联盟的动向,谷口黑雾翻腾得更加汹涌,隐约可见魔修身影在其中穿梭。
“故弄玄虚。”天剑宗长老冷哼一声,“看这次他们还能嚣张几时!”
辰时三刻,总攻开始。第一批三百把星纹飞剑从发射平台腾空而起,拖着璀璨的星尾射向黑风谷。
奇观出现了——飞剑进入黑雾后,速度几乎不减,剑身上的星辉与黑雾接触时发出“滋滋”声响,黑雾竟被星辉驱散!
谷中传来惊怒的吼声,显然守军没料到这个变化。
“有效果!”前线观测员激动报告,“第一道防线已被突破!”
更多星纹飞剑升空,如流星雨般倾泻而下。从远处看,黑风谷上空仿佛下起了一场美丽的流星雨,每颗“流星”落下,都带来一声爆炸或惨叫。
但就在联盟以为胜券在握时,异变突生——谷中升起一道血色光柱,所有星纹飞剑接近光柱时突然失去控制,纷纷坠地!
“是噬星魔阵!”月无心失色,“他们竟然能专门针对星辰之力!”
试验表明,噬星魔阵能产生特殊的频率振动,与星力镀层共振,导致镀层崩解。失去星力保护的飞剑很快被蚀灵魔域侵蚀,变成废铁。
首战告捷的喜悦被当头浇灭。研发团队连夜研究对策,发现要对抗噬星魔阵,必须让星力镀层的振动频率不断变化,让敌人无法锁定。
这带来了巨大技术难题:如何让成千上万把飞剑的星力镀层保持同步且无规律的变化?
赵亮提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解决方案:“为什么不每把飞剑单独控制?我们可以给每把飞剑植入微型‘星璇芯片’,让它自主调整频率。”
“但这需要每把飞剑都有‘脑子’啊!”炼器大师觉得这想法太疯狂。
“那就给它们装上‘脑子’。”赵亮微笑,“用分组网络控制,每十二把飞剑组成一个智能单元,共享计算资源。”
又是七天不眠不休的攻关,第二代星纹飞剑诞生了。这批飞剑剑柄处多了一小块晶石,里面刻满了微缩阵法,能让飞剑在飞行中自主调整星力频率。
第二次进攻开始。当噬星魔阵再次启动时,星纹飞剑群的频率开始无规律变化,血色光柱剧烈闪烁,明显无法有效干扰。
谷中守军开始慌乱,联盟部队趁机突破到第二道防线。
但九幽魔尊的抵抗比想象更加顽强。当联盟部队深入谷中时,发现这里地形复杂,到处是天然洞穴和人工暗道,敌军化整为零,展开了残酷的巷战。
星纹飞剑在开阔地带威力巨大,但在复杂环境中难以发挥——它们速度太快,转弯不够灵活,常常错过隐藏在死角中的敌人。
“需要更灵活的飞剑。”前线反馈回来,“最好能自主索敌,智能调整轨迹。”
赵亮的解决方案再次超越众人想象:他设计了一套“星链战术系统”——让飞剑之间能通过星力共振相互通讯,组成智能网络。每把飞剑既是武器也是传感器,共享战场信息。
同时,他改进了飞剑设计,增加辅助转向的微调喷口,让飞剑在高速中也能灵活转弯。
第三代星纹飞剑配备了“星链系统”,真正实现了智能化。测试中,十二把飞剑能自主协同,清剿模拟巷战环境中的所有目标。
最终决战来临。数千把智能星纹飞剑如群蜂般涌入黑风谷,它们时而分散清剿各个洞穴,时而汇聚冲击重点目标,时而组成屏障阻挡敌军突围。
最震撼的一幕发生在谷底——当九幽魔尊的守将启动自毁法阵试图同归于尽时,上百把星纹飞剑突然组成一个奇特阵型,引动北斗七星之力,一道粗大的星力光柱从天而降,精准贯穿法阵核心,在其爆发前将其彻底湮灭。
“星陨击...”月无心望着这一幕喃喃自语,“这是失传的上古星耀宗绝学,他居然...自己悟出来了...”
黑风谷战役大获全胜。此战之后,星纹飞剑正式命名为“流星剑”,成为联盟标准装备。赵亮特意编写了《流星剑操作手册》,详细记载了各种战术战法。
庆功宴上,众将士举杯欢庆,唯独赵亮缺席。此刻他正站在观星台上,面前悬浮着那把最早试验成功的星纹飞剑。
飞剑表面的星辉比以往更加明亮,剑身纹路似乎在与真实星辰共鸣闪烁。
“不仅仅是镀层...”赵亮轻抚剑身,感受着其中流动的力量,“星辰之力正在改变剑的本质。”
他有一个更大胆的猜想:如果持续用星辰之力温养,这些飞剑会不会产生灵性,甚至...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生命”?
这个想法让他既兴奋又不安。科技与修真的融合正在走向无人涉足的领域,每一次突破都可能是福音,也可能是灾难。
夜空深处,群星闪烁,仿佛在回应他的思考。赵亮不知道的是,他开发流星剑阵的动静,已经引起了某些星空存在的注意。在那片人类无法理解的深邃中,有目光投向了这个正在蹒跚学步的文明。
而在他手中的流星剑上,一丝极微弱的意识正在星辰之力的滋养下,悄然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