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商会深处,一座名为“灵枢阁”的殿宇首次向新入门的十五名弟子敞开。
此处与璇玑殿的宏大科技感不同,更显精密与私密。四周墙壁是柔和的光幕,地上铺设着能宁心静气的温灵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能促进思维活跃的醒神香雾。大殿中央并非控制台,而是十五个彼此独立、由柔和光罩隔开的静修位,每个位置上都连接着数条纤细的灵能导管,通往地下深处庞大的计算法阵核心。
赵亮站在众人面前,姜雨彤和樊晴立于两侧,三人神色皆肃然。
“既入我门,当知我脉宗旨。”赵亮开口,声音平和却自带威严,“科技修真,非是摒弃传统,而是以科学思维解构大道,以技术手段辅助修行,以求更高效、更精准、更安全地探寻天地至理。故,你们的修行之路,将与外界迥异。”
他抬手一挥,十五枚流光溢彩的崭新玉符飞向众弟子,精准地悬浮于每人面前。这玉符比之前那枚更加复杂,表面流动的数据光丝如同活物。
“此为‘灵犀玉符’二代,你们修行路上的核心辅助工具。滴血认主,心神相连。”
弟子们依言而行,玉符融入眉心刹那,海量信息如涓涓细流涌入意识,却又丝毫不觉胀痛,反而有种前所未有的明晰感。玉符内部呈现出一个极其简洁却功能强大的界面:个人状态、修炼规划、知识库、任务清单、通讯链接等等模块清晰可见。
“灵犀玉符已初步扫描你们的体质、灵根、神识强度、经脉宽度、气血运行速率等三百六十项基础数据。”赵亮解释道,“现在,它将为你们每个人生成一份初步的‘修炼潜能评估报告’与‘个性化发展建议书’。”
话音刚落,每个弟子都在自己的“灵犀”界面看到了独属于自己的详细报告。
白晓的报告突出显示:“灵气感知度:极优(99.7%);灵根纯度:上佳(水灵根92%);体质:纤灵体(与高感知匹配);推荐主修方向:精密灵气操控、能量场构建、超感预警;预警:经脉承载力偏弱,需循序渐进强化。”
金多多的报告则偏向另一面:“逻辑推演能力:极优(98.5%);算力潜能:超常;灵根兼容性:良(土灵根78%,但兼容算法可弥补);推荐主修方向:大型法阵计算核心维护、功法优化推演、灵力模型构建;预警:实战反应稍慢,需加强瞬时决策训练。”
墨辰的报告最为特殊:“创造力指数:极优(99.9%);动手实践能力:超常;资源利用效率:极高;灵根资质:中(五行驳杂,均45%-55%);推荐主修方向:法器创新与改造、应急装置研发、低成本高效解决方案;预警:理论基础薄弱,需系统性补强。”
其他弟子也看着自己的报告,或喜或忧,或恍然大悟。这种将自身状态完全数据化、清晰化的方式,他们闻所未闻,只觉得既新奇又震撼。
“报告仅为参考,是起点,非定论。”赵亮的声音将众人从震惊中拉回,“现在,基于此报告,以及昨日考核中你们展现的特质,我将为你们制定第一阶段(三个月)的个性化修炼方案。”
他走向第一个弟子。
“张远,你的报告显示金灵根突出,骨骼强度佳,但灵力控制精细度不足。传统剑修之路适合你,但需改进。你的‘主修功法’暂定为《分光掠影剑诀》,此诀重速度与爆发,但‘辅修课程’需加入《灵力微操基础》与《流体力学初解》,理解阻力与灵能流转的关系,以弥补控制不足。实践课,去‘千击傀儡室’,目标不是击倒,而是每一剑都能在傀儡指定位置留下深浅一致的剑痕。”
张远目光一凛,躬身道:“谢师尊!弟子明白!”
赵亮依次走下去,精准地点出每个人的优劣势,并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修炼组合。
轮到金多多时,赵亮给出的方案是:“你的主修功法不是战斗类,而是《天衍算经》基础篇,锻炼你的计算推演能力至极致。辅修《基础阵法原理》(现代解析版)、《灵能逻辑学》。实践课,去‘幻阵解析室’,你的任务不是破阵,而是计算并模拟出维持幻阵运转的最低能耗模型,误差率需低于0.5%。”
金多多小眼睛放光,这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兴奋地连连点头。
对于白晓,赵亮的要求更为奇特:“白晓,你不缺感知,缺的是将感知转化为绝对控制力。主修《涟漪心经》,放大并精细化你的感知。辅修《能量场测绘学》、《灵波干涉理论》。实践课,去‘无序灵流室’,蒙住双眼,仅凭感知,用灵力丝线在狂暴的灵流中编织出一个稳定的、符合图纸要求的灵络结构。”
白晓深吸一口气,感觉挑战巨大,却正合己意,郑重应下。
最后是墨辰。赵亮看着他,眼中带着一丝特别的期待:“墨辰,你的优势在于跳出框架思考。主修功法对你而言非首要,你的核心课程是《炼器材料学(拓展版)》、《基础物理学》、《能量转换原理》。我会给你开放低级材料库的部分权限。你的实践任务:每月提交三件‘有用’的小发明或改造,材料成本限十块下品灵石以内,需附设计思路与能量效率报告。同时,你必须完成《修真基础理论》的线上课程并通过考核,夯实基础。”
墨辰愣住了,随即涌起巨大的激动和感动。师尊没有因为他资质普通而轻视,反而给了他最渴望的自由度和资源!“弟子…弟子一定做出成绩!绝不辜负师尊!”他声音都有些哽咽。
为所有弟子安排完毕,赵亮回到前方。
“今后,你们的修行将大致分为三部分:其一,线上理论学习,通过灵犀玉符接入‘天机云库’,自主修习指定课程,有疑问可随时留言或预约答疑;其二,线下实践操作,在指定的特殊修炼场所完成我布置的任务,灵犀玉符会记录数据并评估;其三,定期小组研讨与一对一指导,相互启发,查漏补缺。”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记住,数据只是工具,报告只是地图,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你们的毅力、智慧以及是否敢于突破报告给出的‘极限’。我会关注你们每个人的进程,每七日会根据灵犀玉符反馈的数据和你们的实践报告,动态调整你们的修炼计划。”
这种高度个性化、数据化、且充满现代教育理念的修炼方式,让十五名弟子彻底大开眼界。他们不再是被塞给一本功法自行摸索,而是有一条清晰、量身定制、且有实时反馈和调整的路径!
“现在,各自通过灵犀玉符确认你们的修炼计划,熟悉线上云库界面。一个时辰后,自行前往你们的第一个实践场所开始修炼。解散。”
弟子们压抑着兴奋,纷纷盘膝坐下,心神沉入灵犀玉符,开始探索这全新的修行世界。
赵亮对姜雨彤和樊晴微微点头:“初步框架已搭好。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挑战。”
姜雨彤看着迅速进入状态的弟子们,笑道:“你这套方法,若是传出去,怕是整个修真界的师徒传承都要被颠覆了。”
樊晴则更关注细节:“动态调整需要耗费极大心力,尤其是十五人份的数据监控与分析。”
赵亮目光扫过那些光幕上已经开始跳动的实时数据流,嘴角微扬:“无妨,这才是‘科技修真’的优势。我们不是取代师父,而是让师父能更精准地‘赋能’。“
他看向最为特殊的墨辰,那孩子正抓耳挠腮地看着《基础物理学》的目录,眼神里充满了好奇与困惑。
“璞玉需细琢,而最好的雕琢,是为每一块玉找到最适合它的刻刀。我很期待,三个月后,他们会给我怎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