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九年二月初十,辽东大地冰雪初融,锦州城外的官道上已褪去深冬的酷寒,露出斑驳的冻土。晨曦穿透薄雾,洒在绵延数里的玄色军阵之上,甲胄与兵器折射出冷冽的光芒,与远处尚未消融的积雪交相辉映,透着一股肃杀之气。此时的锦州城,已从蒙古骑兵劫掠的创伤中逐渐复苏,城墙之上“中华军”的大旗迎风猎猎,城下校场之内,十五万东路军将士早已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林瀚一身玄色鎏金铠甲,腰悬鲨鱼皮鞘长刀,骑在一匹神骏的乌骓战马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麾下大军。作为征蒙大将军,他亲自统领东路军,目标直指盘踞在科尔沁草原的科尔沁部。此前西路军在韩毅率领下攻克归化城、剿灭察哈尔部主力的捷报已传至锦州,这让东路军将士士气愈发高涨,个个摩拳擦掌,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为辽东百姓报仇雪恨。
“将士们!”林瀚的声音透过铜制喇叭传遍校场,沉稳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西路军已破归化,诛额哲,察哈尔部灰飞烟灭!这是我中华军的荣耀,更是对那些侵扰我边境、残害我百姓的蒙古鞑子的有力震慑!”
话音刚落,校场上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将士们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高声呐喊,声震云霄。林瀚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继续说道:“但漠南草原尚未平定,科尔沁部首领奥巴,勾结察哈尔部,纵容骑兵劫掠我辽东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此等贼寇,若不铲除,北疆永无宁日,百姓永无安宁!今日,我等率东路军出征,便是要踏平科尔沁草原,生擒奥巴,还漠南一片净土,还辽东百姓一个太平!”
“踏平科尔沁!生擒奥巴!”将士们齐声高呼,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这些将士中,有不少人来自辽东边境,亲人在蒙古骑兵的劫掠中丧生,对科尔沁部恨之入骨。此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跟随林瀚将军,奔赴战场,用手中的刀枪,为死去的亲人报仇。
林瀚深知,科尔沁部与察哈尔部同为漠南强部,虽兵力稍逊于察哈尔部,仅有两万精锐骑兵,但科尔沁骑兵常年在草原上驰骋,骑术精湛,作战勇猛,尤其擅长野战奔袭,机动性极强。更重要的是,科尔沁部与满清素有勾结,积累了不少与中原军队作战的经验,绝非易与之辈。
为确保战事顺利,林瀚早已做足了准备。他深知蒙古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性和冲击力,而中华军的优势则是精良的火器装备。因此,在出征之前,他特意下令,东路军携带大量的后膛炮与机枪,这些在灭清之战中大放异彩的武器,将成为克制蒙古骑兵的利器。此外,他还从东路军中挑选出五万精锐骑兵,由经验丰富的将领赵峰率领,作为先锋部队,先行出发,试探科尔沁军的虚实,为大军主力开路。
“赵峰!”林瀚高声喊道。
“末将在!”一员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将领策马出列,单膝跪地,高声应道。
“命你率领五万骑兵为先锋,即刻出发,向科尔沁草原挺进!沿途务必谨慎行事,探清科尔沁军的布防情况与动向,遇敌不可恋战,只需试探其虚实,及时回报!”林瀚沉声道,眼中透着一丝凝重。
“末将遵令!定不负将军所托!”赵峰高声应和,随后起身,翻身上马,拔出腰间的长刀,对着身后的五万骑兵高声下令:“先锋部队,即刻出发!目标科尔沁草原!”
“出发!”五万骑兵齐声呐喊,声音震彻天地。随后,他们如同一股奔腾的洪流,朝着锦州城外的草原疾驰而去。马蹄踏过冻土,扬起漫天尘土,玄色的骑兵阵列在晨曦中绵延数里,气势如虹。
先锋部队出发后,林瀚下令大军主力拔营起程。东路军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步兵、骑兵、火器营、后勤部队依次排列,井然有序。火器营的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推着一门门后膛炮,这些火炮炮身厚重,炮口黝黑,透着一股令人胆寒的威力;机枪手们则将沉重的机枪架在特制的车架上,时刻准备着应对突发情况。后勤部队推着满载粮草、弹药与药品的车辆,紧随大军之后,确保补给线畅通无阻。
锦州城内的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自发地为东路军送行。他们有的端着热气腾腾的米粥,有的提着装满干粮的布袋,还有的拿着亲手缝制的护膝与鞋垫,递到将士们手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林瀚面前,含泪说道:“林将军,我儿在辽阳集市被蒙古鞑子杀害,孙儿也被掳走,至今下落不明。求将军一定要为我儿报仇,救救我的孙儿!”
林瀚翻身下马,扶住老人,郑重地说道:“老丈放心,我林瀚在此立誓,必率东路军将士,踏平科尔沁,生擒奥巴,解救被掳的百姓,为所有死难的同胞报仇雪恨!待战事平定,我定会派人帮你寻找孙儿的下落。”
老人闻言,老泪纵横,对着林瀚连连作揖,口中不停念叨着:“多谢将军!多谢将军!”
在百姓们的目送与期盼中,林瀚率领东路军主力缓缓驶出锦州城,踏上了前往科尔沁草原的征程。大军行进在广袤的辽东平原上,沿途可以看到不少正在重建的村庄与垦荒的流民。他们看到中华军大军过境,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对着大军挥手致意,眼中满是感激与期盼。林瀚知道,这些百姓之所以能重新过上安稳的生活,是无数中华军将士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他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彻底平定漠南草原,让百姓们永远摆脱战乱的困扰。
东路军一路向西挺进,沿途地势逐渐从平原过渡到草原。此时的草原尚未完全复苏,枯黄的草叶下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积雪,寒风呼啸而过,带着草原特有的苍凉与凛冽。先锋部队的探马不断传回消息,告知前方路况与科尔沁部的动向。
数日之后,东路军主力抵达科尔沁草原边缘,与先锋部队会合。赵峰策马来到林瀚面前,翻身下马,躬身禀报:“将军,末将率先锋部队深入科尔沁草原百里,探得科尔沁部主力驻守在草原腹地的哈拉和林城,首领奥巴已得知我军出征的消息,正在集结兵力,准备应战。此外,末将还发现,科尔沁军在草原各处设置了不少哨所与巡逻小队,警惕性极高。”
“哦?奥巴倒是有些警觉性。”林瀚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说道,“看来他是吸取了察哈尔部的教训,不敢轻易出城迎战。赵峰,你率先锋部队与科尔沁军的巡逻小队有过接触吗?”
“回将军,末将曾令一支骑兵小队与科尔沁军的巡逻小队交手,对方约有百人,骑术精湛,作战勇猛,但在我军的冲击下,很快便溃败而逃。从交手情况来看,科尔沁骑兵的战斗力确实不弱,但与我军骑兵相比,仍有差距。”赵峰如实禀报。
林瀚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很好!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奥巴越是谨慎,越是不敢轻易出战,说明他心中对我军有所忌惮。传令下去,大军在草原边缘扎营休整,同时令火器营即刻构筑防御工事,架设后膛炮与机枪,做好战斗准备。另外,再派一支精锐骑兵小队,深入草原,进一步探清哈拉和林城的防御部署与科尔沁军的兵力分布,务必做到知己知彼。”
“末将遵令!”赵峰高声应和,随后转身离去,按照林瀚的吩咐安排下去。
东路军将士们迅速行动起来,开始在草原边缘扎营。士兵们熟练地搭建起帐篷,挖掘壕沟,构筑防御工事。火器营的士兵们则将一门门后膛炮与机枪架设完毕,炮口与枪口直指草原深处,形成一道严密的火力防线。后勤部队则开始分发粮草与饮水,确保将士们能得到充分的休整。
营地搭建完毕后,林瀚召集麾下将领召开军事会议。他指着沙盘上科尔沁草原的地形与哈拉和林城的位置,沉声道:“科尔沁部主力驻守在哈拉和林城,该城虽不如归化城坚固,但城墙高大,易守难攻。奥巴拥有两万精锐骑兵,若他坚守不出,我军强行攻城,必然会付出不小的代价。因此,此战仍需智取,诱敌出城,再以火器优势将其歼灭。”
“将军所言极是。”副将陈明上前一步,躬身说道,“科尔沁骑兵擅长野战,若能将其引出哈拉和林城,在草原上与之决战,我军凭借后膛炮与机枪的火力优势,定能将其重创。但奥巴此人狡猾多疑,想要将其诱出,恐怕并非易事。”
林瀚微微颔首,说道:“奥巴虽狡猾,但他身为科尔沁部首领,必然顾及部落颜面与威望。我军可派一支骑兵部队,前往哈拉和林城外挑战,辱骂奥巴,激怒于他。同时,令先锋部队佯装兵力薄弱,引诱科尔沁军出击。只要奥巴一出城,我军便将其引入预设的埋伏圈,以火器全力打击,必能一举击溃科尔沁军。”
众将领纷纷点头赞同,认为此计可行。随后,林瀚开始分配任务,确定了挑战部队、诱敌部队与埋伏部队的人选与部署,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一支由两千名骑兵组成的挑战部队便朝着哈拉和林城疾驰而去。他们抵达城下后,对着城门高声辱骂,言辞激烈,不堪入耳。“奥巴小儿,速速出来受死!你勾结察哈尔部,劫掠我辽东百姓,今日我中华军大军压境,定要将你碎尸万段!”“胆小如鼠的奥巴,不敢出城迎战,难道要像缩头乌龟一样躲在城里一辈子吗?”
辱骂声传遍了整个哈拉和林城,守城的科尔沁士兵们气得脸色铁青,纷纷向首领奥巴禀报。奥巴此时正在城中的大帐内与麾下将领商议军情,听闻中华军在城外辱骂,顿时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案几,高声说道:“岂有此理!中华军欺人太甚!本首领定要亲自率军出战,将这些狂妄之徒斩尽杀绝!”
“首领,不可冲动!”一旁的副将巴图连忙上前劝阻,“中华军诡计多端,此次前来挑战,恐怕是诱敌之计。我军只需坚守城池,中华军远道而来,粮草不济,日久自会退兵。”
奥巴脸色一沉,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巴图,你就是太过谨慎!察哈尔部之所以战败,是因为额哲轻敌冒进,中了中华军的埋伏。本首领岂会犯同样的错误?中华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我科尔沁部两万精锐骑兵,难道还会怕了他们不成?今日我若不出战,定会被草原上其他部落耻笑!”
巴图还想再劝,却被奥巴厉声喝止:“不必多言!传我命令,集结一万精锐骑兵,随我出城迎战,务必将城外的中华军全部歼灭!”
不多时,一万科尔沁骑兵便集结完毕,奥巴翻身上马,拔出腰间的弯刀,高声下令:“打开城门,随我出击!杀尽中华军,扬我科尔沁部威!”
哈拉和林城的城门缓缓打开,一万科尔沁骑兵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呼啸着冲出城门,朝着中华军的挑战部队疾驰而去。中华军挑战部队见状,佯装惊慌失措,调转马头,朝着草原深处逃窜。
奥巴见中华军如此不堪一击,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哈哈大笑道:“中华军果然是一群胆小鬼!快,随我追击,务必将他们全部斩杀!”
说完,他一马当先,率领骑兵朝着中华军挑战部队追去。一万科尔沁骑兵奔腾向前,速度越来越快,很快便远离了哈拉和林城,深入到草原腹地。此时,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一步步走进了林瀚设下的埋伏圈。
远处的山坡上,林瀚通过望远镜密切关注着科尔沁军的动向。当看到奥巴率领一万骑兵追击挑战部队,进入预设的埋伏圈后,他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奥巴,你终究还是上钩了!”
他当即拔出腰间的长刀,高声下令:“开火!”
早已埋伏在两侧山坡上的火器营士兵们瞬间行动起来。数十门后膛炮同时轰鸣,炮弹呼啸着从山坡上射出,如同流星般砸向科尔沁骑兵的阵中。“轰!轰!轰!”剧烈的爆炸声在草原上回荡,火光冲天,烟尘弥漫。与此同时,数百挺机枪也开始疯狂扫射,子弹如同暴雨般射向科尔沁骑兵,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力网。
科尔沁骑兵毫无防备,瞬间被打得人仰马翻,战马受惊,疯狂嘶鸣,四处奔逃,原本整齐的阵型瞬间大乱。“不好!有埋伏!快撤退!”奥巴脸色大变,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恐慌,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中了中华军的诱敌之计。
他当即挥舞着弯刀,想要指挥骑兵掉头撤退,可草原上地势开阔,骑兵们相互拥挤,根本无法快速掉头,只能在混乱中自相践踏。不少骑兵被炮弹炸飞,或是被机枪子弹击中,倒在血泊之中,惨叫声、战马的嘶鸣声与火炮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死亡的交响乐。
中华军的埋伏部队见状,迅速从两侧山坡上冲了下来,朝着混乱中的科尔沁骑兵发起了猛烈的冲击。他们手持长枪与马刀,配合着火器营的火力,不断收割着敌人的生命。科尔沁骑兵虽勇,但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早已军心涣散,失去了抵抗之力,只能被动挨打。
激战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奥巴率领的一万科尔沁骑兵便损失惨重,死伤过半,剩余的士兵纷纷扔下武器,跪地投降。奥巴在亲兵的护卫下,拼死冲出重围,带着少量残兵狼狈地逃回了哈拉和林城。他站在城墙上,看着草原上满地的尸体与鲜血,心中充满了绝望与悔恨。他万万没有想到,中华军的火器竟然如此厉害,自己精心挑选的一万精锐骑兵,竟然在短短一个时辰内便溃不成军。
林瀚率领东路军主力来到战场,看着满地的战利品与被俘的科尔沁士兵,脸上没有丝毫喜悦,只有一丝凝重。他下令将被俘的科尔沁士兵集中看管,同时令士兵们清理战场,救治受伤的将士。随后,他率领大军,朝着哈拉和林城进发。
此时的哈拉和林城,只剩下一万余名士兵驻守,士气低落,人心惶惶。奥巴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浩浩荡荡的中华军,心中充满了恐惧。他知道,中华军下一步必然会攻城,以哈拉和林城的防御与剩余的兵力,根本无法抵挡中华军的进攻。
林瀚率领东路军来到哈拉和林城外,并未急于攻城,而是令士兵们在城外扎营,同时派人向奥巴送去劝降信,劝其开城投降,否则城破之后,必将严惩不贷。奥巴看着劝降信,心中犹豫不决,他既不想投降,又害怕城破之后性命不保。
就在奥巴犹豫不决之际,林瀚令火器营对着哈拉和林城的城墙进行了一轮炮击。数十枚炮弹呼啸着击中城墙,城墙顿时被炸出一个个巨大的缺口,烟尘弥漫。守城的科尔沁士兵们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躲到城墙后面,不敢露头。
奥巴看着破损的城墙,心中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任何退路,若再不投降,等待自己的必将是城破人亡的结局。无奈之下,奥巴只得下令,打开城门,向中华军投降。
哈拉和林城的城门缓缓打开,奥巴带着城中的将领与士兵,捧着兵器,跪在城外的草地上,向中华军投降。林瀚率领东路军进入哈拉和林城,城中的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看着这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军队,眼中充满了敬畏与好奇。
林瀚下令,将城中囤积的财物与粮草全部没收,一部分用于补充大军的补给,另一部分则分发给城中的百姓与被俘的科尔沁士兵。同时,他派遣士兵接管哈拉和林城的防御,张贴告示,安抚民心,宣布中华军的政策:凡愿意归顺者,一律既往不咎,可获得土地与农具,从事农耕;不愿归顺者,可返回草原,但不得再参与任何反对中华军的行动。
消息传开,城中的科尔沁百姓纷纷表示愿意归顺。他们早已厌倦了常年的战乱与劫掠,渴望能过上安稳的生活。中华军的仁义之举,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也渐渐打消了心中的顾虑。
林瀚站在哈拉和林城的城墙上,望着远方茫茫的科尔沁草原,心中感慨万千。东路军初战告捷,成功击溃科尔沁军主力,攻克哈拉和林城,这为彻底平定科尔沁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他知道,这只是征蒙之战的一部分,科尔沁部的残余势力仍需清剿,漠南草原的安宁仍需守护。
他回头望了一眼锦州的方向,心中默念道:“主公,西路军已破归化,东路军已克哈拉和林,漠南草原指日可平。待平定漠南,我中华军便可挥师北上,彻底肃清蒙古各部,守护华夏疆土,让天下百姓永享太平。”
春风渐起,草原上开始泛起一丝绿意。林瀚下令,在哈拉和林城设立临时指挥部,休整大军,同时派人前往西路军驻地,与韩毅联络,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他知道,一场更大的胜利还在等待着他们,而他与东路军将士们,早已做好了准备,随时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