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牌”皂粉在试点供销社的爆火,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巨大的涟漪。要求补货、询价、甚至想代理的电话几乎打爆了临时办公室那部老式摇把电话。春苗和临时找来帮忙的赵老憨媳妇忙得焦头烂额,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烦恼。
然而,喜悦很快被现实的冷水浇透。
新车间的皂粉生产线上,那台由张师傅带人拼装起来的“间歇式小型皂粉生产装置”正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它本是为小规模试产设计,如今却要承担远超负荷的生产任务。
“不行!搅拌轴轴承过热,必须停机冷却!”张师傅抹了把脸上的油污,焦急地对闻讯赶来的陆信和苏宁喊道,“这已经是今天第三次停摆了!干燥环节的热效率也不够,一批料要烘好久,产量根本上不去!”
陆信看着记录本上可怜巴巴的日产量,再对比雪片般飞来的订单,眉头拧成了疙瘩:“照这个速度,别说扩大市场,连现有的供货都保证不了!客户刚建立的信任,转眼就得崩塌!”
车间里气氛凝重。成功的喜悦被产能不足的残酷现实击得粉碎。
“能不能再组装一台设备?”陆信看向张师傅。
张师傅苦笑摇头:“信子,不是不想。核心的反应釜和那个简化流化床,加工难度大,我师弟那边也排满了活,就算加钱,最快也得一个多月。而且,咱们的资金……采购第二批原料的钱都快见底了。”
资金、设备、时间,三座大山再次压来,而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沉重。他们仿佛刚推开一扇通往宝藏的大门,却发现门后是更陡峭的悬崖。
苏宁一直沉默地观察着运行不息的设备,脑海中【小型生产流程优化】模块和【未来蓝图】模拟器同时运转,分析着每一个瓶颈环节。她发现,问题不仅在于设备规模,更在于现有设计的效率和稳定性存在天生缺陷。
她走到陆信身边,声音冷静却带着一种决断:“现有设备的设计极限就在这里,小修小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们必须对生产线进行技术升级。”
“升级?”陆信看向她,眼中带着希冀,“有办法?”
“有,但需要投入。”苏宁目光扫过那台喘息着的设备,“我需要重新设计关键部件,提升混合效率,优化加热和干燥流程,实现半连续化生产。这样不仅能大幅提升产能,还能降低能耗和故障率。”
张师傅闻言,眼睛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去:“苏工,想法是好,可这重新设计、加工……时间、钱,哪一样咱们都耗不起啊!”
陆信也面露难色,资金链已经绷到了极限。
就在这时,苏宁的脑海中,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面临重大产能瓶颈及技术升级需求。可提供“小型日化生产线效率提升及半连续化改造技术包”,包含优化设计图纸、关键部件参数及调试要点。是否兑换?需消耗积分:400点。】
400点!几乎是她现有积分(550点)的全部!苏宁心中一震。这无疑是一场豪赌。赌赢了,产能飞跃,市场彻底打开;赌输了,将失去最大的底牌,可能满盘皆输。
她看向陆信,他紧锁的眉头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是对她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期待。她看向张师傅、春苗、赵老憨等人,他们脸上写着焦虑,却也写着不甘和坚持。
赌了!
苏宁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钱的事情,我来想办法。张师傅,你准备好,很快会有新的图纸给你。这次,我们要造一条真正能下金蛋的‘母鸡’!”
她转向陆信:“陆信,你稳住客户,告诉他们我们正在紧急扩大产能,需要一点时间,但保证品质绝不会下降!春苗,你继续接订单,但做好排期,优先保证老客户的供应!”
她的果断和自信感染了所有人。
“好!听你的!”陆信毫不犹豫地支持。
“苏工,你就吩咐吧!俺们等着新图纸!”张师傅也重燃斗志。
苏宁独自回到那间小“实验室”,关上门。
“系统,兑换‘小型日化生产线效率提升及半连续化改造技术包’!”
【指令确认。消耗积分400点,当前总积分150点。技术包传输中……】
庞大的信息流汹涌而至,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复杂和精妙。新的搅拌桨叶设计、高效的螺旋送料机构、改进的夹套加热与余热回收系统、模块化的半连续干燥单元……整套设计方案不仅解决了产能问题,更在能耗和自动化程度上提升了一个等级。
苏宁顾不上休息,立刻伏案工作,将脑海中的图纸和数据飞速转化为这个世界能够理解和执行的工程图纸。
三天后,当苏宁将厚厚一叠全新的、标注详尽的图纸交给张师傅时,这位老师傅的手都在颤抖。
“这……这设计……太精妙了!”张师傅如获至宝,激动得语无伦次,“这送料方式!这热回收!苏工,你真是神了!有了这个,产量翻两番都不止!而且看起来更耐用!”
“张师傅,加工方面……”苏宁提醒道。
“包在我身上!”张师傅拍着胸脯,“我亲自带着图纸去找我师弟,他就是不睡觉,也得尽快帮我们把核心部件赶出来!其他的,咱们自己就能搞定!”
就在张师傅带着图纸匆匆离去时,陆信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他凭借“槐花皂粉”已经形成的良好口碑和未来可期的产能提升计划,成功说服了一家本地的农村信用社,以联合车间的订单和固定资产作为抵押,拿到了一笔紧急的小额贷款,解了采购原料的燃眉之急!
资金和设备两大难题,竟然在短短几天内,看到了解决的曙光!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将目光再次投向那个仿佛总能创造奇迹的苏宁。
苏宁感受着大家敬佩和感激的目光,心中却清楚,那400积分消耗得有多么值得。她看着脑海中仅剩的150点积分,知道这最后的储备,必须在更关键的时刻才能动用。
新的生产线部件加工和组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车间里日夜灯火通明,敲打声、焊接声不绝于耳。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这条凝聚了心血和“特殊资源”的新生产线运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