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上了发条,转得飞快。和长城电脑的预装合作谈得七七八八,细节条款来回拉锯,但大方向是定了。陆信大部分精力都扑在这头,回到办公室常是深夜,眼里带着血丝,嘴角却总抿着点劲儿。
苏宁也没闲着。那天晚上,她对着系统界面里那9020点积分出神。这笔“战略储备”一直像压箱底的宝贝,轻易不敢动用。但现在,内外形势逼人,光是防守和跟进,似乎总差着一口气。
她心一横,意识沉入系统。
“系统,评估当前企业发展阶段及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否存在更高级别的辅助模式或功能升级?”
界面流光微转,片刻沉寂后,一行新的提示浮现:
【检测到宿主积分储备充足,企业规模与技术基础已达门槛。可消耗8000点积分,将辅助系统从“技术\/商业支持模式”升级至“战略决策支持系统(初级)”。升级后,将开放:行业趋势深度推演(精度提升至85%)、潜在风险预警(提前3-6个月)、跨领域技术融合建议库。】
八千点!几乎是全部家当。
苏宁呼吸一滞。这代价不可谓不大。但“战略决策”、“风险预警”、“跨领域融合”这些字眼,像带着钩子,牢牢抓住了她。企业走到现在这一步,很多时候她和陆信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一个决策失误,可能满盘皆输。如果能看得更远、更清……
没有太多犹豫。她需要这个。
“确认升级。”
【指令确认。消耗积分8000点,当前积分1020点。系统升级中……预计耗时24小时。】
积分瞬间缩水,心里空了一下,但随即涌起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期待。
系统升级的当口,现实里的麻烦也没闲着。
张师傅被陆信点名,负责牵头搭建那个“售后服务网络”。老头儿一开始还挺兴奋,觉着这是信子看重他。可真干起来,才发现比在车间里对付铁疙瘩难多了。
各地的维修点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师傅手艺还行,有的连万用表都使不利索。配件供应也跟不上,坏个键盘、换个屏幕,得从总部寄过去,一来一回耽误好些天。最头疼的是标准,张三这么修,李四那么弄,没个统一章程。
张师傅急得嘴角起泡,拿着电话跟各地的合作方吼:“标准!俺发给你们的维修手册是擦屁股纸吗?照着来!零件?零件已经在路上了!你们先跟客户好好说,赔个笑脸不会?”
放下电话,他灌了一大口凉茶,对过来了解情况的苏宁倒苦水:“苏工,这活儿比修机器磨人!那些个小年轻技师,毛手毛脚,说轻了不听,说重了撂挑子。还有那配件,咱们自己生产都紧巴巴,哪有多余的给他们备着?”
苏宁安静听完,没急着给方案,反而问:“张师傅,您觉得,咱们这服务网络,最要紧的是什么?”
张师傅愣了一下,挠挠头:“那……那当然是赶紧把机器修好,别耽误人家用啊。”
“对,也不全对。”苏宁目光平和,“最要紧的,是让用户觉得,买了咱‘槐花’的东西,背后是有一整套人撑着的,出了问题不怕,找得到人,办得成事。这叫信任,比机器本身还金贵。”
她顿了顿,继续说:“配件供应我跟陆信想办法协调,从生产线上挤,或者找可靠的二级供应商。标准的问题,光发手册不行。您挑几个手艺好、人也稳重的老师傅,组成个巡回指导组,亲自跑一圈,手把手教,现场考核。合格的发证书,补贴给到位。再弄个热线电话,疑难杂症直接转到研发中心这边来。”
张师傅听着,眼睛慢慢亮了:“这法子行!俺这就去挑人!”
送走张师傅,苏宁回到研发中心。李明启和陈越正在实验室里围着个工作台,台上放着一个明显小了好几圈的“星火”机器原型,外壳粗糙,还露着线头。
“苏工,你来得正好。”李明启指着那机器,“按你提的要求,3公斤以内,我们死磕了一个月,主板集成度提高了,用了更轻的塑料外壳,显示部分也换了更薄的材料。现在样机大概2.8公斤。”
苏宁走过去,单手把它提了起来。分量确实轻了很多,差不多就是几本厚书的重量。
“续航呢?”她问。
“用的新型镍氢电池,满负荷打字,能撑四个小时左右。”陈越补充道,“就是这成本……比台式机高出一大截。”
苏宁把样机放下,仔细看了看那粗糙的外壳和缩小后的键盘。“成本先放一边。关键是,这东西拿在手里,让人想不想带着走?轻是轻了,看着还是像个缩小的台式机,不像个‘便携’的家伙。”
她手指敲了敲外壳:“工业设计得跟上。线条再流畅点,边角处理圆润,颜色选年轻活泼的。键盘手感不能牺牲,这是吃饭的家伙。还有,能不能做个配套的、能拎着走的保护包?”
李明启和陈越互相看了看。技术上死磕重量和性能他们拿手,这“看着想不想带着走”的感觉,有点挠头。
“工业设计那边,我回头跟他们一起碰一下。”苏宁知道他们的难处,“便携式文字处理机,咱们是头一份,没参照。就得琢磨用户真拎着它出去,在火车上、在图书馆、在出差的招待所里,怎么用着才顺手、才体面。这筋骨,得咱们自己给它塑造起来。”
她看着那台尚显稚嫩的样机,目光却仿佛已经穿透了粗糙的外壳,看到了它未来穿梭在不同场景下的模样。系统还在升级,积分也见了底,但她心里那股要把事情做成的劲儿,却更足了。分量轻了,里面的筋骨,得一根根,给它锻造得更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