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一旁的陆无双觉得腹中饥饿,眼尖地发现一只肥硕的野鸡在山岩间觅食。
她如今武功已有根基,身手敏捷,很快便将其捉住。
“今天有口福了,看我给你露一手,做个叫花鸡!”
她兴致勃勃地处理干净野鸡,又和了些泥巴,将鸡严密地包裹起来,俨然一副老饕的模样。准备好一切,她便四处寻找干柴,打算生火烤制。
“山上不可明火。”杨过在一旁淡淡开口提醒。
“哈?为什么?”陆无双动作一顿,满脸不解地看着他,“这荒山野岭的,做个叫花鸡不是很平常的事吗?又不会烧了山。”她觉得杨过有些小题大做,据理力争。
杨过并未多作解释,只是目光平静地看了她一眼。
那眼神并不凌厉,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陆无双被他看得心头一凛,后面反驳的话顿时噎在了喉咙里,不敢再说,只得悻悻然地小声嘀咕:“不让生火也不早说…害我白忙活一场…”
只见杨过并未理会她的小情绪,只是遥遥对着那泥团包裹的叫花鸡虚虚一抓,一股吸力凭空产生,将其摄入手掌之中。
随即,他运转起得自王重阳石壁所载的《九阳真经》外功——火云掌的独门运劲法门。但他并非将掌力发出,而是极其精妙地将那至刚至阳的炽热掌劲,缓缓地、均匀地透入泥团之内!
那泥团在他手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干燥、发烫,甚至表面浮现出细微的龟裂,丝丝缕缕的热气与难以言喻的肉香从中渗透出来!
不过片刻功夫,杨过散去掌力,将泥团递还给目瞪口呆的陆无双。
陆无双傻傻地接过,入手滚烫,她下意识地敲开那已经硬化的泥壳。
霎时间,一股更加浓郁诱人的鸡肉香气蓬勃而出,里面的鸡肉色泽金黄,油光锃亮,竟是熟得恰到好处!
“这…这…”陆无双看着手中这只以不可思议方式烤熟的叫花鸡,又抬头看看一脸云淡风轻的杨过,惊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武…武功还能这么用的?!这…这是什么功夫?也太方便了吧!能…能教我吗?”
杨过瞥了她一眼,淡然道:
“此乃至刚至阳的掌法,其烈阳真气非女子体质所能轻易承受。”
“你若不怕内力燥热,导致气血紊乱,内分泌失调,进而脸上长出许多红肿痘痘的话,想学也不是不可以。”
陆无双一听“内分泌失调”、“长满脸痘子”,顿时吓得花容失色,连忙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不不不!不学了不学了!还是…还是生火比较稳妥…”
她咽了口口水,准备撕下一只香气四溢的鸡腿品尝一下,一旁的树林里忽然传来一阵窸窣声响,紧接着,一个身影如同大鸟般轻飘飘地跃了出来。
来人衣衫褴褛,打满补丁,头发胡须灰白纠结,脸上却红扑扑的,一双眼睛精光四射,此刻正死死盯着陆无双手里香气四溢的叫花鸡,用力吸着鼻子,一副馋涎欲滴的模样。
“香!真香啊!馋死老叫花子了!”
他搓着手,笑嘻嘻地凑近,目光在陆无双和叫花鸡之间来回移动。
“小女娃,你这鸡烤得忒香了,能不能行行好,分我老叫花一只鸡腿解解馋?”
陆无双见这老乞丐虽然形貌落魄,但眼神清澈,笑容颇有几分顽童般的真切,不似恶人,加之自己刚得了天大的机缘习得神功,心情正好,便点了点头,撕下一只肥嫩的鸡腿递了过去:“老伯伯,给您。”
“哎哟!多谢小女娃!你心肠真好,必有后福!”老乞丐顿时眉开眼笑,接过鸡腿,也不怕烫,张嘴就啃了一大口,吃得满嘴流油。
随即,她又将另一只鸡腿自然地递给了杨过。
杨过接过,也不客气,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小心翼翼地撕下一只香气四溢的鸡翅,吹了吹气,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味道竟然出乎意料的好!
那老乞丐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含糊不清地啧啧称赞:“嗯嗯!好手艺!外焦里嫩,火候恰到好处!这味道…啧啧,都快赶上蓉丫头的手艺了!”
“蓉丫头?”杨过心中微微一动。
若说方才对此人身份还有所猜测,听到这三个字,他几乎已能笃定——眼前这位看似不修边幅的老乞丐,定然就是名震天下的北丐,洪七公!
而洪七公在啃鸡腿的间隙,其实也早已注意到了旁边那位气度非凡的青衫青年。
初看之时,他心中便是猛地一惊:“这后生长相…怎地与那杨康小子如此相似?莫非…他是杨康的儿子,那个名叫杨过的小娃?”
但他毕竟阅历丰富,仔细打量之下,又觉差异巨大。
眼前这青年,虽面容与杨康有六七分相似,但其眉宇间的沉稳、眼神中的深邃以及那隐隐散发出的、仿佛与天地交融的磅礴气机,都与杨康当年的浮躁轻佻、心术不正截然不同,简直是云泥之别。
“奇也怪哉…”
洪七公心中嘀咕,但他此行另有要事在身,不欲节外生枝,便按下心中疑惑,并未出言相认或探问,只装作全然不识,专心对付手中的鸡腿。
杨过同样心思电转:“洪七公突然现身华山…莫非是来赴那新一轮华山论剑之约?”
他深知此方世界的时间线早已与自己记忆中的故事大相径庭,发生何事皆有可能。
若果真如此,那倒真是巧了——他可是亲口答应过王重阳,要代他以《九阳真经》的绝技,与中原四绝好好较量一番的!
想到此处,杨过几口吃完鸡腿,随即闭上双目,看似在闭目养神,实则以心神沉入识海,开始急速推演、演练王重阳所创的《九阳五绝》。
“五绝之中,少了最为刚猛无俦的‘霹雳掌’…”
杨过心念微动,但并不慌张。
“无妨,‘小霹雳掌’的发力技巧,乃是王重阳借鉴西毒欧阳锋的蛤蟆功吐劲法门所创。”
“而蛤蟆功…我恰好就会!”
得益于早年际遇,杨过对蛤蟆功的理解极为深刻。
此刻以此为基础,反向推导那“小霹雳掌”的凝劲、爆发之法,竟是水到渠成,不过片刻功夫,便在心神之中将其衍化了出来!
虽无具体招式,但其核心的发力神韵已然掌握。
至于那集九阳五绝之大成、威力惊天动地的大霹雳掌,涉及诸多复杂变化与极致的内力融合,并非单凭蛤蟆功基础就能轻易推演,杨过尝试片刻便知绝非易事,暂时只能作罢。
但,仅凭已掌握的“九阳神剑”、“火云掌”、“烈阳刀”、“阴阳大挪移”以及刚刚推演出的“小霹雳掌”神韵,已然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