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老道名讳,李沐神色骤变,警惕地后退半步。
李沐听到袁天罡的话,神色略显尴尬,但仍旧侧身避开了他的视线。
“道长见谅,是我失态了。”
“袁道长威名远扬,我只是太过意外。”
袁天罡并未在意他的歉意,只是目光深邃地审视着李沐,从头顶到脚底,最终停留在他的脸上。
他轻捋胡须,眉头紧锁:
“奇怪……”
“你日月角丰隆,玉枕骨贯顶,面相本该显贵异常,可寿纹断裂,分明是短命之相……”
“你本不该活到今日!”
李沐立刻抬手遮住脸,心中既惊又怒。
“够了!”
“你们这些人,一见面就神神叨叨,非要看相算命!”
“我从不信这些,出去!”
他边说边要将袁天罡往外推。
是的,李沐慌了。
先是李淳风,再是袁天罡,他们竟都看出这具身体本该早亡。若非他穿越而来,原主早已命丧黄泉。
这样的人物,怎能不怕?
若被揭穿穿越者的身份,后果不堪设想。倘若袁天罡再纠缠,他恐怕真要动杀心了!
好在袁天罡察觉到李沐眼中的寒意,终于收敛。
“李郎君,既然你不愿看相,贫道便不再强求。”
“不过,你得教我这些炼丹秘术,还有符文的学问!”
“若能参透这些,我定能炼就仙丹,得道 !”
袁天罡死死盯着黑板上的化学式,执意要学明白。他在门外听得清楚,李沐所授分明是一套完整的推演之法,能解万物变化之理!
若能掌握,何愁金丹不成?何惧长生无望?
李沐哪敢拒绝?
“行!我教你!”
“先说好,这是化学,不是炼丹!”
“这些符号代表物质的构成与反应,你若用水银炼丹 了自己,可别怨我!”
道家炼丹多为铅汞之术,李沐深知其害,绝不愿沾染半分。
袁天罡却充耳不闻,目光灼灼地追问:
“李郎君,水银的符文是什么?”
“这符号为何代表水银?”
“水银与朱砂有何关联……”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参透其中玄机,学会李沐的“炼丹秘术”。
李沐无可奈何,只要不提面相命格,一切都好商量。
两百八十三回
“水银,古称汞,此物乃金属质地,与金银铜铁同属一类。”
李沐执笔书下“hg”二字,又道:“朱砂者,乃硫磺与汞相合之物,其名为硫化汞。”
他指尖轻点壁上墨痕,那些奇特的符号依次排列,引得众工匠面面相觑,全然不解其中奥义。这般艰深之说,寻常人自然如闻天书。
谁料袁天罡凝神细观,非但心领神会,更提笔摹写所有符记。忽见他搁笔问道:“先生,既然朱砂可炼得水银,若以水银与硫磺相融,可否复得朱砂?”
李沐闻言愕然。这般颖悟绝伦的 ,倒叫他这先生暗自汗颜。
————
袁天罡正襟整冠,朝李沐行 大礼。经此一席讲授,他顿觉从前炼丹之术皆如拨云见日。
李沐却匆匆递过一册手稿:“此间记载已尽数相授,道长自去参研便是。无论是烧丹炼药,莫再来寻。”
袁天罡哪肯作罢,执意要行拜师大礼,慌得李沐一把扯住他袍袖:“使不得!师门祖训,断不敢违!”
见推脱不过,李沐急中生智:“道门玄法自成一派,何须尽循我道?若强求同途,反倒不美。”
\"化学之道重在知行合一!不仅要牢记公式,更要动手实验!\"
\"道长不是精通炼丹术吗?何不回去开炉一试?\"
经过多番周旋,李沐终于说服袁天罡离开。看着对方踌躇远去的背影,他如释重负地瘫坐在地,额间渗出细密汗珠。
\"总算送走了!\"
李沐长舒一口气。若让袁天罡久留,后果不堪设想。先有李淳风,又现袁天罡,他不禁感慨:\"大唐为何总有这等奇人?什么天命气数,我李沐偏不信这套!\"
他眼神愈发坚定。既然穿越至此,就要扭转原主宿命,更要改写大唐国运。安史之乱令盛世倾颓,晚唐颓势难挽;而后宋室衰微,终致神州陆沉。
\"必须改变这一切!要让大唐永续辉煌,成为照耀万古的煌煌 !\"李沐握紧双拳。大唐科学院正是这场变革的起点。
想到袁天罡与李淳风的才学,他目光炯然:\"若能将这等人物引入科学之道,必能加速大唐崛起。\"此刻他已消除畏惧——不过两个方士,纵使窥得天机,又能奈我何?
----
太极宫内,杜如晦正向李世民禀报见闻。
\"陛下,李沐正在科学院以朱砂炼汞,探究物质转化。袁天罡认定此乃炼丹之术。\"
李世民闻言色变,龙颜震动:\"这小子竟通丹道?既有天授之才,或可炼制长生仙丹?\"想到长生不老,这位天可汗险些失态。
自古 难逃长生执念。纵使秦皇汉武,晚年亦沉迷方术。此刻李世民心中,已全然被\"仙丹\"二字占据。
得知李沐精通炼丹之术,李二心中顿时泛起波澜。
他猛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那小子既得仙人真传,所炼之丹必定不凡!\"
\"若能求得仙丹,朕或可长生久视,羽化登仙!\"
近来李二已觉年岁渐长,精力不复从前。
发间渐生银丝,晨起常感腰背酸软,倦意难消。
对仙丹的渴望,愈发强烈。
\"杜卿,速备车驾!\"
\"朕要亲访李沐,求取长生仙丹!\"
杜如晦闻言大惊,懊悔不已。
未曾想,一番禀报竟引得圣上如此失态,痴迷长生。
而此举,正是明君堕落的开端!
大唐国运,危矣!
\"不可!\"
\"陛下万万不可迷于长生!\"
杜如晦箭步上前,拦在御前。
\"李公子明言,其所授乃格物之道,非炼丹之术!\"
\"丹药含毒,服之毙命!\"
\"更兼此举有损圣誉,天下人将如何评说?\"
杜如晦汗透重衣,苦口劝阻。
李二驻足,面色阴晴不定。
适才一时亢奋,此刻稍稍冷静。
始皇汉武,晚年求仙,何等荒唐?
一世英名,尽付东流!
李二功业未建,若沉迷丹道,必遭唾骂。
而心系天下如李沐,又岂会容忍痴迷长生的君王?
\"朕......\"
\"罢了!可惜!\"
李二顿足长叹。
他恨自己一时冲动,更怨李沐不允炼丹。
至于丹药有毒之说,李二将信将疑。
李沐既能造出诸多奇物,岂会炼不得仙丹?
\"李卿当真不会炼丹?\"
\"袁天罡道长分明说那是道门丹术......\"
杜如晦赌咒发誓,详述李沐原话。
再三解释,终使李二明白——
那些只是格物变化之理,无关丹道。
李二神情黯然,怅然若失。
---
李沐并未炼丹。
他在科学院讲授完化学课程,便转入另一间实验室。
忙碌多时,携几件精美瓷瓶,欣然而归。
李沐走近大门,小翠快步上前。
\"公子可算回来了,浴桶里的水还热着,要现在沐浴吗?\"
李沐微微颔首,对小翠的体贴颇为赞许。
\"正好,今日在实验室待了一整天,不知可曾沾染什么药剂。\"
\"确实该仔细清洗。\"
他刚迈步走向浴室,忽然驻足。
\"且慢,罗通近来功课如何?\"
\"我先前布置的课业可都完成了?\"
自拜入李沐门下,罗通便埋首苦读,不仅要研读大量典籍,还需完成李沐布置的诸多课题。
凭借超凡的见识,李沐为罗通制定的学习计划极为周全。
罗通的进步也确实令人欣喜。
只是近日李沐忙于筹建大唐科学院,无暇过问罗通的学业。
小翠将罗通的近况详细禀报,听得李沐频频点头。
他嘴角含笑,忽而话锋一转。
\"小翠,你去问问罗通,他姐姐何时得闲再来府上?\"
原来李沐绕了这么大圈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始终惦记的还是罗通的姐姐罗贞!
今 特意备下一份新奇礼物,正等着送人。
小翠心知罗贞是公子认定的正室夫人,哪敢有半分妒意,反倒盼着早日迎娶主母。到那时,她这个贴身丫鬟也能与公子更进一步。
\"奴婢这就去问。\"
小翠匆匆离去询问罗通。
待李沐沐浴更衣,洗去一身疲惫时,小翠也已带回消息。
\"公子,罗姑娘后日午时会来看望弟弟,还会带些日用之物。\"
李沐闻言大喜,暗自盘算着如何安排这场会面。
定要抓住这次良机,与罗贞的关系更上层楼!
......
翌日清晨,凛冽的北风卷着刺骨寒意。
李沐早早起身,仰观天色,若有所思。
\"瞧这天气,怕是要落雪了。\"
\"所幸准备的物件不怕风雪,或许下雪反倒更妙!\"
他眉头舒展,匆匆用完早膳便开始筹备。
冒着寒风,他在后花园熔化红烛,像只勤劳的蜜蜂般忙碌不休。
直至暮色将至,才终于大功告成。
望着满园精心布置的成果,李沐满心期待。
\"成了!\"
\"这番心思,必定能让罗姑娘欢喜!\"
若费尽周折还不能给罗贞一个惊喜,那才叫功亏一篑。
刚布置妥当,天际便飘起雪花。
雪势渐猛,很快化作鹅毛大雪。
不多时,天地间已是银装素裹,处处洁白无瑕。
李沐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望着纷飞大雪,露出会心笑容。
\"这场雪来得正是时候!\"
\"明日就等罗姑娘来访了!\"
\"定要给她个美妙惊喜!\"
......
纵然大雪覆地,罗贞依旧如约而至。
按着与弟弟的约定,她带着御寒的冬衣棉被来到李沐府邸门前。
\"李公子,罗贞特来叨扰。\"
\"昨日雪后,给弟弟送些御寒衣物。\"
李沐早已等候多时,闻声立即快步相迎。
初见罗贞时,李沐目光一亮。
她披着雪白狐裘,衬得粉颊愈发娇艳,宛如傲雪寒梅。
\"罗姑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