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功德的余波仍在青岚宗内外荡漾,宗门上下士气高昂,外部环境空前利好。但秦洛的心思,却早已飞越了眼前的喧嚣,牢牢锁定在了那玄之又玄的“功德”本身之上。
玄灵子宗主的点拨(“循理而行,自得嘉奖”)他记在心里,但这并未熄灭他探究其本质的渴望,反而更像是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试图用理性丈量天道的种子。
“天道现象研究小组”在极度保密的状态下高效运转起来。小组由秦洛亲自挂帅,成员囊括了算天门最顶尖的数理推演高手、百草堂对能量和生命感应最敏锐的药师、以及青岚宗内最擅长数据分析和灵子物理的几名核心弟子。小九九也被“特邀”加入,凭借其九尾狐对能量和因果的奇异灵觉,充当活的“感应器”。
他们的研究场所,设在“启明”基地最深处,一间施加了多重隔绝阵法、甚至动用了简化版“方寸净域”技术的特殊实验室。这里,被称为【天道观测站】。
研究的开端,是海量的、琐碎的、看似毫无关联的数据收集。
一、个体变化数据库:
· 详细记录每一位沐浴过功德金光的弟子(包括秦洛自己)在金光降临前、中、后的详细状态:
· 生理层面: 灵力总量、纯度、运行速度;经脉宽度、韧性;金丹\/元婴形态细微变化;灵根活性数值;体内暗伤、丹毒残留量的变化。
· 精神层面: 神识强度、范围、精度;心魔残留指数(通过特定阵法检测);悟性提升评估(通过标准化测试)。
· 能量层面: 身体吸收功德金光的效率、总量;金光在体内的转化路径;未被吸收的金光逸散情况。
光是这一项,就需要对成千上万的弟子进行反复检测和跟踪记录,工作量庞大到令人发指。
二、功德事件关联性分析:
· 深度复盘“曙光行动”:
· 精确到每一个村落、每一个接收丹药个体的数据(得益于之前的符卡登记和留影记录)。
· 统计救助总人数、丹药发放总量、覆盖面积。
· 尝试量化该行动带来的“正面影响”:如预计避免的死亡人数、因此可能踏入修炼之路的人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潜在改善(例如,清瘴丹减少疾病传播,辟谷丹减少对脆弱环境的索取)等。
· 甚至,算天门的弟子开始尝试构建数学模型,将“感激”、“希望”、“喜悦”等情绪进行粗略的量化赋值,分析其与功德金光强度的相关性。
三、能量本源探究:
· 这是最困难的部分。功德金光消散后,几乎无法捕捉残留。小组利用了一切可能的手段:
· 反复分析留影法球记录下的金光影像,试图分析其光谱特性、能量波动频率。
· 在实验室尝试模拟类似能量场(结果无一成功,甚至引发多次小规模能量失控)。
· 请求铁大锤炼制了极其精密的、能捕捉和暂存极微量特殊能量的“摄能宝瓶”,希望在下次(如果还有下次)功德降临时分一杯羹。
· 小九九的感知被高度重视,它反复描述那种感觉:“暖暖的、亮亮的、很舒服、好像……欠了什么东西又还清了很轻松……”(记录员一脸懵逼地记下这些主观描述)。
过程枯燥、漫长,且屡屡受挫。功德似乎完全超越了现有科学理论的框架,难以观测、难以量化、难以复现。
直到有一天,一位算天门的弟子在进行数据交叉比对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诸位师兄师姐,你们看,这是‘曙光行动’覆盖区域前后三个月的地脉灵气波动数据(通过盟友网络收集),这是我们能估算出的该地区生灵‘生存压力指数’的变化,这是功德金光强度在我们宗门内部的分布模型……”
他将一系列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数据流投射到光幕上。
“我发现,在功德金光降临前后,这些数据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协同变化。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更像是一种……整体趋向于更稳定、更有序、更充满生机的状态变化。”
“而功德金光,似乎就是这种状态变化的……催化剂和奖励信号?”
另一位擅长灵子物理的青岚宗弟子猛地接口:“熵!是熵减!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在增加的,即趋向于无序和混乱!但功德金光降临后,我们的宗门、乃至那些被救助的地区,整体熵值在降低!变得更有序了!”
“难道……功德,就是一种促进特定范围内‘熵减’的特殊能量或者规则效应?”
这个想法,如同闪电划破黑暗!
秦洛眼中瞬间爆发出璀璨的光芒!
“熵减……秩序……生机……符合天道(宇宙规则)发展的方向……”他喃喃自语,思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
“如果我们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有其自发向更高级、更有序状态演化的趋势(或许这就是‘天道’的运行方向)。那么,任何加速这个进程、降低系统整体熵值的行为,就可能被系统判定为‘有功于系统’,从而获得‘奖励’——也就是功德!”
“救助生灵,减少了无序的死亡和怨念,增加了有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熵减!” “推广高效技术(科学炼丹),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升了能量和物质利用的有序度,熵减!” “甚至……打破垄断僵化的旧秩序(丹塔),引入新的、更具活力的变量(科学),也可能促进了整个修行文明系统的‘进化’,从一种有序走向更高级的有序,本质上也是熵减!”
“而功德金光,就是系统发放的奖励,其作用就是进一步强化这种熵减效应——提升个体修为(个体有序度提升)、净化道基(消除无序杂质)、增强气运(增加向有序方向发展的概率)!”
一套基于现代物理学概念(熵)的、对“功德”的科学化解释模型,初步成型!
虽然这依然只是一个假说,还需要无数证据去验证,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完全证实,但它无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震撼性的思考角度!
它将玄之又玄的“天道功德”,拉到了一个可以部分理解、甚至可能未来可以一定程度预测和追求的层面!
实验室里,所有小组成员都感到一阵莫名的战栗和兴奋。他们仿佛正在窥视宇宙间最伟大的奥秘之一。
“立刻沿着这个方向深入!”秦洛压下激动,下令道,“构建更精细的‘系统熵变模型’!尝试将不同的行为(慈善、研发、甚至战斗)可能产生的熵变影响进行量化估算!建立‘功德值’的预测模型!”
“我们要尝试回答:做多少好事,大概能引来多少功德?做什么样的好事,效率最高?”
科学解释功德值! 这是一个何等狂妄而又迷人的目标!
从此,青岚宗的内部数据库里,多了一个极其特殊的指标——“理论功德收益评估”。虽然目前还极其粗糙,误差巨大,但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秦洛知道,这条路或许比研发纳米金丹更加漫长和艰难。但他乐此不疲。
因为这才是科学的终极浪漫——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一切未知的角落,包括神只的领域。
或许有一天,“积德行善”不再仅仅是一句道德劝诫,而会变成一门可以计算的、最优化的“熵减工程学”。
而那一天,或许就是人类(修士)真正理解,甚至开始参与制定“天道”规则的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