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崔教授嘱咐苏婉宁的间隙,刘部长悄悄把顾淮拉到一旁,压低声音:
“小苏年纪小,又是科研苗子,正处在关键成长阶段。你比她年长,要多体谅、多支持。感情的事要稳扎稳打,不能急于求成,知道吗?”
“明白。”
顾淮郑重地点点头。
“我会把握好分寸。”
刘部长还要再说些什么,一位参谋快步走近,在他耳边低语两句。他朝顾淮递了个“交给你了”的眼神,便转身融入会场的人群中。
两位年轻军官一左一右凑过来。高个子的用胳膊肘碰了碰顾淮,眼睛却亮晶晶地望向苏婉宁:
“老顾,不给我们介绍介绍?”
顾淮会意,轻咳一声:
“这两位是我军校的同学,王志和李卫东,现在都在兄弟部队。”
又对二人介绍:
“这位是江南大学的苏婉宁同学。”
王志快人快语,笑着朝苏婉宁点点头:
“苏同学,老顾在咱们跟前可没少提起你!今天总算见到真人了,比传闻中还漂亮。”
李卫东接过话茬,语气真诚:
“老顾也确实优秀,上次全军大比武,他们尖刀连的表现可是立了标杆的。”
苏婉宁静静地听着,眼波如水般温柔,她微微侧首望向身侧的顾淮,声音轻柔似羽,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我知道的,他一直都很出色。”
话音落下的瞬间,顾淮的心跳仿佛漏了一拍。
“婉宁,我们该去下一个会场了。”
崔教授适时的提醒声传来。
苏婉宁向众人礼貌道别,转身时与顾淮的目光在空中轻轻一碰。那短暂的交汇里藏着只有彼此才懂的默契,像春风拂过湖面,漾开细微的涟漪。
走廊尽头的阳光正好洒落,将她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
王志用手肘碰了碰顾淮,压低声音笑道:
“行啊老顾!你从哪里找到苏同学这样的?模样出众是其次,关键是这谈吐气质,一看就是有思想有追求的知识分子,你可得对人家好点。”
他促狭地眨眨眼。
“最重要的是,她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
李卫东也笑着点头,但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轻松的神色收敛了些,声音也沉了下来:
“是啊,苏同学确实没得挑。不过……”
他顿了顿,看向顾淮。
“老班长家那事,你准备咋处理?总不能一直这么拖着吧?”
话音刚落,顾淮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眼神肉眼可见地沉了下去,方才因苏婉宁而柔和下来的线条重新绷紧。
他沉默了片刻,才低声道:
“那边……我会处理。”
另一边,苏婉宁随着崔教授步入一间雅致的小会客室。
室内茶香袅袅,几位早已在此寒暄的资深研究员闻声抬头。崔教授熟稔地与他们一一握手,随即自然地侧身,将身后略显局促的苏婉宁轻轻引至身前。
“张工,李工。”
他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这就是我方才在会上提到的苏婉宁。别看她年轻,在轨道动力学和新型推进方案上很有灵性,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话语间,崔教授鼓励性地轻拍她的肩头,目光中满是期许:
“婉宁,这几位都是咱们领域内的专家,未来的项目合作中,要多抓住机会向前辈们请教。”
苏婉宁迅速调整好状态,脸上露出从容的微笑,主动上前与专家们握手问好。
她清晰地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对答如流,言谈举止间展现出不俗的专业素养。
告别几位专家后,苏婉宁跟着崔教授坐进了返程的车里,心里突然冒出一丝说不清的失落。
顾淮明明说好要道别的,怎么就先走了呢?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她自己就先笑了。他可是军人啊,任务来了说走就走,哪能事事都按照计划来。
再说了——过几天就又能见面了,自己做的那些花酿和果脯,得每一样都要让顾淮尝尝,顾淮肯定会说“只要你做的我都爱。”
这么想着,她眼角眉梢染上了明亮的笑意,连窗外飞速倒退的梧桐树影,都跟着欢快起来。
“看来今天这场交流,让你收获不小。”
崔教授合上资料,将她这副模样尽收眼底,眼中也泛起欣慰。
\"特别是你回答顾连长提问时提出的观点——科研要服务于实际需求,这个见解很难得,回答更是专业又具前瞻性。”
苏婉宁收敛了些许笑意,语气却格外认真:
“是教授一直教导我们,科研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就失去了意义。”
回到宿舍,苏婉宁先打开了日常使用的工作笔记本,在今日的记录末尾认真写下:
“科研的意义,在于让每个公式都能守护生命。”
想了想,她又拿出那个珍藏的画着梅花的蓝皮笔记本。
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的,除了顾淮,还有顾淮,……这个本子,早已成了他们爱情的见证,悄悄收藏着她心底最柔软的心事。
她拧开钢笔,在新的一页上郑重写下:
“《致顾淮》
我曾在纸页间丈量星河,
用公式计算轨道的弧度。
直到遇见你,
才懂得——
世间最精密的方程,
也解不出心动发生的概率。
他们说科研需要严谨,
爱情何尝不是?
我们一步步验证,
一步步推导。
在目光交汇的刹那,
得出唯一的解。
你肩上有松枝的清香,
我笔下有星海的轨迹。
这看似平行的两条线,
却在某个清晨悄然交汇。
若你问起相遇的意义——
我最大的幸运,
是那年那日,
与你相遇在人生的交叉点;
我最正确的决定,
是每次相见,
都让灵魂更靠近你一分。
如今我依然计算着轨道,
却开始期待每次归航。
因为知道,
在那片你守护的蓝天之下,
有个怀抱,
会为我停留。
——婉宁”
搁笔时,窗外的月光正好落在墨迹未干的诗行上,每一个字都泛着温柔的光。
周末,市图书馆门前。
苏婉宁在他们常坐的那张长椅上等了整整一个下午,顾淮始终没有出现。
微风拂过,垂落的紫藤花穗轻轻摇曳,像极了陆曼婷那天说过的话:
“选择了军人,就要习惯等待。他们随时一个任务就联系不上,这都是常态。”
第二周,苏婉宁依然带着两份点心来到图书馆。她在同样的位置看完了整本《航天器轨道优化理论》,旁边的位置始终空着。
到了第三周,她只带了自己的笔记本,熟练地占据那个熟悉的位置。当夕阳再次西沉时,她平静地收拾好东西,仰头看着天边被晚霞染红的云朵。
既然选择了他,就要学会理解他的身不由己,支持他的每一个决定。
这身军装赋予他的不仅是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而她能做的,就是在他守护的这片蓝天之下,继续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