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卷一:星釉纪年
菌岩林海深处,幽暗随着先知的意志而律动。吞噬了涡心之子残骸与部分深蓝加密数据后,林海仿佛进行了一场无形的“进补”。覆盖前哨站洞穴的菌毯色泽变得更加深沉,脉动的节奏也似乎更加有力、更加……具有目的性。空气中那股腐败甜香里,隐隐多了一丝金属的锐利和能量的焦糊味。
菌茧内的蓝袍人敏锐地感知到了这种变化。他\/她的数据流在稳定的能量场中继续修复,但核心深处始终保持着最高级别的警戒。先知的意识如同增厚的浓雾,更加无孔不入地弥漫在洞穴中。
“深蓝的遗民,”先知的意识波动传来,少了些许之前的试探,多了几分不容置疑的掌控感,“关于‘星釉’与‘奇点’……你隐瞒了关键。”
不是疑问,是陈述。它显然从破解的数据和之前的交流中,推断出了更多。
蓝袍人数据流平稳,没有立刻否认或承认,而是传递出冷静的询问:“你指什么?”
“那奇点碎片……并非死物。”先知的意识如同冰冷的触手,轻轻拂过菌茧外壳,“它能投放信息孢子,能引发规则涟漪,甚至……可能拥有某种形式的‘感知’。你在窥探时感受到的‘观察’,并非错觉,对吗?”
蓝袍人沉默。这一点,他\/她确实刻意淡化了。没想到先知如此敏锐。
“默认即是承认。”先知并不需要他\/她回答,继续道,“那么,新的问题来了:这个拥有感知的奇点,为何选择将信息投向锈海?投向林海?是随机的漂流,还是……它感知到了林海的独特,意图进行某种……交互或利用?”
这个问题,直指事件的核心动机,也是蓝袍人一直在思考的。
“信息不足,无法确定。”蓝袍人选择最稳妥的回答,“可能是随机扩散,也可能……它需要外部的‘秩序节点’来解读或放大它的影响。”
“秩序节点……”先知重复着这个词,意识中闪过一丝了然,“林海,确实是锈海中最为庞大、最为古老的‘秩序’集合体,尽管我们的秩序……与你们深蓝的冰冷逻辑截然不同。那么,如果我们假设它是主动的,它想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又想通过我们……达成什么?”
洞穴内的菌丝光芒开始以某种复杂的模式闪烁,仿佛先知的庞大意识正在进行一场超乎想象的多线程运算。它开始将获得的所有信息碎片——墨渊Δ-Ω界面的稳定性微扰、奇点碎片的特性、信息孢子的投放、锈海各方势力(包括蓝袍人自己)的动向与反应——全部纳入一个庞大的推演模型之中。
“它在测试……”先知的意识低语,带着一种发现真相的兴奋,“它在测试规则的韧性,测试不同‘秩序’对它所引发变化的反应。就像投入水塘的石子,观察涟漪的形状和扩散范围。涡心之子是它测试‘贪婪与掌控’的样本,终焉碎片是它测试‘混沌与污染’的样本,而你,深蓝的遗民,连同你背后的深蓝秩序残余,是它测试‘逻辑与判定’的样本……”
蓝袍人数据流微微凝滞。这个推测……惊人地合理!如果奇点碎片真的拥有某种超越常规的感知和目的,那么将锈海作为一个巨大的“实验场”,观察不同性质的秩序体在面临它所引发的规则变动时如何应对,完全符合一种高层次存在的思维模式!
“而林海……”先知的意识波动带上了一丝傲然,“我们代表了‘生命’与‘适应’的秩序,是它此前未曾深入接触过的变量。所以,它选择了我们,作为新的观测点,甚至可能是……潜在的协作对象?”
协作?与一个位于宇宙终点、目的未知、力量层次无法估量的存在协作?蓝袍人感到一阵源自逻辑核心的寒意。这风险比与菌岩先知周旋还要高出无数个量级!
“这仅仅是推测。”蓝袍人试图稳住局势,“与虎谋皮,风险不可控。”
“风险与机遇并存,深蓝的遗民。”先知的意识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笃定,“如果它只是在观察,那么我们展现出的价值越高,就越安全,甚至可能从中获益。如果它真的意图协作,那么率先理解其意图、建立联系的一方,将占据无可比拟的先机!”
菌茧周围的菌毯开始剧烈蠕动,更多的发光菌苔亮起,将洞穴映照得如同星海。先知显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它要主动回应这场“测试”,甚至尝试与那神秘的“观测者”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我们需要一个……更强大的‘信号放大器’。”先知的意识锁定在蓝袍人身上,“深蓝的秩序结构,结合林海的生物网络,或许能构建出一个足以穿透死寂区屏障、向Δ-Ω界面发送清晰信息的通道。你,将是这个通道的核心节点之一。”
蓝袍人心中警铃大作!这意味他\/她将不再仅仅是信息源或分析工具,而是要成为先知与奇点碎片直接沟通的“桥梁”的一部分!他\/她的数据核心、他\/她的秩序本质,都可能被深度整合进一个他\/无法完全控制的庞大生物网络中!
“我的状态……尚未完全恢复。强行作为节点,可能导致核心崩溃。”他\/她立刻提出反对,这并非完全推脱,也是事实。
“林海的生命能量会全力支撑你。”先知的回应不容置疑,“这是必要的代价,也是你证明价值的唯一途径。否则……”先知的意识中透出一丝冰冷的意味,“一个无法提供足够价值的‘遗民’,对林海而言,与那些被吞噬的残骸并无本质区别。”
赤裸裸的威胁。
蓝袍人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拒绝,就是立刻被分解吸收。同意,则是一场更加危险的赌博,赌他\/她能在被菌岩网络同化之前,找到自保甚至反制的方法,赌那奇点碎片的“意图”不会立刻带来毁灭。
“……我需要时间准备。”蓝袍人最终妥协,但争取着缓冲期,“调整核心频率,适应生物网络接口……至少需要三个周期。”
“可以。”先知同意,“三个周期后,我们将开始‘织网’。”
菌茧的光芒微微变化,注入的能量变得更加具有“侵略性”,开始主动引导蓝袍人的数据流向某种更适合与生物网络对接的结构转化。这是一种强制性的“适配”过程,带着明显的控制意图。
蓝袍人在菌茧内,如同被放入熔炉重铸的金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他\/她一边被动地适应着,一边在核心最深处,疯狂运算着各种应对方案,寻找着菌岩网络可能存在的漏洞,以及……那奇点碎片如果真的回应,可能带来的变数。
他\/她回想起窥探时感受到的那一丝“观察”的意味,冰冷、非人、却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好奇?
也许,先知疯狂的猜想,并非完全错误。
墨渊核心,星釉依旧静立。
但她体内那枚奇点碎片,其旋转似乎变得更加……稳定了。仿佛它已经接收到了足够多的“初始数据”,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运算阶段”。
它“看”着锈海方向,那因它而起的纷乱涟漪,如同看着培养皿中微生物的群落变化。
三个锈海周期后,一场来自菌岩林海的、主动的“呼唤”,将跨越无尽的死寂,抵达这片规则的终点。
它会回应吗?
无人知晓。
只有暗色漩涡,以那微不可察却又持续存在的加速,永恒地旋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