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十三年,十月十八,察汉浩特汗庭
漠北的寒风呼啸着掠过金帐穹顶,帐内三十六部首领齐聚,貂裘锦袍映着跳动的火光,却掩不住一张张凝重面容。林丹汗高踞白虎宝座,鎏金铠甲在炭火映照下泛着暗沉的光泽,如一头蛰伏的猛虎。
帐中央九盏鎏金铜灯燃着熊脂,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压抑与死寂。
“诸位。”林丹汗的声音低沉如闷雷,在偌大的金帐中回荡,“三日前,鄂尔多斯率领的三千铁骑,在斡难河畔…全军覆没。”
死寂。
旋即帐内哗然如沸水炸锅!
“这不可能!”科尔沁部首领猛地站起身,镶金狼头腰带铿然作响,“大汗!鄂尔多斯勇冠漠南,带去的更是汗庭精锐,怎会……”
兀良合台缓步出列,面向诸部,面容憔悴却语气沉痛:“千真万确。我亲眼所见溃兵惨状,十不存一。明军火器之利,远超我等认知。”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未散的惊悸,“其新式火铳,诡异非凡,去其火绳,指扣即发,迅若闪电,连环不绝;更有名曰‘迫击炮’之曲射利器,藏于山丘之后,炮弹却如长了眼睛般从天而降,避无可避!”
帐内再度陷入一片死寂,只余炭火燃烧的噼啪声和粗重的呼吸声。诸部首领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惊骇。鄂尔多斯的勇武人所共知,三千铁骑更是足以横扫漠北一部之力,竟落得如此下场?明军何时拥有了这般可怕的力量?
林丹汗缓缓起身,鎏金甲叶铮铮碰撞,每一步都似敲在众人心头。他目光如鹰,扫过每一位首领惊疑不定的脸庞,最终定格在虚空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刀锋之下,方知强弱;雷霆过后,乃辨真伪。我蒙古儿郎不惧血战,但绝不能白白送死,让部落儿郎的鲜血徒然染红草原。”
他猛地转向财政官兀良合台:“兀良合台!”
“臣在!”兀良合台躬身应道。
“本汗命你为特使,携重礼,即刻奔赴抚顺,拜见大明蓟辽督师孙承宗,呈上本汗的亲笔书信与诚意!而后,再入京师,觐见大明皇帝陛下!”
“臣,遵命!”
---
十月廿五,抚顺督师府,旌旗招展,甲士林立。
兀良合台率领的蒙古使团浩荡而至,献上堪称厚重的礼单:矫健的漠北骏马千匹,雄壮的骆驼五百峰,制作精良的良弓三千张,还有光泽润美的貂皮万张。礼单之重,前所未有,无声地诉说着林丹汗的诚意与忌惮。
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孙承宗端坐堂上,目光如电,扫过礼单,淡淡一笑:“林丹汗王爷有心了。来而不往非礼也。”他随即下令:“请使者移步,观摩我军新式演武。”
演武场上,杀声震天。
首先登场的是燧发枪营。三个方阵五百兵士,循环轮替,装填、瞄准、击发,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砰砰砰!砰砰砰!枪声密集如疾风骤雨,不绝于耳,远处的人形靶牌顷刻间被打得千疮百孔,木屑纷飞。
兀良合台眼角微跳,强自镇定:“大明军威,果然不凡。”
孙承宗抚须不语,只是微微抬手。
下一刻,号令响起。远处山包后突然传来沉闷的呼啸声,数发炮弹划出优美的弧线,精准地落在预定的目标区域,轰然爆炸!泥土碎石冲天而起,火焰席卷,地动山摇!正是那曾让鄂尔多斯军团崩溃的迫击炮曲射火力演示。
爆炸声浪扑面而来,兀良合台只觉得脚下地面都在震颤,脸色不禁微微发白。
这还未完。紧接着是手雷投掷演练,震耳欲聋的连环爆炸声再次震撼了草原使者。
然而,孙承宗淡然道:“此皆寻常操练之物,聊博使者一笑。来人,请‘镇虏炮’。”
一门庞然巨物被缓缓推出,黝黑的炮口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寒意。随着一声令下,巨炮轰鸣,声震四野,仿佛晴天霹雳!一枚沉重的实心炮弹呼啸而出,精准命中五里外一座用以模拟军垒的土丘!
轰隆!
巨响传来,整座土丘在烟尘弥漫中应声炸开、崩塌!毁灭性的威力让见惯了厮杀场面的兀良合台也骇然失色,冷汗瞬间湿透内衫,他终于深切体会到鄂尔多斯所面对的,是何等可怖的天罚之力。
孙承宗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缓缓道:“陛下有旨:若漠南诸部诚心归顺,大明不仅愿重开互市,保草原盐铁茶帛无忧,更可赠予新式燧发铳三千杆,助林丹汗王爷安定漠北,靖平四方。”
兀良合台从震撼中回过神来,急忙深深躬身,语气已带上前所未有的恭敬:“下官…下官定将督师美意与大明皇帝陛下天恩,一字不差禀报大汗!”
---
十一月初三,京师紫禁城,皇极殿。
在礼部尚书傅的引领下,兀良合台小心翼翼步入巍峨殿堂,依汉礼跪拜于金砖之上,不敢抬头仰视那御座上的身影。
“平身。”
一个年轻却充满威严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兀良合台这才起身,偷偷抬眼望去。只见大明皇帝朱啸端坐于九龙金椅之上,面容英挺,尤其令人心悸的是那双深邃的眼眸,竟隐有熔金之色,扫视之下,仿佛能洞彻人心。
“林丹汗有何诉求?”皇帝的声音平静,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兀良合台连忙再次躬身,奉上早已备好的礼单与林丹汗的亲笔信,恭敬道:“启禀陛下,敝部大汗深感陛下天威,愿率漠南蒙古三十六部,永世称臣,岁岁朝贡,谨守藩篱,再无二心。”
朱啸展开信奉览,嘴角微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他合上信笺,目光再次落在兀良合台身上:“尔部若能真心归附,自是我大明北疆之幸。朕准奏。傅安。”
“臣在。”
“带使者往天工院一观,令其知我大明物华天宝。”
“遵旨。”
天工院内,兀良合台仿佛步入另一个世界。各式闻所未闻的精巧器械让他眼花缭乱,惊叹不已。尤其是那台轰鸣作响、喷吐着白色蒸汽的机车模型,更让他瞠目结舌,难以置信:“此…此铁兽竟不食草料,能自主奔腾?日行千里,岂非神话?”
引领的官员傲然一笑:“此乃陛下指导所制‘蒸汽机车’,借水火之力,轨路而行,假以时日,贯通南北,万里之遥亦可旦夕而至。回程可乘青龙号离京”
当晚,宫中设御宴款待。酒过三巡,殿外夜空突然传来尖锐呼啸之声!
兀良合台惊疑望去,只见无数道火光拖着耀尾直冲云霄,随即在夜空中轰然炸开!绚丽的火焰竟精准地勾勒出一幅巨大无比、熠熠生辉的大明龙旗图案,龙翔九天,光芒璀璨,将整个紫禁城照耀得如同白昼!
轰鸣声与璀璨光芒久久方息。
朱啸举杯轻笑,熔金瞳在灯火映照下流转着莫测的光芒:“此‘鸣镝火箭’,不过雕虫小技。若漠南真心归顺,朕不仅可重开互市,保障漠南盐铁茶帛供给,亦可派遣匠师,传授耕种、冶炼之术,助尔部兴盛的黎庶。然,”皇帝话锋微转,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朝廷每年需漠南提供牛十万头、良马两万匹、羊二十万头,以为藩邦贡礼。此外,尔部需谨守臣节,替大明永镇北疆,守护边境安宁,共御外侮。可能做到?”
兀良合台望着窗外夜空似乎仍未散去的龙形光华,回想起白日所见所闻,心神激荡,再无半分犹豫,离席跪地,叩首朗声道:“外臣代大汗,谢陛下天恩!陛下条件,漠南三十六部,定当竭尽所能,永世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