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刘联姻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江东,也传回了荆州。
诸葛亮在公安接到刘备密信,览毕,抚掌大笑,对留守众将道:“主公江东之行,大获成功!不仅化解危机,更与东吴结下姻亲,此乃天助我也!联盟暂固,我等便可安心经营荆州,图谋西进了!”
关羽、张飞等人初闻此事,皆感突然,尤其是关羽,对东吴一直心存芥蒂,皱眉道:“大哥怎可娶孙权之妹?岂非受制于江东?”
诸葛亮笑道:“云长多虑矣。此乃政治联姻,名为姻亲,实为盟约。主公此举,乃舍小节而顾大局。得此姻亲,我方便有数年宝贵时间,可不受江东掣肘,全力西取益州!待我据有荆、益,则大势成矣,届时,江东又何足道哉?”
众将闻听西取益州之长远大计,方才释然,转而欢欣鼓舞,准备迎接主公归来。
京口方面,婚礼筹备得极为迅速。吴国太爱女心切,嫁妆极为丰厚,孙权虽心中别有滋味,但表面功夫做得十足,嫁妹的场面极其隆重。
新婚之初,刘备与孙尚香这对年龄、性格迥异的夫妻,相处倒也颇为新奇。孙尚香不喜红装爱武装,常与刘备讨论兵法武艺,其见解往往让刘备耳目一新。而刘备的宽厚、沉稳以及不经意流露出的忧国忧民之情,也渐渐让这位骄纵的郡主心生敬意。两人的关系,在政治联姻的底色上,竟也慢慢滋生出一丝真正的情谊。
然而,周瑜终究不甘心就此让刘备壮大。在刘备夫妇准备返回荆州前夕,他再次向孙权进言:“主公,刘备乃世之枭雄,又有诸葛亮为羽翼,今据荆州,若再得我妹为质,如虎添翼,恐更难制约。不若以其妹新婚,需人陪伴为由,请刘备准其妹暂留江东,也可全主公兄妹之情。”
这分明是想留孙尚香为人质!孙权闻言,再次犹豫。
此事被孙尚香得知,她勃然大怒,直接闯入孙权府中,当着周瑜的面,对兄长道:“我既已嫁与刘皇叔,便是刘家之人,岂有长留娘家之理?兄长若念兄妹之情,便该让我随夫君同返荆州!若要以我为质,羁縻皇叔,我孙尚香宁死不从!” 说罢,竟拔出佩剑,横于颈前,态度决绝。
孙权与周瑜皆大惊失色,他们深知这位郡主的刚烈性子,说得出做得到。吴国太闻讯赶来,更是对孙权一顿斥责,坚决支持女儿随夫同行。
见此情景,孙权知无法强留,只得作罢。周瑜之计,再次落空。
建安十四年夏,刘备借夫人孙尚香,带着赵云的得胜之师以及丰厚的“嫁妆”,乘坐舟船,浩浩荡荡,离开京口,返回荆州。
船队行至江心,刘备与孙尚香立于船头,回望渐渐远去的京口城郭。
孙尚香忽然问道:“夫君,如今你我已成夫妻,江东亦是妾身娘家。他日若我兄长与夫君有隙,夫君当如何处之?”
刘备望着滔滔江水,沉默片刻,缓缓道:“夫人,孙刘联盟,关乎天下大势,关乎汉室兴衰。备,必尽力维护此盟,不负吴侯,不负国太,亦不负夫人。然,若天命在我,终有一日,四海宾服,天下归心,则万民幸甚,汉室幸甚。届时,夫人亦为天下之母,与备共享太平,岂不美哉?”
他没有直接回答,却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和底线。孙尚香看着丈夫坚毅的侧脸,心中复杂,却也知这便是乱世中的英雄之路,不再多言。
船队顺利抵达荆州。诸葛亮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见到刘备不仅平安归来,更携美而归,联盟巩固,皆大欢喜。
至此,刘备的江东之行圆满结束,可谓“龙归荆楚,凤栖梧桐”。孙刘联盟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新时期。而刘备集团,也终于可以暂时放下东顾之忧,将目光投向那“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的沃野千里——益州!真正的战略扩张,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