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到江夏的路上,一支小队正在快速前进。诸葛亮带着马谡和几个随从,前往江夏前线视察。最近天气越来越热,士兵们行军很辛苦,诸葛亮特意让随从带了不少解暑的草药,分给士兵们。
走到半路,他们遇到一队巡逻的士兵,个个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诸葛亮赶紧让随从拿出草药,递给带头的士兵:“这是解暑的草药,你们煮水喝,能凉快些。天气热,行军别太急,注意身体。”
带头的士兵接过草药,感动地说:“多谢丞相关心!我们一定注意身体,好好巡逻,不让东吴的人有机可乘。”
诸葛亮点点头,又问:“前线的伙食怎么样?士兵们能吃饱吗?”
“能吃饱!”士兵兴奋地说,“咱们的粮草很充足,每天都有肉吃,比在家里的时候还好。而且百姓们还经常来送食物,咱们都不好意思了。”
诸葛亮笑着说:“这是应该的。你们在前线打仗,保护百姓,百姓们自然会支持你们。好了,你们继续巡逻吧,注意安全。”
士兵们敬礼离去,诸葛亮继续往前走。马谡小声说:“丞相,您这么体恤士兵,士兵们肯定会更卖力打仗的。”
诸葛亮叹了口气:“士兵们远离家乡,在前线受苦,朕和咱们做大臣的,要是再不体恤他们,怎么对得起他们?统一天下不是一句空话,得靠这些士兵们用命去拼,咱们不能让他们寒心。”
几天后,他们抵达江夏前线。吕蒙已经带着大军驻守在这里,江面布满了东吴的战船,江岸也修筑了不少防御工事。诸葛亮登上城楼,用望远镜观察东吴的布防,脸色凝重。
“伯言这布防,确实有两下子,”诸葛亮对马谡说,“江面的战船排列得很整齐,江岸的防御工事也很坚固,咱们想从这里突破,不容易啊。”
马谡点头:“是啊,东吴的水军本来就厉害,现在又布了这么严密的防线,咱们得想个计策才行。”
就在这时,随从禀报:“丞相,司马懿先生来了,说有要事跟您商议。”
诸葛亮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哦?仲达来了,快请他上来。”
司马懿走上城楼,手里拿着一份地图,递给诸葛亮:“丞相,这是末将根据探子的情报,画的东吴水军布防图。末将发现,东吴的战船虽然多,但有一个弱点——他们的粮草都储存在江夏城内,离江岸很远,要是咱们能派一支奇兵,偷袭江夏城,烧了他们的粮草,东吴的水军就会不战自败。”
诸葛亮接过地图,仔细看了看,眼睛一亮:“仲达,你这个计策好!江夏城是东吴的粮草重地,要是烧了他们的粮草,他们的水军就会断粮,到时候咱们再趁机进攻,肯定能突破他们的防线。”
马谡也兴奋地说:“是啊!这个计策太妙了!咱们可以派一支精锐,趁着夜色,从陆路偷袭江夏城,烧了粮草就跑,让他们来不及反应。”
司马懿接着说:“而且江夏城的守将是陈武,此人有勇无谋,咱们只要派一个能打的将领,就能拿下他。末将推荐高顺将军,他的陷阵营精锐,适合打这种突袭战。”
诸葛亮点点头:“好!就按仲达的计策办。马谡,你赶紧写信给高顺,让他率陷阵营五千精锐,日夜兼程赶来江夏,准备偷袭江夏城。”
马谡赶紧去办。诸葛亮看着司马懿,笑着说:“仲达,没想到你归降后,还能为朕出这么好的计策。朕果然没看错你。”
司马懿拱手道:“末将既然归降季汉,就会尽心尽力为陛下和丞相效力。统一天下,兴复汉室,也是末将的心愿。”
诸葛亮拍了拍司马懿的肩膀:“好!咱们一起努力,早日统一天下。到时候,朕会向陛下举荐你,让你大展所长。”
当天晚上,诸葛亮就把偷袭江夏城的计策写成奏折,派人快马加鞭送往洛阳,请示刘备。他知道,这个计策要是成功,就能打开东吴的防线,为三路夹击东吴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