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十三年十二月,漠南的乌桓部落里,气氛异常紧张。部落首领蹋顿的侄子蹋穆,正与几名亲信密谈。他手中拿着一封来自夷洲的密信,是孙秀派人送来的,承诺“若蹋穆能说服乌桓部落叛乱,攻打季汉的漠南堡垒,孙秀就会派战船运送粮食和铁器支援,待叛乱成功后,便封蹋穆为‘乌桓单于’”。
蹋穆一直不满蹋顿对季汉的顺从,渴望成为乌桓的单于,掌控整个部落。“季汉虽然给咱们粮食和铁器,却处处限制咱们的发展,不如就按孙秀说的办,发动叛乱,夺取漠南!”蹋穆激动地说。
亲信们纷纷赞同,只有一名叫蹋仁的长老反对:“蹋穆,季汉待咱们不薄,若叛乱,咱们乌桓部落会陷入战乱,百姓们会流离失所。而且孙秀远在夷洲,他的支援未必可靠!”
“老东西,你敢反对我?”蹋穆大怒,拔剑斩杀了蹋仁,“谁再敢反对,就是这个下场!”
亲信们吓得不敢说话,只好听从蹋穆的命令,开始暗中联络不满蹋顿的乌桓贵族,准备在新年正月初一发动叛乱,擒住蹋顿,投靠孙秀。
可蹋穆不知道,蹋仁的儿子蹋勇在父亲被杀后,悄悄逃出了部落,直奔漠南都护府,向赵广禀报:“赵都护,蹋穆勾结孙秀,要在正月初一发动叛乱,擒住我父亲蹋顿!”
赵广大惊,立刻派人去乌桓部落,通知蹋顿。蹋顿得知后,不敢相信自己的侄子会背叛自己:“穆儿怎么会这么做?我待他不薄啊!”
“蹋顿首领,事到如今,不是伤心的时候。咱们必须尽快准备,防止蹋穆叛乱!”赵广劝道,“我率五千兵力,在乌桓部落外埋伏;你在部落内安抚忠诚的贵族和百姓,等蹋穆发动叛乱时,咱们内外夹击,擒住他!”
蹋顿点头,立刻返回部落,暗中联络忠诚的贵族,准备应对叛乱。
正月初一,乌桓部落举行新年庆典,蹋穆认为时机已到,率领亲信发动叛乱,冲进蹋顿的营帐。“叔父,你顺从季汉,出卖乌桓利益,今日我就废了你!”蹋穆大喊。
可营帐内空无一人——蹋顿早已带着忠诚的贵族和百姓,撤出了营帐。“蹋穆,你勾结孙秀,背叛部落,还杀了蹋仁长老,今日就是你的死期!”蹋顿的声音从营帐外传来。
蹋穆大惊,想要率军突围,却被赵广的军队包围。乌桓部落的百姓们也纷纷指责蹋穆,亲信们见大势已去,纷纷弃械投降。蹋穆想要自刎,却被赵广的士兵生擒。
“蹋穆,你背叛部落,勾结外敌,本该处死。但看在蹋顿首领的面子上,饶你一命,贬为庶民,永世不得离开漠南!”赵广下令。
蹋顿看着被押走的侄子,心中满是痛心。他知道,蹋穆的叛乱虽被平定,但孙秀能收买蹋穆,也能收买其他部落的贵族,漠南的部落稳定面临巨大挑战。他向赵广建议:“赵都护,咱们应该加强对部落贵族的教育,让他们明白,只有与季汉合作,乌桓部落才能长久发展,不能被孙秀的花言巧语迷惑。”
赵广采纳了蹋顿的建议,在漠南各部落设立学校,教授汉话和中原文化,同时传播“汉夷和睦”的思想,加强部落与季汉的联系。漠南的局势虽暂时稳定,可孙秀渗透部落的举动,让赵广深知,漠南的防御仍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