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上,他得到了前世难以想象的丰厚回报。但肩上的责任,却也沉重了无数倍。几百个员工的饭碗,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技术研发的生死时速……每一个决策都如履薄冰。
他想起上个月回父母新家的情景。何大清坐在明亮的客厅里,摆弄着儿子买的最新款Vcd机,脸上是满足和骄傲,但偶尔也会流露出对过去大杂院邻里人情的怀念。何淑兰则总是担心儿子太累,变着法子给他煲汤补身体,却又为儿子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那个曾经需要他小心翼翼守护的家,如今已安稳如山,成了他最温暖的避风港。但另一个更大的“家”——“三江科技”,正需要他投入全部心力去经营和开拓。
身后的电脑发出“滴滴”的提示音,是预设的提醒。何雨柱回到座位,点开邮件。
是一封全英文的邀请函,来自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组委会,邀请“三江科技”作为龙国自动化领域的代表企业之一,参加明年的展会。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三江”开始进入国际主流视野的信号。何雨柱的心跳微微加速。他知道,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更加广阔的舞台,也将面临更强大的对手和更严苛的挑战。
他沉吟片刻,拿起内线电话:“通知研发部和市场部负责人,半小时后小会议室开会,讨论汉诺威工博会的参展方案。”
放下电话,他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夕阳的余晖给城市镀上一层金边,充满了无限可能。从拯救母亲、改善家境的执念,到如今掌舵一家颇具规模的高科技企业,肩负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和产业梦想,何雨柱走过的路,曲折而辉煌。
他知道,改开的浪潮远未停歇,全球化竞争的大幕才刚刚拉开。他和他创立的“三江科技”,就像一艘装备日渐精良的航船,已经从内河的港湾驶入了波涛汹涌的广阔海洋。
前路有风浪,也有星辰。而他,这位手握重生剧本的掌舵人,目光坚定,已然准备好迎接更深、更远、更壮阔的航程。属于何雨柱的时代,正在更大的舞台上,徐徐展开。
……
2000年的钟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空气中却已弥漫着新千年的躁动与不安。四九城,中关村,“三江科技”崭新的总部大楼像一枚银灰色的芯片,嵌在这片被誉为“龙国硅谷”的热土上。顶层办公室里,何雨柱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如织的车流和远处密集的写字楼群。他年近不惑,鬓角已见几丝不易察觉的白发,但身姿依旧挺拔,眼神比年轻时更加深邃,沉淀着商海沉浮的智慧与决断。
办公桌上,除了堆积如山的文件,最显眼的是两份东西:一份是镶着金边的“三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纪念牌,另一份,则是打印出来的、关于美国纳斯达克指数近期剧烈波动的分析报告。
2000年3月,“三江科技”成功在鹏城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募集到的资金远超预期,将公司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推上了一个新台阶。敲钟那一刻的荣耀与喧嚣犹在眼前,但何雨柱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作为掌舵者,他比任何人都更早地嗅到了大洋彼岸吹来的寒流——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征兆已越来越明显。
“何总,这是投资部对几个互联网初创项目的评估报告,风险提示等级都很高。”新任的董秘,一位戴着无框眼镜、作风严谨的年轻人,将一份文件放在桌上,语气谨慎。
何雨柱转过身,没有立刻去看报告,而是指了指窗外:“你看下面,多少带着ppt和梦想的年轻人,以为搭上.的快车就能直达天堂。但潮水,马上就要退了。”
他走到巨大的白板前,拿起笔,在上面划了一条陡峭上升后又急剧下挫的曲线:“纳斯达克的教训告诉我们,没有坚实技术和盈利模式支撑的繁荣,是沙滩上的城堡。我们三江,是靠实打实的技术和产品,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不能在这种时候被虚火冲昏头脑。”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上市带来的巨额资金,公司内部和外部都有声音,希望趁热打铁,投资一些当时最热门的互联网概念项目,讲出更动听的故事,推高股价。
“那……何总,我们的资金投向?”董秘试探着问。
“调整预算。”何雨柱斩钉截铁,“第一,确保工业机器人项目的研发投入不受影响,这是我们的未来;第二,加大对现有数控系统产品线智能化升级的投入,特别是嵌入式的、带初步联网功能的控制器研发;第三,”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白板上另一个区域,“启动‘智能家居’预研项目,小规模投入,跟踪技术趋势。”
“智能家居?”董秘有些疑惑,这个概念在当时还非常前沿和模糊。
“对。”何雨柱目光深远,“工业自动化是我们的根基,但要看到更远的未来。信息技术和传统制造业的融合是必然趋势。智能家居,可能现在看起来遥远,但它是连接消费电子和家庭生活的入口,潜力巨大。我们先小步快跑,积累技术和经验。”
这个决定,再次体现了他超越时代的眼光。在大多数人还在为互联网泡沫破裂而恐慌或观望时,他已经开始布局下一轮技术变革的种子。
处理完公务,他驱车回到位于海淀的家中。这是一处安静的别墅区,环境优雅,与父母原来居住的四合院和后来买的公寓楼截然不同。何淑兰和何大清几年前被他接来同住,起初很不习惯,觉得太空旷、没人气,但为了离儿子近些,也慢慢适应了。
何雨水已成家立业,是医院的技术骨干,偶尔周末会带着孩子过来,家里才热闹些。
“柱子,回来啦?汤在灶上温着,趁热喝。”何淑兰迎上来,虽然住上了大房子,生活习惯依旧简朴,对儿子的关心几十年如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