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风,终于带了些凉意。清晨推开门,陆野迎面撞上的不是暑气,而是一股混着梨香和桂花香的清爽空气。院角的梨树上,青黄的果子挂满枝头,在晨风中轻轻摇晃,像一盏盏小灯笼。
\"爸爸!\"暖宝穿着薄款小外套,手里举着个布兜冲进来,\"老师说立秋要'啃秋',我给麦芒弟弟摘了最甜的梨!\"她踮脚够树上的梨,小布兜里已经装了三四个,\"奶奶说,啃了秋梨,整个秋天都不生病!\"
陆野笑着接过她手里的梨:\"小宝儿的梨,比蜜还甜。\"他抬头望向屋里,叶知秋正抱着刚满月的麦芒在窗前晒太阳,小婴儿的脸蛋在阳光下粉嘟嘟的,像块刚蒸好的年糕。
\"奶奶!打枣!\"暖宝拽着陆奶奶的衣角往院外跑,\"我要帮爸爸晒枣子,给麦芒弟弟做枣泥糕!\"陆奶奶手里端着刚切好的梨,笑着摇头:\"小祖宗,打枣是大人的活计。你去给姐姐递竹竿,别摔着。\"她把梨递给陆野,\"这梨是咱家老梨树结的,放几天糖分更足,等会给麦芒熬梨膏。\"
院外传来\"突突\"声,王铁柱的摩托车载着半袋花生驶来:\"野子!叶丫头!立秋送秋,我带了新收的花生!李狗蛋说今儿个来帮咱打枣,他新买的打枣机,比人工快多了!\"他摘下头盔,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这花生是咱村沙土地里长的,颗颗饱满,熬粥香得很。\"
\"铁柱哥,辛苦你了!\"陆野接过花生袋,\"去年你送的花生,熬的粥可香了,暖宝天天吵着要喝。\"
李狗蛋推着平板车紧随其后,车上码着竹竿和布兜:\"这是你家订的打枣工具,还有晚稻的秧苗。立秋前后,晚稻该插了,我帮你把秧苗育好,等收完枣子直接下田。\"他冲暖宝挤眼,\"小宝儿,叔给你留袋花生,等秋天种在院角,给你炒花生吃!\"
\"我要给麦芒弟弟留!\"暖宝立刻举着竹竿,\"让他看着花生长大!\"
陆野和陆奶奶在梨树下打枣。长竹竿在枣枝间翻飞,青黄的枣子\"噼啪\"砸在布兜里,像下了一场金色的雨。陆奶奶扶着梯子:\"小心点,别摔着。你太姥姥那会儿,立秋打枣讲究'轻打轻放',说枣子金贵,不能糟蹋。\"她捡起个枣子擦了擦,\"这枣子放几天,晒成干枣,冬天熬粥最补。\"
\"奶奶的老理儿,准没错。\"陆野接过布兜,\"去年晒的枣干,今冬煮粥,暖宝喝了三大碗。\"
日头爬到中天,暑气渐消。王铁柱和李狗蛋在枣树下支起打枣机,马达轰鸣着,枣子被卷进机器,筛选出饱满的果实。\"这机器好使,\"李狗蛋擦着汗,\"一小时能打三百斤,比人工快十倍!\"
\"那是。\"陆野端着梨汤走过来,\"多亏了你俩帮忙,不然这枣子真得累坏人。\"
午后的阳光晒得人发懒。陆野坐在门槛上削梨,叶知秋端来切好的西瓜:\"吃块瓜解解暑。麦芒今天满月了,我给他剃了胎发。\"她摸着麦芒的小脑袋,\"小家伙,以后就是个小光头了。\"
\"剃得好。\"陆野笑着接过梨,\"等他长大,咱带他去梨树下打枣,教他认梨枝,说'这是爸爸的希望'。\"
暖宝趴在石桌上画画,画纸上是个大大的梨,下面有个光头小娃娃。\"这是麦芒弟弟,\"她指着画,\"他在吃梨,吃得满脸都是汁!\"
夜里,陆野陪叶知秋在院子里纳凉。远处传来虫鸣,\"唧唧——唧唧——\",像是在演奏秋夜的交响曲。麦芒在叶知秋怀里睡着了,小光头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野子,你说麦芒会在秋天长出头发吗?\"叶知秋轻声问。
\"会的。\"陆野摸摸麦芒的小脑袋,\"等他再大点,头发会像梨叶一样绿油油的。\"
陆奶奶在屋里做梨膏。铜锅里的梨汁慢慢熬成膏状,她用木勺搅动着:\"这梨膏润肺止咳,等麦芒会咳嗽了,给他挖一勺,甜得他直吧嗒嘴。\"
\"奶奶手巧。\"陆野接过梨膏罐,\"等麦芒长大,再给您做新的。\"
暖宝躺在竹床上数星星,嘴里哼着新学的歌谣:\"小星星,亮晶晶,梨树下,打枣忙......\"
陆野望着院外的梨树,月光给梨叶镀上一层银边。他想起春天的梨花开,夏日的梨子绿,秋天的梨子黄——原来所有的等待,都是为了这一刻的\"甜\"。
他在笔记本上写道:
\"立秋的梨,啃出秋实的甜。
梨膏润着秋燥,枣子甜着童年,
弟弟的小光头,姐姐的画,
奶奶的梨膏罐,
都在说:
秋意虽凉,
有爱相伴,
便是最好的温暖,
最甜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