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没写完,幽幽又送来一只信鸽。
打开一看,巧了不是,说管亥,管亥到。
他来信报备了青兖徐州各郡所需的商品数量,以及徐州糜氏已经启程的消息。
张梁提笔,又将密码本与密文通信的事,详细写在纸上,让系统车队将信件与三州所需的货品一并发出。
拉过一张椅子,将脚架了上去,舒服地伸了一个懒腰。
今天奔波一上午,脚下一刻没停过。
俗话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张梁眯起眼就睡了过去。
睡得正香,忽然被耳边一声炸雷般的大喊给惊醒。
睁眼便看到一对大鼻孔,定睛一看--不是裴元绍又是谁。
“老裴!你干嘛!”张梁又惊又喜地说道,好久不见老裴,心里还真是有些想念。
他顺手递给裴元绍一张手帕,“擦擦汗,看你这一头一脸的。”
裴元绍接过手帕,张梁又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三郎!”刘公子复从裴元绍身后转了出来。
“哎哟!刘公子也到了!”张梁猛然想起,他们与荀氏车队一起出发,“荀氏车队是否也到了?”
“车队明日才到。”裴元绍抹着汗说,“我们早上从杨氏县快马先行,车队今夜会在漳水扎营,明日晌午能到曲阳。”
“来了哪些人?”
裴元绍挠挠头,他不善交际,车队里许多人都不知道名讳。
刘复接话说道,“三郎,同行人员除我陈留四友外,荀氏子弟四人,私学学子五人,钟氏子弟二人”
他凑上前来,小声说道,“还有那安息老僧祖孙三人。”
“随从仆役有多少?”
刘复掰着指头数起来,“除去学子和安息老僧没有随从,陈留四友带了三人,荀氏带了两人,钟氏一人,另有车夫八人。”
张梁腾地一下起身,只是腿在椅子上架的时间长了,脚有些麻木,一个踉跄差点没站稳,被裴元绍一把扶住。
算下来这都快三十个了,这么多人,得早作安排,住不下不免有些丢人。
“走,咱们去谒舍。”
三人骑马来到谒舍时,李孚正与黄龙在这边交接工作。
谒舍还有三套独立小院空置,张梁当即吩咐二人,将这几间小院打扫干净,预留给明天到来的颍川宾客居住。客房也留出几间,用来安置车夫。
刘复见有独立小院,也想留宿在这边。
裴元绍问道,“刘公子,你既回了曲阳,岂能不去赵家拜门?说起来,那可是你如今的主家。”
刘复苦着脸,面露难色。我堂堂侯府公子,不要面子的么?自己是不得已投了赵家,如今五名家仆都在那边效命,自己不去应该也无妨。
张梁笑道,“赵家就在谒舍之中,不去难免失礼。你俩一会儿先与我去军营见赵家兄弟,想必赵雷也不会留你住在赵家,到时再回谒舍也不迟。”
刘复只得答应,他也知道,赵雷虽然对他的态度缓和了不少,但此前上门招惹赵露,这事却实打实地发生过。
张梁领着二人,去县牙办理了军营通行手续,三人策马来到军营,递交文书,勘验完令符这才被允许进了营门。
“三郎,如今入营核查这般严格?”拴好马匹,裴元绍有些疑惑不解地问,之前他也来过军营,却是刷脸就能进出。
“新规前日开始执行,”张梁当即将曲阳县整饬军纪的事情大致说了一下,特别叮嘱两人,“荀氏私学来人,若是想进入军营,须得先去县牙办理文书与令符。刺探军情,最高死刑。勿怪我言之不预!”
刘复和裴元绍脖子一缩--他们俩原本是准备带着人直接过来的。
今天的军营很空旷很安静,士兵都去参与曲阳池开挖与工学院施工。校场之上,只有小猫三两只,赵雷赵云俩兄弟与魏超几名没有编制的闲散人员,正在自行活动。
“三郎!”魏超远远地就看到了三人。
“魏兄,蔡兄,可去看了新到的斗舰?”
“不光看过,我和蔡兄还登上斗舰见识了一番。”魏超喜上眉梢,“我在曲阳这么多年,还是首次见识战舰风姿,果真威武!”
蔡珂却是神情落寞,“你们明年便可跨海征伐,我却只能留守曲阳…”
张梁安慰道,“都是为国出力,不分前线后方。”
“若不甘留守,与我们同去便是。”刘复在一旁说道。
蔡珂见有人插话问道,“这位是……”
刘复自南下陈留之后,便再没回来过,期间虽然去过洛阳蔡府,但那时蔡珂已经留在曲阳,两人却是第一次相见。
不等张梁介绍,刘复已经自报家门,“在下刘复,乃真定侯府公子。”
蔡珂摇头说道,“刘公子有所不知,家父远在雒阳,如今家中母亲妻儿皆需照料,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刘复抚掌大笑,“蔡兄此言差矣!岂不闻‘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家中老幼自有仆从照料,况且…”
“父母在,不远游。如今令尊不是不在么……”
张梁打断他的话,说道,“刘公子慎言,蔡兄之父乃是蔡议郎。”
刘复闻言,面色一变,连连作揖道歉,“蔡兄海涵,是我孟浪了,罪过罪过。”
他上次进京送信,去的正是蔡邕府上。
虽然不清楚具体情形,但也知道蔡邕要做一件大事,其中关联甚大。
自己却在这里嘴瓢,说人家父亲不在,这不是咒人家么,实在是该死,他恨不得给自己抽几个大嘴巴子。
蔡珂摆摆手,面色淡然,“无心之语,何罪之有。倒是刘兄这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当真令人心潮澎湃!”
刘复右边眼角微微抽动,看向张梁--这诗是张梁在真定对战流民时所吟,但并未流传出去。
张梁接收到了他的眼神,会意说道,“刘兄乃是有志青年,不愿承袭祖荫,誓要与我等前往高句丽,搏一番战功,这诗便是他有感而发,壮志所寄。”
刘复心里给张梁点了32个赞,暗赞好兄弟!明年出征前,就抄这首给种家姑娘,还怕她不赞我“志存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