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气氛异常凝重,大臣们围绕着李泰推行的漕运及常平仓新政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李泰站在朝堂中央,面色凝重地看着众大臣,心中暗自叹息。他知道这项新政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没想到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这时,魏征站了出来,他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微臣认为李泰所推行的漕运及常平仓新政存在诸多弊病,实在不可行啊!”
李泰闻言,眉头微皱,他知道魏征一向直言敢谏,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新政有如此严重的问题。
魏征继续说道:“据微臣所知,在试行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官商勾结的现象。一些官员与商人相互勾结,操纵市场,导致物价飞涨,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他的话引起了朝堂上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议论起来。
魏征接着说:“不仅如此,常平仓本应是为了稳定物价、保障百姓生活而设立的,但如今却被一些底层胥吏利用,他们肆意盘剥百姓,使得常平仓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李泰听着魏征的指责,心中有些不悦,但他还是强压着怒火,说道:“魏大人,您所说的这些问题,我也有所耳闻。但这只是试行过程中出现的个别现象,不能因此就否定整个新政的意义。”
然而,魏征并不买账,他反驳道:“陛下,这些问题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如果不加以解决,新政只会给国家带来更多的麻烦。”
朝堂上的争论愈发激烈,大臣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陛下!”魏征一脸凝重,语气激昂地说道,“魏王所推行的新政,其本意固然是好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几乎变成了与民争利之举!如此下去,恐怕会伤害到国家的根本啊!”
他的话音刚落,李泰的党羽们便立刻站出来反驳。他们纷纷强调,新政整体上是利大于弊的,虽然在个别问题上可能存在一些执行上的失误,但这绝不是要废止新政的理由,而应该是去改进和完善它。
双方各执一词,引经据典,互不相让,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之中。
而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却始终面沉似水,静静地聆听着各方的言论。他心里非常清楚,经济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水太清了就没有鱼一样,要想让国家的经济有所发展,就必然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李世民终于开口了:“朕以为,魏王的新政方向是正确的,不应轻易废止。但在执行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因此,朕决定,新政暂时不再扩大范围,只在关中地区继续试行。同时,由御史台和户部共同组成一个联合巡查组,严查其中的贪腐和不法行为,一旦发现,定当严惩不贷!”
这一裁定,既肯定了李泰的改革方向,又对他的党羽们进行了一定的敲打,同时也安抚了魏征等对新政忧心忡忡的大臣们。李世民的这一手平衡之术,可谓是炉火纯青,令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