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与柳承业在书房密谋时,绝不会想到,魏王府的每一寸角落,早已被百骑司的暗探织成一张无形的监控网。自储位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李世民便暗中下令,命百骑司对诸位皇子的府邸及党羽展开严密监控,尤其是野心勃勃的李泰,更是重点关注对象。魏王府书房的梁柱内,藏着百骑司特制的 “传声筒”;府外的茶肆、客栈里,遍布着伪装成商贩、旅客的暗探;就连李泰心腹侍卫的行踪,也始终在暗探的视线之内。
当柳承业进入密室传令死士统领赵虎时,一名潜伏在密室通风口的暗探,已将两人的对话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当李泰的心腹侍卫乔装离开魏王府,携带密信前往柴家时,两名百骑司暗探立刻悄然跟上,一路追踪至柴家府邸外,亲眼目睹侍卫将密信交给柴哲威;甚至赵虎率领三百死士趁着夜色离开长安,也被潜伏在城门附近的暗探察觉,记下了他们的行进方向与人数。
短短一日之内,李泰调动死士、联络柴家、谋划兵变的所有细节,便被整理成一份详尽的密报,由百骑司的快马驿卒,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凉州行在。
此时的凉州行宫大殿内,李世民正与李恪商议返京后的政务安排。李恪虽仍需静养,但已能参与朝政讨论,君臣父子间的氛围温馨而融洽。突然,百骑司统领秦峰手持密报,神色凝重地闯入大殿,跪地奏道:“陛下,长安急报!魏王李泰在府中密谋兵变,已调动死士前往泾州设伏,还联络柴家调动私兵,欲在陛下与皇太子返京途中行刺!”
李世民接过密报,快速浏览一遍,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密报上的每一个字,都如同锋利的刀刃,刺痛着他的心。他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满是痛心与震怒 —— 李泰是他倾注了诸多心血的皇子,他曾一度喜爱其聪慧机敏,却从未想过,这份喜爱竟滋生出如此膨胀的野心,让李泰不惜发动兵变,谋害亲弟与父皇,只为争夺储位。
“朕待他不薄,他为何要走到这一步……” 李世民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失望,手中的密报被他紧紧攥住,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一旁的李恪也面露震惊,他虽与李泰存在储位之争,却从未想过李泰会如此极端,竟要以兵变的方式夺权。
“父皇,事已至此,当务之急是立刻阻止李泰的阴谋,绝不能让他伤害到您与朝中大臣!” 李恪强压下心中的震惊,沉声提醒道。
李世民缓缓点头,眼中的痛心渐渐被决绝取代。他知道,面对李泰的谋逆之举,已不能再姑息纵容 —— 若今日放任不管,不仅自己与李恪会陷入险境,大唐的江山社稷也将面临动荡。“秦峰!” 他厉声下令,声音穿透大殿,带着帝王的威严,“传朕旨意,命百骑司长安分部即刻联合京师留守兵力,兵分两路:一路包围魏王府,抓捕李泰及其核心党羽,不得放走一人;另一路前往柴家府邸,控制柴哲威,收缴其私兵兵权,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臣遵旨!” 秦峰躬身领命,立刻转身快步走出大殿,通过百骑司的秘密联络渠道,将旨意传往长安。
长安城内,百骑司接到旨意时,夜色刚至。早已整装待发的百骑司暗探与京师留守士兵,如同离弦之箭,迅速展开行动。负责包围魏王府的队伍,由百骑司副统领率领,共计五百人,皆身着玄甲,手持长刀与弓弩,悄无声息地向着魏王府逼近。此时的魏王府内,李泰正坐在书房内,焦躁地等待着泾州方向的消息,柳承业则在一旁不断安抚,描绘着兵变成功后的景象,两人都未曾察觉,危险已悄然降临。
“哐当!” 魏王府的朱漆大门被士兵们一脚踹开,五百名士兵如同潮水般涌入府内,迅速控制了府中的侍卫。“奉陛下旨意,魏王李泰谋逆作乱,即刻拿下!反抗者,斩!” 副统领的声音响彻王府,让府内的下人与侍卫们瞬间慌乱起来。
李泰在书房内听到动静,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怎么回事?外面发生了什么?” 柳承业也面露惊恐,意识到计划可能已经暴露,连忙说道:“殿下,不好了!咱们的密谋可能被发现了,快从密道逃走!”
两人刚想冲向密室的暗门,书房的门便被士兵们踹开,数十把弓弩瞬间对准了他们。“魏王殿下,束手就擒吧!” 副统领缓步走进书房,手中拿着李世民的圣旨,“陛下已有旨意,念及父子之情,暂留你性命,但需即刻入狱待审。若你反抗,休怪我们不客气!”
李泰看着对准自己的弓弩,又看了看副统领手中的圣旨,眼中满是绝望与不甘。他知道,自己的阴谋已彻底败露,反抗只会落得身死的下场。“不…… 我不甘心……” 他喃喃自语,身体一软,瘫倒在地上,被士兵们上前按住,戴上了手铐与脚镣。柳承业试图反抗,却被士兵们当场制服,押了出去。
与此同时,前往柴家府邸的队伍也顺利完成任务。柴哲威刚接到李泰密信不久,尚未完全调动私兵,便被百骑司与京师留守兵力包围。面对皇帝的旨意与荷枪实弹的士兵,柴哲威深知反抗无用,只能束手就擒,柴家的私兵也被尽数收缴兵权,未造成任何冲突。
而前往泾州的赵虎与三百死士,也在半途中被百骑司与沿途守军拦截。经过一场短暂的激战,赵虎被当场斩杀,三百死士非死即俘,李泰设伏的计划彻底破产。
这场针对李泰谋逆的抓捕行动,从接到旨意到完成,仅用了一个时辰,如同迅雷不及掩耳,彻底粉碎了李泰的兵变阴谋。消息传至凉州行在时,李世民正站在行宫的窗前,望着远方的长安方向。他手中拿着李泰被擒的密报,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 有愤怒,有失望,但更多的是一种卸下重担的疲惫。
“父皇,李泰已被擒获,兵变阴谋已破,您也不必过于忧心。” 李恪走到李世民身边,轻声安慰道。
李世民缓缓转身,拍了拍李恪的肩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恪儿,多亏有你提醒,也多亏百骑司的严密监控,才避免了一场大祸。大唐的未来,有你在,朕放心了。”
次日,李世民颁布诏书,昭告天下李泰谋逆之事,将其废为庶人,囚禁于黔州;柴哲威因协从谋逆,被削去官职,流放边疆;柳承业等核心党羽,皆被判处死刑。一场牵动朝野的兵变阴谋,在李世民的雷霆手段下,迅速平息。而李世民与李恪,也终于可以安心启程,返回长安,开启大唐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