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抓获的三名黑衣人被押入大理寺,起初拒不招供,大理寺卿徐有功采用 “分化审讯” 策略,从一名心理素质较弱的黑衣人入手,撬开其嘴,得知 “影先生” 有一心腹代号 “墨老”,长期潜伏在洛阳,负责统筹西域与中原的联络,李恪立刻命百骑司前往洛阳追查 “墨老” 踪迹。
长安大理寺的审讯室里,烛火摇曳,气氛压抑。三名冬至日被抓获的黑衣人戴着镣铐,被分别关押在三个审讯间,面对大理寺卿徐有功的盘问,他们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开口便说 “只知执行命令,不知其他”,审讯陷入僵局。
徐有功将情况禀报给李恪,面露难色:“殿下,这三人都是‘影先生’的死忠,寻常审讯手段难以奏效,若用刑逼供,恐会打草惊蛇,让‘墨老’提前察觉。”
李恪来到大理寺,先查看了三名黑衣人的卷宗,发现其中一人名叫 “陈三”,原籍江南,三年前因家乡遭灾流落西域,后被 “影先生” 势力吸纳。“此人并非天生的死忠,或许有突破口。” 李恪对徐有功说,“你可从他的家乡与家人入手,告知他若如实招供,朝廷可赦免其家人的连坐之罪,还能帮他寻找失散的亲人。”
徐有功依计而行,再次提审陈三。审讯室里,徐有功将一杯热茶推到陈三面前,轻声说:“陈三,你家乡在江南苏州,三年前洪水冲毁家园,你与母亲失散,对吗?”
陈三身体一震,抬头看向徐有功,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徐有功继续说:“我们已派人去江南查探,你的母亲尚在人世,如今在苏州城外的一个村落里生活。只要你说出‘影先生’的核心信息,殿下承诺,不仅免你死罪,还会派人将你母亲接到长安,让你们母子团聚。”
陈三的眼泪突然滚落,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我…… 我只知道,‘影先生’有个心腹,代号‘墨老’,常年住在洛阳,所有与西域的联络、物资调配,都要经过他的手。我们这次去启动能量装置,也是‘墨老’通过密信下达的命令,信是通过洛阳一家绸缎庄转交的。”
“绸缎庄叫什么名字?‘墨老’有什么特征?” 徐有功追问。
“绸缎庄叫‘锦绣阁’,在洛阳南市。‘墨老’平时戴一顶黑色帷帽,从不以真面目示人,说话声音沙哑,像是受过伤。” 陈三回忆道,“我只见过他一次,还是在暗处,没看清他的样貌。”
李恪得知审讯结果,立刻召集百骑司统领秦峰:“你带二十名精锐暗探,乔装成商人前往洛阳,重点监视‘锦绣阁’绸缎庄,务必找到‘墨老’的踪迹。记住,不可打草惊蛇,先查清他的活动规律与联络方式,再伺机行动。”
秦峰领命后,当日便带着暗探出发。抵达洛阳后,暗探们分成三组,一组在 “锦绣阁” 附近的茶馆蹲守,一组伪装成绸缎采购商进入店内打探,一组则调查绸缎庄的老板与伙计背景。
三日过去,暗探们发现,“锦绣阁” 的老板是一名叫 “柳娘” 的寡妇,说话温柔,待人热情,店内生意兴隆,看似与普通绸缎庄无异。但奇怪的是,每晚打烊后,都会有一名戴黑色帷帽的人从后门进入绸缎庄,停留一个时辰后离开,且此人说话声音沙哑,与陈三描述的 “墨老” 特征完全吻合。
暗探们悄悄跟踪那名黑衣人,发现他每次离开绸缎庄后,都会前往洛阳城外的一座庄园。庄园戒备森严,门口有专人看守,寻常人无法靠近。秦峰将情况传回长安,李恪下令:“继续监视,查清庄园内的人员与物资情况,同时调查‘柳娘’与‘墨老’的关系,切勿贸然行动。”
与此同时,大理寺对另外两名黑衣人的审讯也有了进展。在陈三招供的消息传开后,其中一名黑衣人心理防线崩溃,承认 “墨老” 手中掌握着 “影先生” 在中原的所有联络暗号与据点分布图,若能抓获 “墨老”,便能顺藤摸瓜,挖出 “影先生” 在中原的大部分势力。
李恪站在长安地图前,手指落在洛阳的位置,眼中闪过坚定:“‘墨老’是追查‘影先生’的关键线索,绝不能让他逃脱。秦峰那边需再加派人手,务必将‘墨老’及其庄园的情况摸透,为后续抓捕做好准备。”
洛阳的夜色中,“锦绣阁” 的烛火依旧亮着,戴黑色帷帽的 “墨老” 还不知道,一张针对他的大网已悄然张开。而李恪知道,抓获 “墨老” 只是第一步,要彻底铲除 “影先生” 的势力,还需更多的耐心与周密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