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婕结婚后,二利做了几年买卖,手里有了些余钱,他跟慧婕商量,在北山汽车公司附近盖了两间砖瓦房,离栀兰家很近,步行十分钟的路程,终于结束了他们三年的租房时代。
房子虽然不算太宽敞,但温馨舒适,院子里不仅种满了慧婕喜欢的花花草草,还开辟了一块小菜园。每到周末,一家三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做游戏,欢声笑语洒满庭院,其乐融融。
栀兰在家闲不住,每天早上天一亮,就去敲慧婕家的房门,她不是扛着镐头,就是挂着篮子,路上遇到卖早餐的,还要买一袋热乎的豆腐脑和油条拎着。
进了慧婕的家门,把吃的东西一放,就去园子里刨地、种菜。小园虽然不在,但在栀兰的伺弄下,长得绿油油的,到了六、七月份,园子里的蔬菜三口人吃不完。
那几年,栀兰的心情格外轻松,仿佛岁月也对她温柔了许多。以前她最担心的是慧婕,二利没有学历,没有稳定的工作,不知道结婚以后,能过到什么样。
每次看到女儿慧婕一家三口围坐在院子里的场景,曾经压在她心头的那块大石头,不知从何时起,竟悄悄落了地。
以前总怕孩子们成家后过得不舒心,怕小两口拌嘴、怕孩子受委屈,夜里翻来覆去时,这些担忧总像小石子似的硌着她。
可如今瞧着这一家三口和和乐乐的模样,连说话都带着笑意,她便知道,那些担心都是多余的。
那段时光最是惬意,一家人总爱凑着空闲聚在一起。餐桌上,热菜暖汤冒着袅袅热气,欢声笑语裹着饭菜香满溢全屋。
酒足饭饱后,又结伴去歌厅热闹,伴着旋律放声唱着熟悉的歌,连空气里都飘着日子的甜,每一刻都过得有滋有味。
两年时光悄然流逝,二利在学校附近盘下了一间小店,开起了便民小超市。他特意邀请栀兰来帮忙打理日常事务,为了减轻两人的负担,还另外雇了两名售货员,小店就这样热热闹闹地张罗了起来。
超市的利润很好,不到两年,他们在学校附近买了楼房,一是方便照顾生意,二是投资学区房,等小源上中学也方便。
二利跟慧婕商量说,“等学校放暑假的时候,趁着超市不忙,咱把房子装修一下,秋天把家搬上来,到时候就不用山上山下来回跑了。”两个人打算等楼房装修好了,让栀兰也过来一起住。
自从来到超市,栀兰的精神头特别足,没事就戴老花镜看商品说明书,读书看报,学校的老师都以为她是大机关退休的老干部。
除了冠臣还住在北山,其他几个儿女都在局址这边工作,中午下了班,他们没事就跑到栀兰这边来看看她。宝宝正好也在这个学校读初中,每天中午都到栀兰这里来吃饭。
家里的亲戚也经常来超市看栀兰。一到礼拜天人来人往,特别热闹。英桂是超市的常客,隔一段时间就过来看看栀兰。
中秋节刚过去不久,刘英千里迢迢地从关里来了。这可把栀兰乐坏了,眼睛里闪着亮光,嘴里不停地吩咐着“快,给你二表姑倒水,快,给你二表姑拿水果,快……”
他乡遇故知啊,可算遇见了亲人,她俩先是一顿抱头痛哭,栀兰恨不能把这些年受的委屈一股脑全发泄出来。
提起嘉濠,刘英的两个眼睛哭得跟核桃一样,栀兰就像个孩子似的,两个人坐到炕上唠嗑,还拉着刘英的手不放。
她们俩从关里唠到关外,从娘家唠到婆家,从小时候说到现在,两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一唠到当年的趣事,就笑的前仰后合直拍大腿。
“给他们几个打电话,晚上请你表姑去饭店吃饭。”栀兰告诉筱媛。刘英摆摆手说:“别麻烦,别破费,就在你家吃口热乎饭就行。” 栀兰执意不肯,说:“那哪行,你大老远来了,我得好好招待。”
刘英的到来使栀兰格地激动,她俩一见面就拉着手说个不停。她们一边翻看老相册,一边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笑声从屋子里传到院子里。
刘英是栀兰在故乡最知心的闺蜜,又是嘉濠的亲姑家表妹,也是当年那个带着栀兰,到大地里偷偷地去看嘉濠,成就了一段好姻缘的贵人。老姊妹俩从白天唠到天黑,从夜里唠到天亮。
栀兰有十来年没见到刘英了 ,没想到这些年她的生活也如此艰难。她自己做豆腐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十里八乡。
儿子都结婚以后,她只身跑到南京,去给人家做保姆,后来她丈夫身体不好,需要她照顾,才回到家乡。现在她哪都跑不动了,就改行做起了算命先生,专门为人占卜看相。
刘英在栀兰这里住的几天里,栀兰的几个儿女,每天下班都过来问候一下,表示一下,这让栀兰觉得很有面子。
栀兰一时兴起,对刘英说,“你会相面,给俺三个闺女看看呗?”
“行,你叫她们几个明天过来,我给她们瞅一眼。”刘英爽快地答应着。
刘英见到筱媛说,“大外甥女的命真好,一辈子都缺不了钱花,大人小孩都好。”
慧婕听了赶紧凑到刘英跟前说,“二表姑快给我看看,我咋样?”
二表姑看看她笑着说,“你的妆画的太浓,我有点瞅不大准了。”我都是糊弄别人玩的,你们也别当真事儿。
几天以后,刘英回老家了。
栀兰跟筱媛叨咕着,“你这二表姑呀,可真是个能人啊,年轻的时候就敢闯敢干。硬是叫这四个儿子,把她给拖垮了。盖不完的房子,还不完的债。但凡有一个闺女,也不能这么奔波。”
她为刘英的生活状况感慨了好一会儿。“唉!家家都想生儿子,可到头来,哪个妈妈不是靠闺女管着?”
“妈妈,你说她干啥不行啊?咋想起来干这一行了呢?”在筱媛的心里,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都不会愿意给人家算命的。
“噢!对了,你不说我还忘了。”栀兰突然想起来,刘英背地里跟她说的话,“她说慧婕将来得吃‘两家米’。”
“啊?不能吧?我看他们两个现在挺稳定的,孩子都这么大了,应该不会离婚。”
筱媛不以为然,也没把栀兰的话放在心里,顺口说了一句:“看面相哪有啥依据啊,当个笑话听听算了。妈妈,这话你可别跟慧婕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