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和团队协作的训练卓有成效,“狼牙”预备队员们的单兵素质和小组默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但墨辰的训练并未停止,他将目光投向了更高层次的领域——战术思维与战场决策。
这一日,集训队的训练科目转向了室内战术推演。
基地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战术对抗系统,可以高度还原各种复杂地形、天气条件和敌我态势,用于锤炼指挥官的临场判断和战术制定能力。
巨大的战术推演室内,灯光柔和,正前方是一整面墙的超高清电子沙盘,可以立体呈现推演区域的地形地貌、敌我兵力部署。
下方是数十个操作终端,供参谋人员和受训队员使用。
整个环境充满了现代战争的科技感。
负责本次战术推演教学的是军区作战部派来的几名资深参谋,他们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对各国特种作战战术颇有研究。
对于墨辰这位“特邀顾问”参与战术推演,他们表面上保持着尊重,但内心深处或多或少存有一丝疑虑。
毕竟,个人武力强悍,并不等同于拥有高超的战术指挥素养,这需要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实战经验积累。
陈庆和段雅欣也位列其中,他们更多的是抱着学习和观察的态度。
推演开始前,负责主讲的李参谋简单介绍了规则:“本次推演背景为敌后纵深侦察与破坏任务。红方为我方特战小队,蓝方为模拟假想敌(以西丽联邦特种部队战术模式为蓝本)的守卫部队。地形为复杂山地与废弃城镇结合部。红方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渗透至指定区域,获取情报并摧毁目标设施,而后安全撤离。蓝方拥有兵力、火力及监控优势。”
“推演将分为数个阶段,每个阶段结束后,双方可调整部署。现在,请红方指挥官制定初步渗透计划。”
红方指挥官由预备队员中表现最优异的队长赵铁柱担任。
他结合地形图,提出了一个相对稳妥的渗透方案:利用夜色掩护,从山地侧翼迂回,避开城镇主要通道,选择一条隐蔽但路程稍远的路线。
方案中规中矩,符合教科书式的渗透准则,几位参谋听了都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然而,一直沉默旁观的墨辰却突然开口:“这个方案,成功率不足三成。”
众人一愣,目光齐刷刷看向他。
赵铁柱脸色微红,有些不服气,但还是恭敬问道:“请墨顾问指教。”
墨辰走到电子沙盘前,手指快速点出几个区域:“你的迂回路线,看似隐蔽,但这里是背阳坡,夜间霜冻严重,植被稀疏,容易留下痕迹。而且,蓝方在此处、此处,必然设有远程红外传感器和震动监测仪。”
他的手指精准地点在了几个毫不起眼的位置。
“你怎么知道?”一位年轻参谋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这些细节连他们推演设定的蓝方部署都还没完全展示。
墨辰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淡淡道:“西丽联邦的边境监控体系,喜欢采用这种交叉冗余布防模式,这是他们的习惯。另外......”
他话锋一转,手指划出一条截然不同的、看似更加危险的路线:“为什么不从这里走?废弃城镇的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赵铁柱愕然,“那里入口狭小,内部情况不明,而且很可能被堵塞或者设有诡雷,风险太大了!”
“风险大,收益也大。”
墨辰语气平静,“正因为所有人都认为风险大,所以蓝方的防御重点绝不会放在这里。排水系统内部虽然复杂,但主干道通常畅通。根据这座城镇的建筑年代和图纸推算(他之前只是瞥了一眼沙盘旁的城镇简介),其主排水管道直径足够一人弯腰通行,且直通目标设施外围。”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诡雷,西丽联邦的特种部队崇尚高科技装备,对这种肮脏潮湿的传统陷阱并不十分热衷,概率低于15%。即便有,也有应对方法。”
这番分析,不仅考虑了地形敌情,甚至连对方的文化习惯和心理都计算在内,听得几位参谋面面相觑,眼中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
这些细节,连他们这些专业参谋都未必能瞬间想到!
李参谋沉吟片刻,在控制台上操作了几下,调出了蓝方的详细布防图。
果然!墨辰所指出的山地那几个点,正是红外传感器和震动监测仪的隐藏位置!
而排水系统入口处,只有两个普通的监控探头,内部也并未设置诡雷!
推演室内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
赵铁柱更是满脸涨红,心服口服。
“可是,即便通过排水系统渗透成功,获取情报后如何撤离?目标设施周围必然是守卫最森严的区域。”
另一位王参谋提出质疑。
“谁说要原路撤离?”
墨辰反问,手指在沙盘上快速移动,“获取情报后,立刻制造混乱,比如引爆目标设施的备用发电机房。爆炸会吸引绝大部分守卫的注意力。同时,派出无人机(假设装备)在相反方向佯动攻击。趁乱,从正面强突!”
“正面强突?那不是自投罗网?”陈庆都忍不住惊呼。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蓝方指挥系统在遭遇爆炸和佯攻后,会出现短暂的混乱和误判。他们的防御重心会被调动。而此时,正面的防御恰恰可能出现一瞬间的空虚。我们需要的就是抓住这一瞬间,以最快速度撕开一道口子,冲入城镇外的复杂山地,那里便是我们的天下。”
墨辰的声音沉稳而自信,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他的思路天马行空,完全跳出了常规战术的框架,却又环环相扣,精准地利用了敌人的心理盲点和反应模式。
接下来的推演过程,完全变成了墨辰个人思维的展示舞台。
无论蓝方参谋组如何调整部署,模拟西丽联邦、东倭帝国甚至北雄帝国的不同战术风格,墨辰总能第一时间洞察其战术意图和薄弱环节。
他时而提出大胆的奇袭方案,时而制定极其耐心的潜伏计划,时而利用环境因素(如即将到来的雷雨天气)大做文章。
他的指令清晰简洁,往往直指要害。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那恐怖的计算和推演能力。
他仿佛能在脑中瞬间构建出整个战场的动态模型,敌我双方每一个单位的移动、补给、士气、甚至指挥官的心理状态,似乎都在他的计算之中。
只有墨辰自己知道,这不仅仅是他的战斗直觉和经验,更多是依靠胸前玉佩中,“璃”那微弱但极其高效的计算推演能力在辅助。
器灵对于能量流动、阵法变化有着天生的敏锐,将其原理应用于现代战术推演,虽是大材小用,却产生了降维打击般的效果。
在他的指挥下,红方小队一次次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完成了任务,有时是闪电般的精准斩首,有时是无声无息的渗透破坏,有时甚至是利用舆论和心理战逼退敌人。
几位原本心存疑虑的参谋,从最初的惊讶,到后来的震惊,再到最后的彻底叹服!
他们发现,自己在墨辰面前,那点战术知识简直像是小学生一样幼稚!
对方的一些想法和策略,简直闻所未闻,却又精妙绝伦,直指战争艺术的本质!
段雅欣的美眸中异彩连连,她发现自己不仅在格斗和体能上能跟墨辰学习,在战术指挥层面,更能学到无数宝贵的经验。
陈庆更是兴奋得满脸红光,仿佛已经看到国际赛场上对手被虐得哭爹喊娘的场景。
一场持续数小时的战术推演结束。
红方在墨辰的“遥控”指挥下,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推演室内一片寂静,只剩下机器运转的微弱声音。
几位参谋对视一眼,最后由李参谋带头,所有人同时起身,向着墨辰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墨顾问!今日受教了!”
李参谋的声音带着由衷的敬佩,“您的战术思想,远超我们的想象!有您指导,此次‘利刃’大赛,我军必胜!”
墨辰坦然受了这一礼,微微颔首:“战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最终还是要靠他们临场发挥。”
话虽如此,但经过这次战术推演,他在整个基地的威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不仅个人战力无敌,连最专业的战术领域,都足以碾压资深参谋!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位年轻的顾问,是一个真正的全才,一个为战场而生的怪物!
而墨辰,则在这次推演中,悄然将现代军事战术与自身的修真知识、阵法理念进行着融合印证,触类旁通,收获颇丰。
他隐隐感觉到,这种大规模、多变量的推演,似乎也对“璃”的恢复有一丝微弱的益处。
未来的战场,无论是现实的还是超凡的,他都将更加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