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们:娘,我们现在怎么办?是留在后周还是回幽州
洛阳的夜色如织,长春宫偏殿的烛火将母女三人的身影拉得悠长。萧绰刚说完辽国复兴的期许,观音女便忍不住往前凑了凑,指尖绞着锦帕,声音里带着几分忐忑:“娘,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是继续留在后周,还是回幽州去?”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延寿女也抬眼看向萧绰,眼底藏着同样的犹豫——她们既贪恋后周的安稳繁华,又记挂着辽国故土的残垣断壁。
萧绰指尖轻轻摩挲着窗棂的木纹,目光落在殿外那片万家灯火里,语气沉了沉:“回,自然是要回的。幽州是辽国的故土,那里还有我们的旧部与百姓,若是我们一直留在后周,辽国的人心就散了。”
她转身坐回榻边,将两个女儿的手都握在掌心,指尖的温度熨帖着她们的不安:“但不是现在。我们得先在洛阳待上一段时日,把后周的‘门道’学透了,再回去才能真正帮到辽国。”
“学门道?”延寿女眨了眨眼,“娘是说学后周的治国办法吗?”
“不止是治国。”萧绰笑了笑,指尖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白日你们看到的书院、医馆、巾帼卫,还有沿途村落的农桑之法,都是我们要学的。耶律璟在位时,辽国的女子连读书都成奢望,更别说上阵杀敌;百姓只会放牧,不懂农耕,一旦遇上灾年就只能挨饿——这些,都是后周能教我们的。”
她话音刚落,殿外忽然传来轻轻的叩门声,宫人捧着一个漆木托盘走进来,托盘上放着三册装订整齐的薄册:“萧皇后,这是符太后命人送来的,说是后周近年的农书、女学章程,还有巾帼卫的操练纪要。”
萧绰心中一暖,接过薄册翻开,扉页上还留着符太后的娟秀字迹:“后周之法,非独后周之法,乃天下安邦之法。望萧皇后得之,能解辽国百姓之苦。”
“符太后竟这般周到。”观音女凑过来看着薄册上的插图,惊讶地睁大眼睛,“娘你看,这农书里画了新的耕犁,还有引水灌田的法子,比辽国的木犁好用多了!”
萧绰指尖抚过那行字迹,眼底泛起湿意:“后周待我们,是真的以诚相待。我们更不能辜负这份心意,也不能辜负辽国的百姓。”
她将薄册分递给两个女儿,语气多了几分郑重:“接下来的日子,延寿你跟着后周的农官学农耕之法,观音你去女学旁听,顺便跟着巾帼卫学些防身的技艺——我们要把这些东西都记在脑子里,带回幽州去。”
姐妹俩重重点头,抱着薄册的手紧了紧,像是抱住了辽国的希望。
几日后,洛阳的春阳暖得正好。延寿女跟着农官到城外的官田观摩新耕犁,看着铁犁轻松翻起松软的泥土,老农们笑着说:“这犁是柴殿下登基后让工匠改良的,比从前的木犁快三倍,今年的庄稼收成至少能涨两成!”
延寿女蹲在田埂边,指尖捏了捏湿润的泥土,忽然想起幽州城外的荒地——若是把这耕犁带回去,辽国的百姓是不是就不用再靠天吃饭了?
同一时间,观音女跟着巾帼卫在演武场操练。红巾映着甲胄的少女们挽弓搭箭,箭簇精准地钉在靶心,领头的女将笑着拍她的肩:“萧姑娘别怕,这箭术不难,我们好多姐妹从前都是农家女,练上半年就能上阵了。”
观音女摸着手中的弓,忽然想起逃亡时护着她的那些女兵——若是辽国也有这样的巾帼卫,女子们是不是就不用再任人欺凌了?
而萧绰则跟着后周的户部官员梳理辽国的旧制,将耶律璟留下的奢靡弊政一条条划去,替换成后周的吏治章程。她坐在户部的书案前,看着窗外往来的官吏各司其职,忽然明白柴荣皇帝当年为何能在五年内稳固后周——不是靠杀伐,是靠“把对的事,交给对的人去做”。
这样的日子过了月余,幽州那边传来急信:耶律休哥的残部在边境作乱,旧部们勉强守住了城池,但粮草快要耗尽了。
萧绰拿着信的手微微发抖,却很快镇定下来:“备车,我们明日就回幽州。”
“娘,这么快?”观音女有些着急,“我女学的课还没听完呢。”
“粮草不等人,百姓不等人。”萧绰将那三册薄册仔细收进行囊,又让人装了十架新耕犁、二十石粮种,“我们已经学了最要紧的东西,剩下的,可以写信向符太后请教。”
临行前,符太后与柴宗训亲自到城门口相送。柴宗训让侍卫搬来两箱火药:“萧皇后,这是后周新制的火药,用来守城正好。幽州的城墙我已让人修过图纸,回去按图加固,足以抵挡叛军。”
萧绰屈膝行礼,声音带着哽咽:“后周之恩,辽国上下,永世不忘。”
符太后扶起她,笑着递过一个锦盒:“等辽国安稳了,记得带百姓种的新粮来洛阳,让我们也尝尝幽州的收成。”
马车驶出洛阳城,萧绰掀开窗帘回望,那片璀璨的灯火渐渐缩成远处的光点。延寿女抱着农书靠在她肩头,观音女摸着弓身,姐妹俩的眼神里,是从未有过的坚定。
马车一路向北,风吹起车帘,露出萧绰手中的薄册——扉页上符太后的字迹,与她刚刚写下的“辽国新制”叠在一起,像是两条河流,终将汇成天下太平的江海。
幽州城南的残垣断壁还在,但春风已经吹过了城门口的荒草。萧绰带着两个女儿走下马车,旧部们跪在地上,声音哽咽:“皇后娘娘,您可回来了!”
萧绰扶起为首的老臣,将农书与耕犁的图纸递给他:“从今日起,幽州要变个样子了。”
她回头看向洛阳的方向,眼底是璀璨的光——五年,后周能从动荡走向强盛;那么十年,二十年,辽国也一定能。
春风里,幽州的荒地上,新的种子正在悄悄发芽。而洛阳城的灯火,会一直亮着,照亮这片土地上所有渴望安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