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命运科技实验室,生物危害最高隔离研究区(p5)。
被标记为“样本γ-7”的黑色运输囊,在层层武装警卫和身着全封闭防护服的研究员护送下,通过多重气密闸门,最终被安置在一个由高强度透明复合材料制成的隔离舱内。
舱室内外布满了各种传感器、机械臂和采样装置。
林云亲自指挥着这次至关重要的逆向工程。
她站在主观察廊上,透过厚厚的观察窗,凝视着那枚从冲绳夺取的、表面略有凹痕但整体完好的辉夜姬β型弹头
弹头上那狰狞的生化危害标志,在舱内冷白色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外部扫描完成,结构无损。开始非侵入式内部成分分析。”
林云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系统,冷静地下达指令。
机械臂上的多种光谱扫描仪和粒子探测器开始工作,无形的波束笼罩了弹头。
巨大的全息投影上,弹头的内部结构被一层层剥离、解析,最终聚焦于核心部位那些闪烁着不稳定淡紫色光芒的粘稠液体——β型基因崩溃催化剂。
“成分复杂度极高……检测到多重逆转录病毒载体、朊病毒变体、高活性基因编辑酶簇,以及……一种无法识别的、具有强烈生物质同化效应的信息素核心。”
数据分析员报告着,语气中带着惊叹与凝重。
“信息素核心是关键。”
林云指着全息图像中那团被标记为“未知物质x”的螺旋结构,“
它很可能是模拟了节点变异体的某种基础命令信号,负责启动并引导基因崩溃与重塑的方向。”
“太约的科学家试图用化学和生物手段伪造一个低阶节点的指令权能。”
“开始微量采样,启动模拟系统,进行基因层面影响推演。”
一滴极其微小的紫色液体被超精密度取样针抽取,注入到连接着“运征”AI子系统的生物超级计算机中。
计算机内构建了数以亿计的不同人类基因模型和细胞环境,模拟β药剂注入后的连锁反应。
屏幕上,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奔涌,构建出无数种恐怖的异变可能。
肌肉纤维失控性增生、骨骼异常骨化、神经突触疯狂连接又崩解……绝大多数模拟都以生物体的彻底崩溃(融化)告终。
只有极少数在特定的基因背景和生理状态下,达成了那种短暂、狂暴的“无垢巨兽”形态。
“确认β药剂的原理:利用信息素x强行覆盖宿主原有基因表达,启动预设的巨兽化程序。”
“过程不可逆,且对宿主基础素质要求极高,失败率惊人。”
“所谓的‘成功’,也不过是点燃生命,换取短暂的力量爆发。”
林云总结道:“太约的做法,粗暴而低效。”
“但是,林主任。”
一位资深研究员提出疑问
“如果我们想利用它,逆向出完整的配方需要数年时间。”
“而且,这种不可控的变异,与我们‘深渊者’计划的理念相悖。”
“我们不需要完全复制它。”
林云转过身,面对她的团队、
“我们的目标不是制造炮灰。”
“运征AI已经解析了信息素x的部分结构,并识别出其中与湮灭生态底层代码高度共鸣的关键序列。”
“我们要做的,是提取和纯化这些关键序列,然后……进行定向强化和枷锁植入。”
所谓的“定向强化”,并非增强其破坏力,而是利用命运科技在基因编辑和纳米生物学上的积累,引导变异过程更加“高效”和“特化”。
例如,强化外骨骼的密度和抗打击能力,提升肌肉力量的输出效率而非无意义地膨胀体积,甚至尝试诱导出特定的生物武器结构,如骨刃、酸液腺体等。
而“枷锁植入”,则是计划的核心。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纳米机器人的神经抑制系统,以及一种特定的频率共振器。
纳米机器人将在注射改良药剂后,潜伏于实验体的关键神经节点和大脑皮层,一旦接收到共振器发出的特定信号,便会释放强效神经抑制剂,甚至在最极端情况下启动细胞凋亡程序,确保对变异体的绝对控制。
“我们要创造的,不是失去理智的野兽,而是……可控的、拥有特定战术价值的生物兵器。”
林云的声音带着一丝科学家的狂热,但更多的是冰冷的理性。
“它们将是深渊者计划的爪牙,是执行特定毁灭任务的活体工具。”
大量的资源被投入。
从弹头中安全提取出的β药剂原液,在最高防护标准下被小心分装。
AI“运征”日夜不停地运行,模拟着数以万计的基因编辑方案和“枷锁”植入点。
实验室的自动化工厂开始批量生产特制的小型注射器,内部除了装载经过初步改良的β药剂萃取物,还混合了含有纳米机器人的悬浮液。
有限的活体实验很快在绝对保密且防护措施提升到极致的深层地下实验室展开。
实验体选自罪大恶极、被判处死刑的太约战俘。
第一次注射,对象d-01。
注射后47秒,d-01的身体开始剧烈膨胀,皮肤撕裂,暗红色的肌肉纤维如同虬龙般缠绕上迅速生长的惨白色骨骼
他的体型最终稳定在近八米,右臂异化为巨大的、带着骨刺的锤状结构,左臂则延伸出如同螳螂般的锋锐骨刃。
咆哮声震耳欲聋。
“生命体征稳定在危险阈值以上,能量反应达到预期,神经抑制链路连接成功,测试信号发射……”
当特定的低频信号通过共振器发出时,正在疯狂撞击强化玻璃墙的d-01猛地僵住,发出痛苦的嘶吼,动作明显变得迟缓而挣扎。
“枷锁有效!抑制率初步评估为67%!”
实验记录员的声音带着兴奋。
第二次注射,对象d-05。
这次的结果更为惊人。d-05的变异过程更加迅猛,体型一度突破十米,背部隆起巨大的、如同珊瑚礁般的骨质结构,周身弥漫着高温蒸汽。
它不仅力量远超d-01,似乎还具备了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在测试中表现出对高温和冲击的高抗性。
然而,在“枷锁”测试中,抑制效果只有53%,d-05表现出了更强的抗性,险些突破控制。
“变异程度与枷锁抗性呈正相关,需要调整纳米机器人的分布密度和抑制剂配方。”
林云冷静地记录着数据。
这些升级版的β药剂诞生的怪物,确实比太约的原版更加恐怖。
它们不仅体型更大,力量更强,更重要的是,变异方向开始出现可控的“特化”迹象,并且保留了在“枷锁”控制下执行简单命令的可能性。
它们不再是纯粹的混乱之源,而是初具形态的、可怕的生物武器。
当然,它们并非无敌。
实验室的防御武器测试表明,重型穿甲弹、高爆弹头只要准确命中头部、心脏或能量核心等要害,依然能一击致命。
它们的恐怖在于近距离的破坏力、对常规步兵的碾压,以及那种令人窒息的视觉冲击力。
林云将初步实验报告和一份关于“生物兵器战术运用设想”的备忘录提交给了林禹。
备忘录的结尾,她写道:“β升级药剂已初步成型,它们是对抗太约可能狗急跳墙的威慑,也是我们深入理解并最终驾驭湮灭生态力量的残酷阶梯。”
“代价巨大,但若别无选择,它们将是撕裂黑暗的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