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越过院墙,谢怜就走到梅花树下的木架旁,轻轻翻动竹筛里的带鱼干。经过两天晾晒,鱼肉已经完全收紧,呈深金黄色,指尖触碰时能感受到紧实的肌理,还带着淡淡的花椒香和海风气息。墨尾蹲在他脚边,鼻子凑到竹筛边嗅了嗅,尾巴尖绷得笔直,显然还记着谢怜承诺的“最好吃的一块”。
“今天就能蒸鱼干了,别急。”谢怜笑着摸了摸墨尾的头,转身往屋里走。刚到门口,就见花城从厨房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白瓷盘,盘里放着昨天买的红糖,还有一小撮泡好的枸杞。“阿婆说红糖要提前用温水化开,和鱼干拌在一起腌半个时辰,蒸出来才够甜润。”花城把瓷盘放在石桌上,指尖捏起一点红糖,递到谢怜嘴边,“尝尝甜度,不够再添。”
谢怜轻轻含住,红糖的清甜在舌尖散开,带着温润的暖意,他点头笑道:“正好,不用再加了。”两人一起从竹筛里挑了些品相好的带鱼干,又从屋檐下取下两串鲳鱼干,用温水稍微泡软——这样蒸的时候鱼肉不会太柴。墨尾趴在石桌旁,眼睛盯着鱼干,时不时用爪子扒拉一下谢怜的衣角,像是在催促。
将泡软的鱼干放进瓷盘里,花城把化开的红糖汁均匀地浇在鱼干上,再撒上枸杞,轻轻拌匀。谢怜则在一旁烧火,等锅里的水烧开,把瓷盘放进蒸笼里,盖上锅盖。“半个时辰就好,”花城坐在灶边,帮谢怜添了些柴火,“等会儿蒸好,先给阿婆送些过去,让她尝尝咱们的手艺。”
谢怜点头应下,目光落在跳动的灶火上,偶尔转头看一眼身边的花城。晨光透过厨房的窗户,落在两人身上,映得灶火的光影在墙上轻轻晃动,空气中渐渐弥漫开红糖的甜香和鱼干的咸鲜,格外温馨。墨尾也跟着蹲在灶边,耳朵时不时动一下,显然在留意蒸笼里的动静。
约莫半个时辰后,蒸笼里传来的香气愈发浓郁,甜香中裹着鱼肉的鲜美,连院外路过的邻居都忍不住探头问了句“在做什么好吃的”。花城掀开锅盖,一股热气带着香气扑面而来,瓷盘里的鱼干吸饱了红糖汁,色泽变得油亮诱人,枸杞点缀其间,更显精致。他用筷子夹起一块带鱼干,吹凉后递到谢怜嘴边:“先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谢怜咬了一口,鱼肉紧实却不柴,红糖的甜润完全渗进肌理,中和了鱼干的咸鲜,还带着淡淡的花椒香,回味间还有一丝枸杞的微甘,忍不住赞道:“比想象中还好吃!阿婆的法子果然好。”他挑了一块没有刺的带鱼干,放在小碗里凉透,递给墨尾。小家伙立刻凑过去,小口小口地吃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尾巴在地上扫来扫去,显然吃得格外满足。
两人把蒸好的鱼干分装在两个小瓷碗里,一个给阿婆,一个给小阿弟家。刚要出门,就见墨尾叼着小鱼布偶跟在身后,显然是想一起去。“带你去可以,但不能调皮。”谢怜蹲下身,摸了摸它的头,墨尾立刻“喵”了一声,像是在答应。
阿婆的家离得近,两人刚走到院外,就见阿婆坐在院子里缝补衣物。“阿婆,我们做了红糖蒸鱼干,您尝尝。”谢怜把瓷碗递过去,阿婆放下针线,接过碗,刚掀开盖子就闻到了香气,眼睛立刻亮了:“好香啊!你们的手真巧。”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慢慢嚼着,脸上满是笑意,“就是这个味道!我年轻的时候,你阿公也经常做给我吃,没想到现在还能尝到。”
谢怜坐在阿婆身边,听她讲过去的事,花城则在一旁帮阿婆续了杯菊花茶。墨尾乖乖趴在谢怜脚边,偶尔蹭蹭阿婆的裤腿,惹得阿婆忍不住笑出声,从屋里拿了块晒干的红薯干,递给墨尾:“给你吃,也是甜的。”
从阿婆家里出来,两人又往小阿弟家走去。小阿弟正在院子里写作业,见他们来,立刻放下笔跑过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谢怜手里的瓷碗:“怜怜哥哥,这是昨天说的鱼干吗?”谢怜笑着点头,把碗递给小阿弟的娘,小阿弟立刻凑过去,拿起一块放进嘴里,眼睛瞬间亮了:“好甜!比糖果还好吃!”
小阿弟的娘尝了一块,也笑着赞道:“这鱼干蒸得真入味,红糖的甜一点都不腻,你们太会做了。”她转身从屋里拿出一篮刚摘的橘子,递给谢怜:“这是自家树上结的,甜得很,你们拿回去吃。”谢怜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又和小阿弟聊了几句,才带着墨尾往家走。
回到家时,日头已经升高。两人把剩下的鱼干端到石桌上,配上之前泡好的菊花茶,慢慢品尝。墨尾趴在石凳旁,嘴里叼着橘子瓣,时不时抬头看两人一眼,尾巴摇得格外欢快。院中的梅花还在绽放,风一吹,花瓣轻轻落在瓷盘边,与油亮的鱼干相映成趣,添了几分雅致。
“下午要不要去后山看看?”谢怜喝了口菊花茶,对花城说,“之前采野菊花的地方,说不定还有些没谢的,再采些回来,给阿婆和老水手再装一罐。”花城点头应下,伸手握住谢怜的手,指尖带着阳光的暖意:“好,吃完咱们就去,顺便看看能不能采些野菜,晚上做野菜丸子。”
墨尾似乎听懂了“后山”两个字,立刻抬起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两人,尾巴在地上扫得更欢了。谢怜笑着摸了摸它的头:“带你一起去,不过不能再像上次那样追蒲公英了,不然又要掉队。”小家伙“喵”了一声,像是在保证。
吃完鱼干,两人收拾好碗筷,把阿婆送的红薯干和小阿弟家的橘子放进屋里,便带着墨尾往后山走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微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偶尔能听见几声鸟鸣,格外惬意。墨尾跟在两人身边,不再像上次那样东跑西颠,只是偶尔停下来嗅嗅路边的花草,然后立刻跟上,显然记着谢怜的叮嘱。
走到之前采野菊花的地方,果然还有些迟开的菊花,金黄的花瓣在阳光下泛着光。两人拿出竹篮,小心翼翼地采摘着,墨尾则趴在一旁的草地上,嘴里叼着小鱼布偶,眼睛盯着两人,偶尔抬头看看天空,模样乖巧得很。
“够了,这些装一罐正好。”谢怜看着竹篮里的菊花,对花城说。花城点头,刚要转身,就看见不远处的草丛里有一片嫩绿的荠菜,他走过去看了看,对谢怜说:“这里有荠菜,晚上做野菜丸子正好。”
两人一起采摘荠菜,不一会儿就采了满满一篮。夕阳西下时,才带着菊花和荠菜往家走。墨尾走在最后,时不时回头看看,像是在留恋后山的景致。回到家时,暮色已经降临,花城点亮油灯,谢怜则开始处理荠菜,准备晚上的野菜丸子。
厨房里,油灯的光影轻轻晃动,荠菜的清香和之前残留的鱼干甜香交织在一起。墨尾趴在厨房门口,看着两人忙碌,偶尔发出几声轻叫,像是在帮忙加油。谢怜看着身边的花城,心里满是安稳——这样有烟火气的日子,有爱人相伴,有小猫陪伴,还有邻里的善意,便是世间最圆满的幸福。而这份幸福,会像这红糖蒸鱼干一样,甜润绵长,温暖每一个平凡的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