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阁的“盼春红”绽出第一抹艳色时,扶摇山的信鸽又落在了院中的老槐树上。这次绢帕里裹着的不只是信,还有一小枝带着露水的青蓝花——花瓣是清浅的蓝,边缘泛着白,像极了扶摇山晨间的雾。
谢怜小心捏着花茎,把青蓝花插进窗边的陶罐里。展开信,南风的字迹带着几分雀跃:“观星台的‘盼春红’也开了!比你们故事阁的晚两天,小鹿总用鼻子蹭花瓣,连灵文殿的文书都忍不住摘了朵插在笔杆上。对了,沿海小镇的船家捎信来,说船舷的冰蓝花籽发了芽,等商船再出发,要载着花苗来故事阁!”
“正好,咱们种的云心菊也该间苗了。”花城从竹篮里拿出小锄头,指尖拂过窗台上的青蓝花,“等船家来,让他们带些云心菊苗回去,种在码头边,和青蓝花配着开。”谢怜点点头,转身去屋里找布包,打算把云心菊苗提前分好,再装些花籽糕,给船家路上当干粮。
没几日,归港的商船就停在了镇外的渡口。船家扛着一捆冰蓝花苗来故事阁时,衣角还沾着海腥味:“谢怜仙官,您看这苗多壮实!撒在船舷的籽,就数这几株长得最好,特意给您送来。”谢怜接过花苗,连忙引着船家进屋喝茶,花城则去院外挖了坑,把冰蓝花苗种在“盼春红”旁边,一红一蓝,在春风里格外惹眼。
船家喝着茶,说起沿海小镇的事:“镇上的乡亲把您给的青蓝花籽种在了海边石坡上,说等花开了,远远就能看见,像给海镶了层蓝边。还有老水手,天天去石坡上浇水,说要等着花开花落,再给您寄新的花籽。”谢怜听着,把分好的云心菊苗和花籽糕递过去:“这些苗您带回去,种在码头边,夏天开花时,看着也热闹。”
送走船家的傍晚,小海娃又跑来了,手里举着个贝壳风铃:“谢怜哥哥!这是我在海边捡的贝壳做的,挂在院里,风一吹就响,像海浪的声音!”谢怜笑着接过风铃,挂在“盼春红”的枝桠上,风一吹,贝壳碰撞出清脆的声响,混着花香,满院都是山海的气息。
慕情也从镇上捎来消息,说镇上的药铺想要些冰蓝花籽,用来做驱蚊的药膏,还说要给故事阁送些草药,夏天泡水喝能解暑。谢怜让慕情多带些花籽去,又嘱咐他顺便给王奶奶带些花籽糕,“王奶奶牙口不好,这糕软和,她爱吃。”
夕阳西下时,谢怜和花城坐在院中的石凳上,看着风铃在“盼春红”枝头摇晃,冰蓝花苗在风里轻轻点头,云心菊的叶子也愈发翠绿。远处的信鸽又要起飞了,这次的绢帕里,裹着故事阁的花籽、花籽糕,还有一封给南风的信——信里写着故事阁的花开了,盼着扶摇山的人,能来一起看花期,一起尝新煮的花茶。
春风拂过故事阁的檐角,带着花的香气,飞向归港的渡口、沿海的小镇、云雾缭绕的扶摇山。那些藏在花籽里的惦念,那些伴着花香的约定,正随着春风,在山海间传递。这个春天,不止花开满院,更有故人赴约,把每一份温暖,都写进了这山海与花的故事里。